• 会员
    全日本“数学强劲私塾”校长永野裕之新作!用“整理、顺序、转换、抽象化、具体化、逆向思维和对称性”等7种思维方式“解决几乎所有数学问题”!百度“数学吧”吧主幸福_狐狸鼎力推荐!
    数理化6.9万字
    5.8万人气
  • 会员
    《科学可以这样看:物理学的未来》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看待世界。它以最可信、专业的视野全新展现21世纪的蓝图,汇集了世界上300多位最尖端科学家的远见卓识和科技成就,描绘了从今天起至2100年这100年人类将会取得哪些革命性的科学进展,这些科学成果又将会怎样决定人类的命运和改变2100年我们的日常生活。《科学可以这样看:物理学的未来》从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未来医学、纳米机器人、未来能源、太空旅行、
    数理化24.1万字
    5.8万人气
  • 会员
    为什么只要醒着我们就离不开手机,为什么疫情中的我们更容易自投罗网?为什么比尔·盖茨不让小孩用手机,乔布斯不让孩子碰iPad?手机里设下了多少让我们沉迷的陷阱,我们又要怎样才能战胜这个人生小偷?这些问题同样困扰着瑞典首席心理健康专家安德斯·汉森,他立足自身研究成果,创造性地将脑科学、人类进化、心理学结合起来,逐章剖析了为何电子产品和社交媒体会令我们更容易焦虑、抑郁,注意力难以集中,虚度时间,睡眠变差
    百科知识8.7万字
    5.7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三部分,第一部分宇宙,描述了宇宙诞生时的情景、大爆炸理论、目前主流的宇宙膨胀理论和平行宇宙概念。第二部分多元宇宙,描述了多元宇宙的空间维度与时间旅行、平行量子宇宙、弦理论和M理论。第三部分遁入超空间,描述了当我们的宇宙濒临死亡进入大冻结时,如何借助超空间逃往与我们宇宙平行的其他宇宙,将人类文明传承下来。
    宇宙知识25.8万字
    5.7万人气
  • 会员
    到现在,地球已有46亿年的历史。大气、山川、海洋、火山等地球上的一切都在述说着她传奇的生命历程。随着时间的流逝,生命在地球的大舞台上不断地交替变换、历经沧桑。但倘若因此便认定世界麻木不仁,那只是因为你没能看清真相。年复一年,在貌似死寂的星球上,冲突四起,矛盾更迭,留下了万物逆旅的痕迹。这些痕迹中,有些属于动物和植物,有些则属于它们脚下的泥土。这本书既是一本科普读物,又是一本文化读物:它讲大
    生物世界14.1万字
    5.7万人气
  • 会员
    在此,我们从科学的角度,结合国际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对人们日常所熟知的,和生活息息相关、联系十分紧密的谚语、常识、传言等流言进行一一检验和验证。
    百科知识6.6万字
    5.7万人气
  • 会员
    本书用20个数学问题探讨了代数、概率学、统计学、平面几何、图论、拓扑学等主题,在意想不到的趣题中探讨数学难题,让貌似艰涩的数学显得轻松有趣,让貌似荒唐可笑的问题展示数学的乐趣。
    科学世界6.8万字
    5.7万人气
  • 会员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最初仅指地球的绘图与勘查,但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成为一门范围广泛的学科。全书以介绍地理学的发展、核心概念,以及四种系统性传统为开端,四大传统独立成篇。前三篇专门介绍地理学的分支学科,而区域分析传统作为全书最后一篇,利用前三种传统和主题,并通过相互参照对其进行综合。相对于其他地理学书籍,本书特别突出了地理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对人体有害的天气现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垃圾与危险废
    生态环境50万字
    5.7万人气
  • 作为人类在天空中幻想出的形象,星座表达了古人在黑暗混沌中创立秩序的渴望,也滋养了后世无数动人的文学艺术作品。本书详细介绍了全天88个星座和24个被废弃星座的故事与历史,呈现出一幅以科学精神与浪漫想象织就的灿烂星空图景。作者伊恩·里德帕思带领我们徜徉于天文学、文学典故、古老星图和词语构筑的迷宫,钩沉有关星辰的点点滴滴,将每一个星座的划分、命名、相关神话和沿革过程娓娓道来。本书收录了107幅珍贵的古典
    宇宙知识19.2万字
    5.7万人气
  • 会员
    清朝到底是个什么样?作为离今天最近的封建王朝,清朝可谓是人们最熟悉的朝代——果真如此吗?泛滥的网络清穿文、屏幕上层出不穷的清宫剧,它们所打造出来的清朝概念,真的符合历史真相吗?且看本书为您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清代人的生活。本书以清代中期社会生活形态为核心(兼及初期和晚期的变化),以首都北京城为代表,以宫廷宗室、中上层贵族、世家生活情态为主要介绍对象,内容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怎么看户籍、怎么说话、怎
    百科知识17.1万字
    5.7万人气
  • 会员
