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劳动法(第11版)在线阅读
会员

德国劳动法(第11版)

(德)沃尔夫冈·多伊普勒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法律外国法律与港澳台法律36.5万字

更新时间:2020-07-15 16:48:31 最新章节:译后语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德国劳动法(第11版)》对德国劳动法的基本结构和重要领域作了比较详尽的阐述,不仅介绍了法律问题的学理讨论和司法实践,而且结合相关数据展现了德国社会现实中的法律实施情况。《德国劳动法(第11版)》首先讨论了集体劳动法领域的同盟自由、集体合同和劳资博弈等问题,介绍了企业职工委员会、监事会的职工代表制度。然后着眼于个体劳动法领域,关注个体劳动关系的命运,涉及招聘中的歧视禁令、劳动报酬和替代支付到解雇保护等各个环节。另外,《德国劳动法(第11版)》也指出了近年来劳动关系非标准化的趋势,深入分析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非全日制用工和劳务派遣的相关问题。最后,《德国劳动法(第11版)》对劳动法院和劳动监察机构的相关制度作了简要介绍。
译者:王倩
上架时间:2016-01-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德)沃尔夫冈·多伊普勒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介绍了非洲商法协调组织的成立背景、非洲商法协调组织的机构、通过的十部统一法、该组织的争端解决程序以及该组织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同时,简要分析了该组织对中国开展对非经贸合作的意义。本书可以帮助中国从事非洲研究的学者、对非投资企业、从事非洲法律实务的人员全面、系统地了解该组织的相关法律制度。
    朱伟东法律11.7万字
  • 会员
    本书收录了美国法学界最为坚定的反米兰达规则者——犹他大学法学院教授保罗·G.卡塞尔于1997年至2017年间发表的四篇关于米兰达规则对警察执法效果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实证研究长文,以及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教授约翰·多诺霍三世与卡塞尔教授就前述研究。同时收录了耶鲁·卡米萨教授于米兰达案终审判决四十周年之际(2007年)发表在《俄亥俄州刑事法杂志》的一篇关于米兰达规则的回顾性文章。
    刘方权 陈晓云编译法律50.1万字
  • 会员
    本书介绍了俄罗斯反垄断法的产生、发展过程,过程中的阶段性矛盾及其解决方式、方法,着重就反垄断法制度的基本内容——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和滥用权力限制竞争行为展开分析,并探讨了制度的特殊性和值得关注或借鉴之处。
    刘继峰法律33万字
  • 会员
    本书通过考察罗马时期、日耳曼王国时期、查理曼帝国时期、对外贸易时期、中世纪晚期的法律变化,分析德意志法律的特点和体系。通过收集和整理古代到中世纪的法典法规与手稿文献,再现日耳曼部落法规和地区法规的演变进程。在此基础上,合理吸纳历史学和法学的研究特点,剖析中世纪德意志是如何在国土辽阔、部族多元、地方势力强大、外国文明强势的情况下,构建起一个以维护民族团结稳定为目标的法律体系的。
    周施廷法律23.4万字
  • 会员
    本书是系统阐述日耳曼法的论著,既对日耳曼法成文化的历程作了考证,又对其主要领域,诸如权力归属、身份等级、婚姻家庭、财产、继承、不法行为、纠纷解决的规则和法律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日耳曼法的特性及地位。最后提出,日耳曼法虽然未能发展为成熟的法律体系,但在世界法律史上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无论在继其之后建立的欧洲新政权的法律中,还是在中世纪的地方法、王室法及近代两大法系主要国家的法律文化中,均含有一定的
    李秀清法律35万字
  • 会员
    本书共分四章,内容包括:法律英语术语特征、英美法律术语汉译策略、法律翻译中的文化传递、法律英语术语误译解析。
    张法连法律15.8万字
  • 会员
    本书选取德国经典的工程私法判决,其内容涵盖工程合同和工程侵权两大部分,前者包括工程合同的效力、承包人的给付义务范围、工期和工程质量、发包人的单方指示变更权、固定价合同的变更、工程合同的解除、发包人的任意终止权、工程价款、验收,后者包括工程保修与瑕疵责任、报酬请求权的担保等问题,选取《德国民法典》颁行以来德国联邦高等法院具代表性的工程私法判例,呈现德国工程私法的典型特征,揭示其最基本的法律适用问题,
    黄喆主编法律22.1万字
  • 会员
    本书是按照2023年1月1日法国法律网站“Legifrance”的最新文本翻译,适当增加注释,并将离婚,亲子关系,收养子女,未成年、监护和解除亲权,继承法,债法,时效与占有的原条文,以及2006年对担保法的修改和2017年提交的民事责任改革法案作为“附目”。
    罗结珍译法律74.7万字
  • 会员
    本书对德国民法总论的阐释,引用德国联邦最高法院经典判例,以呈现德国法域中私法理论与实务的深刻互动,展示法官法在德国私法制度演进中关键性的角色,描绘出了后法典化时代法律稳定性与进化性两重对立价值的调和路径。并以评价法学的思维工具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法教义学与评价法学方法强大的解释能力和建构效果。
    (德)赫尔穆特·科勒法律35.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