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报告2018:产业结构现代化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8:产业结构现代化研究

何传启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政治中国政治18.9万字

更新时间:2019-11-29 11:34:38 最新章节:第二次现代化丛书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8》聚焦产业结构,瞄准知识经济,包括五项内容。一、世界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从产业水平、产业结构和产业质量三个方面,分析产业结构变迁的历史和未来,给出发达国家三大产业、六大集群和24个部门的产业水平、增加值结构、就业结构和劳动生产率等的最新排名。二、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案例和原理。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和瑞典等八国的国际经验,以及产业结构现代化的经典理论、基本原理和政策走向。三、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战略选择。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定量分析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趋势和潜力,提出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路线图和战略目标,以及中国三大产业、六大集群和18个部门的潜力排名和政策建议。四、世界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定量评价。从产业结构和产业质量两个维度构建评价模型,完成131个国家的定量评价。2015年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指数排世界第58位。五、世界现代化的定量评价,描绘2015年世界和中国现代化的定位图。18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两次根本性的转变。第一次是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产业结构转变,第二次是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产业结构转变。目前发达国家全部进入第二次转变,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第一次转变,并受到第二次转变的影响。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必然包含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现代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现代化,是中国未来30年经济建设的一个核心任务。《中国现代化报告2018》是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何传启及其团队完成的第17部年度报告。它建议中国要以提高产业质量为引领,以提高产业水平为抓手,以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为落脚点,全面完成向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两次转型,高质量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现代化经济强国,全面建成制造业强国、服务经济强国、知识经济强国和世界经济强国,逐步达到产业水平、产业结构和产业质量的世界先进水平,早日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知识经济发达国家。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7-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何传启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全书包括上篇“批判与借鉴: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研究”和下篇“道路与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两个部分。上篇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结合当代西方学者的研究,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角度探讨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另一方面从社会、文化、生态等角度探讨了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进行反思的一些思潮。下篇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征和实践特点;另一方面探讨了国外对中国
    张严政治13.8万字
  • 会员
    本书即力图从以下十一个方面对中国的政治智慧加以梳理和总结,并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读者充分展示和呈现这些极具中国特色和思想魅力的政治智慧,具体为:一是“天下为公,法天合德”的大公政制理想与公共性政治智慧,二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政治信念,三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自然观念与无为政治理念,四是“为政以德,王道仁政”的德政思想与内圣外王的政治信念,五是“纳言听谏,君道天职”的谏议传统、理论与制
    林存光主编政治21.9万字
  • 会员
    半个世纪以来,发端于海外的中国研究已从社会科学的边缘走向这一知识体系的中心,由西方学人独步的学术论域成为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全球学人共享的研究旨趣,同时也成了世界学术界了解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窗口。《中国研究》的创刊意在推动中国研究领域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增进,更在使日益成为显学的中国研究领域能够听到中国的声音。
    周晓虹 谢曙光主编政治21.2万字
  • 会员
    本书是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所举办的“权力与秩序:帝制中国的社会治理”系列学术讲座的讲稿结集。全书收录阎步克、包伟民、张剑光、侯旭东等相关领域知名学者的讲座报告,分为三个专题:“帝制体系之方向认知”,主要从官制、经济与社会三个方向讨论帝制下的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与趋势;“社会架构之运行机制”,讨论帝制“国家”是如何运行的,涉及舆论控制、财政维持、基层权力运作等问题;“日常生活之官民人等”,讨论在专制国
    耿元骊编政治19.4万字
  • 会员
    从嘉庆元年(1796)起至宣统三年(1911)云南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地方统治止,是清王朝统治云南后期,变革是其最大特征,国家治理面临着内忧外患多重挑战。本书作者大力收集和综合利用档案、文集、官修私撰著述等文献资料,运用时空分析的视角和方法,点面结合,独辟蹊径,尝试对清代后期封疆大吏群体认知云南省情与国家治理实践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认为云南封疆大吏群体作为国家治理实施主体,是清代后期云南历史演进的重要动
    许新民政治21.2万字
  • 会员
    宋仁宗朝(1022—1063)是两宋思想、文学、政治各领域发生重大变革并形成自身特色的关键历史阶段。此期的儒学复兴、诗文革新和政治变迁彼此交融互渗,均主要由庆历士大夫这一复合型士人群体来承当和推动。本书聚焦北宋政治文化转型的过程,由党争、改革、言事、舆论、声望、贬谪、吏治、边事、文武关系、代际互动诸议题入手,全景展现庆历士大夫在长期被污名化的境遇下如何经由体制内外的一系列言说活动展开自我辩护,在阐
    王启玮政治67.7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组织编写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统一战线研究”丛书之一。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深入论述了新时代人民政协“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凸显了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中国道路、中国智慧所赋予的“中国式民主”的时代魅力;作为中国特色制度安排的具体内涵和独特优势等等。
    王江燕政治14万字
  • 会员
    本书共分大晟府官制考、大晟乐体制考、大晟府乐章及词曲考、大晟府词人及其他职官考、大晟乐流传考五章,对大晟府沿革、机构职能、职官任免、工作性质、大晟乐制作过程、推广情况、乐书编撰、曲谱流传和词派活动、词人生平、乐词创作、影响及相关史实做了全面、深入的考证。该书继承了前人通典、通志、通考的形式,体现了很强的开拓意识,有还原历史真实、纠正陈陈相因的成见、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和价值,对宋代文学、历史及音乐研
    张春义政治55.8万字
  • 会员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民国史学科早已突破自我学科限定,从狭义的民国时期的政治史,发展成为涉及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发展、政党斗争等各方面的“广义民国史”。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大量海外民国时期珍稀档案史料的出版与开放,民国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提高。本书从政权建设的角度,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民国政治史的学术发展脉络与研究现状。
    张静 李志毓 罗敏等政治38.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