    民间故事,是中华各族劳动人民智慧结晶,也是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蕴含着崇高的思想和美丽的故事,还能给人知识、智慧,更能从中看见不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和中华文化的绚烂多彩。《中国民间故事》收录了包括汉族、傣族、白族、回族、苗族、藏族、蒙古族等民族在内的数十篇民间故事。将中华各族的历史文化、生活风俗、道德情感等融入故事中,使读者在阅读中,增强民族文化认知,提升民族认同感,塑造优良的民族品质
    人类故事8.8万字
    5.6万人气
  • 会员
    腾讯为青少年读者打造的人物传记类科普读物《成为科学家》在腾讯首届青少周期间出版面世,呈现屠呦呦、钟南山、张益唐、丽莎·兰道尔等10位知名中外科学家的精彩人生。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为本书作序,鼓励青少年把科学探索视为新时尚,将科学精神发扬光大。
    科学世界12.3万字
    5.6万人气
  • 本书普及了认知科学领域的一个新概念,它告诉我们身体如何反向影响心智。通过开启身体中的智慧开关,与身体积极对话将促发更好的思考、生活与工作状态。长久以来,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身体与心智二元对立的“离身观”已经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认为“肉体低下,头脑至上”。肉体被比作“硬件”,“心智”被比作软件,“软件”指挥“硬件”。它表明身体的智慧被忽略了,身体和心智是交互影响的,为个体认知外部世界提供了智能媒介。身
    科学世界16.2万字
    5.6万人气
  • 会员
    你知道“学校”的原意是休闲时间吗?你知道跑步机最初是用来惩罚犯人的吗?你知道脂肪最长可活25年吗?你知道金鱼的记忆力好得惊人,鸳鸯根本不专情,猪比大多数人还要瘦吗?……除了你以外,世界上还有更多奇奇怪怪的事!本书收录80种让你意想不到的奇趣冷知识,囊括生物、医学、心理和历史等,时时刻刻提醒沉浮于庸碌的我们:生活总还是能有一些有意思的事。此外,本书还为每一篇冷知识内容配上了一幅幽默清奇、画风魔性的表
    百科知识3.2万字
    5.6万人气
  • 会员
    该套丛书是丰富青少年阅历,培养青少年的想象力、创造力,加强他们的探索兴趣和对未来的向往憧憬,热爱科学的难得教材,是青少年生活、工作必备的大型工具书。本书在内容安排上,注意难易结合,强调内容的差异特点,照顾广大读者的理解力,真正使读者能够开卷有益,在语言上简明易懂,又富有生动的文学色彩,在特殊学科的内容中附有大量图片来帮助理解,具有增加知识,增长文采的特点,可以说该书在当今众多书刊中是不可多
    百科知识7万字
    5.6万人气
  • 《我的大脑好厉害》是牛津大学神经科学博士后、科普作家赵思家写给青少年的脑科学启蒙书。作者通过孩子们感兴趣的55个日常问题,带来了一门学校的老师不教但非常重要的课——脑科学。在作者笔下,脑科学不再是高冷、复杂的,而是和每一个孩子息息相关的学问:一方面,脑科学与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密不可分,比如如何效率更高地学习、更有效地休息、更科学地玩耍;另一方面,脑科学还能从科学角度解释孩子们关心的情绪、道德等问题。
    科学世界10.8万字
    5.6万人气
  • 会员
    身体对每个人来说都意义重大,人们必须正确地使用它,它才会更好地工作。如果身体使用不当,则会埋下很多健康隐患,带来很多健康问题。怎样才算正确的使用我们的身体呢?当然要先了解它。本书分为三篇:不可不知的人体奥秘,介绍了人的生理、感官、思维、情感和保健等各个方面的知识;不可思议的人体之谜,讲述了很多让人难以置信的关于身体的传奇故事;我们的身体是如何工作的,则周详而又轻松地解密了我们的身体,让你一眼看穿身
    人类故事13.2万字
    5.6万人气
  • 发生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关键点,并导致了深远的社会变革。随着革命性制造技术的出现,生产率迅速提高,蒸汽机成为可靠动力的来源,最初一批铁路为工业建设提供支撑。人们从农业转向工商业,城市不断发展,但污染和拥挤环境带来的疾病也成为了新的问题。许多人因为新机器的诞生失去了工作,另一方面,工厂的工作条件和工资水平也十分堪忧。随着中产阶级的繁荣,工人群体动荡不安,对工人
    人类故事6.7万字
    5.6万人气
  • 会员
    通过各种各样的实验,讲解了它们有趣的生活习性、高超的本能。《昆虫记》卷一:高明的杀手推粪球的圣甲虫、捕食吉丁的节腹泥蜂以及黄翅飞蝗泥蜂等一系列鞘翅目和膜翅目昆虫卷二:树莓桩中的居民为黄地老虎幼虫做手术的毛刺砂泥蜂、辛勤筑巢繁衍后代的石蜂以及西芫菁等一系列膜翅目昆虫在荒石园中的生活状态卷三:石蜂的苦难石蜂、蜂虻、褶翅小蜂等寄生性蜂卷四:蜂类的毒液长腹蜂、切叶蜂、采脂蜂、天牛等昆虫卷五:螳螂的爱情鞘翅
    生物世界193万字
    5.6万人气
  • 本书讲述了一种理解和学习微积分的新思路。书中通过探索微积分发展历程背后的数学动机,展现了这一数学基本工具的魅力。作者根据自己研究和教授微积分的丰富经验,结合多年从事中学和大学数学教育的心得体会,对传统的微积分教学方式,即大多按照从极限、微分、积分到级数的顺序进行学习的方法提出了异议,探讨了一种更有趣、更易被接受和理解的学习方法。作者写过不少富有启发意义的微积分教材,此次利用自己在教学与研究方面的特
    数理化10.6万字
    5.5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