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苏轼的方外交游及其诗文研究
更新时间:2019-10-25 19:14:46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一代文豪苏轼吸收了儒、释、道三种不同的哲学思想,并以此为基础,建造了自己的学术思想体系。苏轼一生交游广泛,与和尚、道士等众多方外之人结为好友,往来密切。宦海沉浮中,苏轼之所以还保有如此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从其佛、道思想可探得根由。本书从苏轼方外交游诗文的文本着手,来考察苏轼的宗教思想,区别于现存于世的研究作品中对苏轼思想的外部研究,力求更准确、更系统地把握苏轼的思想脉络以及在此影响下的文学走向。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6-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司聃
- 会员苏轼是中国文学艺术时尚熠熠生辉的人物,他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高深,其文位列“唐代八大家”,诗词开一代风气,书法位列“宋四家”,绘画也造诣颇深。作为文人,苏轼确实占尽风流,得意千秋;作为官员,苏轼虽然也有风光无限的时候,更多的是颠沛流离,落拓江湖。本书参照史料,选取苏轼成长、仕宦、交游、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小故事,为读者展示这位中国文化史上天才人物的一生及其成就。文学家4.7万字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作者,曾陪同金庸回乡,以及为《鹿鼎记》寻根,作者和金庸与夫人,在那秋天最美好的行走中,甚或可以说,是一种轻松愉快、同吃同住的那些日子里,达到切近观察,回忆聊谈,互相问答,诘问历史与人生,于如此近距离接触中,得到难得的第一手资料。从而追溯金庸家族、金庸近百年的人生历程,分析金庸的作品,为读者解读了金庸,那非常人所能阐明的一生,决非一个“侠”字,可涵括他复杂多变、波澜壮阔的人生,也非一个“儒”字,传记24.9万字
- 会员沈从文创作了一部文学的《边城》,又创造了一座学术的“边城”,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双峰并峙的成就。从文人到学者的转身,使沈从文接榫于古典中国“学者而兼文人”的传统,并成为这个传统在现代中国的一道亮丽风景。本书融合文学史与学术史视野,考证沈从文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相互阐发的关系,发覆这种跨界现象之所以形成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路径,树立起沈从文作为文学家与学问家的立体形象,为解开著名的“沈从文转型之谜传记17.1万字
- 会员叶嘉莹生前亲自审订并认可深入、系统解读叶先生的百年心路和学术历程。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境,过乐观之生活。“弱德之美”在隐曲存在的同时,以一种更为强大、持久、坚韧的力量来承受、抵抗外界之势力……叶嘉莹之所以成长为一位优秀诗人,关键不在于她与前人的相似性,而在于她广泛汲取了前辈诗人的精华,在诗歌中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她不同于李商隐的哀感凄艳,而是坚强明朗;她传记25.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