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华人文精神读本(珍藏版)上
更新时间:2020-10-23 11:13:57 最新章节:人生代代无穷已
书籍简介
汤一介先生说:“我们这个民族的人文精神到底是什么?孔子讲:‘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要讲道德、讲学问,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义,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人文精神,一句话,学会‘做人’。”本书围绕“修身”这一话题,精心挑选数千年来对中国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今天仍然备受关注的九个主题(仁爱、立志、孝亲尊师、谦虚谨慎、知耻、义利之辨、气节、清廉节俭、惜时),以“经典原文+解读”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原文都出自中国重要的文化典籍,如《左传》《老子》《论语》《孟子》《礼记》《史记》等。这些承载了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名句,含义深刻,琅琅上口,让孩子在诵读之间受到熏陶。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每个主题还以众多生动的小故事进行讲解,体现出古代思想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以及对今天人们的启示。本书首版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曾获CCTV新闻联播重点报道,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三部委联合推荐。中文繁体字版权输出香港地区。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07-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1906年2月22日,江西南昌知县江召棠应法国教士王安之之邀,到天主堂赴宴,其间咽喉为利刃所伤,从而引发了二月初三日民众焚教堂杀教士之事。该案是晚清最后一个重大教案,亦是清末受人瞩目的涉外公共事件之一。案件涉嫌“教士戗官”,真相扑朔迷离,在排外思潮与媚外论说两种力量的历史交会点,激发了中外舆论的轩然大波。本书考察和分析了各种相关叙述文本,从事实、认知与言说三个层面完成对这一历史事件深度和立体的诠释历史26.6万字
- 会员《民国研究》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专刊,主要刊载关于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相关史实与理论的研究文章。现为CSSCI来源集刊。本辑为总第36辑,共19篇文章,分政治、经济、文化、人物与成果述评五个栏目。历史22.2万字
- 会员本书所考察的是唐宋乡村控制问题和宋代乡村农户问题。作者意在从乡村社会的政治结构切入,研究唐宋的转型,或者唐宋的变革。作者对此问题的讨论并未循着以往的形式化思维,而是深入普通农户的社会生活史中间,通过感性的观察和理性的分析来认识这个变化时代发生的事件与历史意义。历史22.8万字
- 会员“中华经典百句”和“中华经典通识”系列丛书,是中华书局推出的当代各领域名家、大家讲读中华经典的“大家小书”。“中华经典百句”,选取国人必知的经典金句,纵横古今、贯通中西地进行讲解和阐发,导引读者轻松自由地汲取中华经典的文化菁华,建构立身处世的精神世界。作为正史之首,《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历史学与文学结合的典范。复旦大学陈正宏教授从《史记》中甄选精华百句,掘发太史公司马迁的历史5万字
- 会员中国古代政治诗是中国古代以政治事务为题材的专类诗歌,主要记述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状况,涉及税政、役政、粮政、荒政、漕政、河政等诸多政务。中国古代政治诗对各类政治人物和事象进行褒扬或贬斥,形成了颂政诗和怨政诗两大范畴作品。本书以先秦至清末政治诗歌文本为研究对象,梳理中国古代政治诗的发展历程,呈现中国古代政治诗的基本面貌,分析中国古代政治诗的价值体系,总结中国古代政治诗的创作规律,是一部系统全面阐释中国历史97.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