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精神分裂症临床案例析评
更新时间:2022-04-22 16:50:47 最新章节:55 精神分裂症伦理模式案例
书籍简介
本书主编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于欣教授,书中共收纳了55个病例,全书分为诊断和鉴别篇、治疗篇、康复篇、特殊人群篇、伦理与法律篇。对每个病例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内容全面、丰富。病例选自各位参编专家长期临床工作中有随访记录的经典案例,通过现有的临床原始资料和专业医生评估记录作为撰写素材,并且在每个案例后面附的“专家点评”,对于充分的理解病例的诊断难点以及治疗思路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书稿内容科学性高,思想正确,无政治错误。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21-02-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于欣主编
- 会员本书包含33个老年精神科案例,包括:谵妄、神经精神障碍、物质依赖相关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双相障碍、焦虑、强迫及应激相关障碍、躯体症状障碍、睡眠障碍、老年期特殊的行为障碍、老年人的性问题、老年期的丧亲、精神科会诊联络服务中的老年人以及老年精神科治疗中需要关注的问题。疾病涉及全面,病例典型,相信本书不仅能够对接受老年精神科专业培训的转培生、刚开始职业生涯的老年精神科医生作为参考书,也希临床医学13.9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神经肌肉病的不同病变部位,包括脊髓前角,神经根,神经丛,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肌肉的经典病例进行病例分析,并结合肌电图数据,进行准确的定位,结合病例的特殊检查,最终确定病因和最终诊断。本书包含将近100份病例,涵盖了不同部位病变的不同病因和所有病例的肌电图数据,甚至一些少见疾病,如感染性神经根病,各种代谢性或炎症性肌病,是国内首次在肌电图领域的神经肌肉病病例的总结,为促进国内肌电图的规范化应医学23.2万字
- 会员《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第2版)》是内容涉及脑卒中不同病种、诊疗技术、相关学科内容、管理流程等多个方面。撰写专家为目前国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介入、神经康复学、内分泌学、放射影像学、超声医学、护理学、康复、中西医结合、流行病学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名专家,专家组经过多次讨论,整合国内外各相关指南及最新进展,系统完成修订。《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第一版后发行后,为我国各级医生和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脑卒中筛查医学27.7万字
- 会员本书系统论述角膜上皮细胞功能障碍诊断与防治,分为三章二十一节,其内容包括角膜上皮细胞功能障碍的基础、总论和各论。基础篇主要介绍了角膜上皮细胞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总论部分从总体上介绍了该病的发病机制和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原则与方案;各论部分则详细介绍了先天性、外伤性、药源性、手术源性、神经营养性、干眼相关、感染性和系统性疾病等病因导致的角膜上皮细胞功能障碍的临床诊断和防治。医学11.6万字
- 会员本书共分为6章,以总论和实际病例展示和分析的形式对先天性脑发育不良、脑血管病变、颅内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脑白质病变及变性病、神经系统感染性病变进行了详细阐述。病例侧重临床上颅脑常见病和典型表现,也介绍了一些少见病变,每个部分均包括影像图像、病史摘要、影像所见、影像分析和诊断、鉴别诊断、检查方法及选择、临床病理和随访、评述等。医学5.8万字
- 会员肺癌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头号杀手,而临床试验是新的癌症诊断和治疗方法进入临床实践的必经之路。近10余年来,中国研究者在肺癌临床研究和肿瘤新药研发方面的进步和贡献日益彰显。本书收录了近一年(2019年8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中国临床研究者主导和/或参与发表的临床研究结果,基于对国内外肺癌临床实践的影响和对肺癌患者生存的意义,对已发表的文献进行述评和展望。医学3.1万字
- 会员本书为“住院医师超声医学PBL教学培训系列教程”的分册,在编写中注重实用性和启发性。全书从临床病例出发,以颅内常见病和多发病为重点,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以病例分析的形式,介绍了颅内动脉先天变异、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烟雾病、侧支循环开放、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内动脉海绵窦瘘、颅内静脉窦血栓、颅内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等超声检查方法和诊断要点,同时介绍了颅内血管疾病超声诊断的局限医学5.9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四大板块,包括前列腺癌基础研究、诊断、治疗及最新治疗方法的探讨,共20章。对前列腺癌的基础和临床进行了系统性阐述,对当今国内外前列腺癌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向读者介绍前列腺癌的最新研究进展。第1章为基础部分,前列腺癌基础研究的前沿及方法探索;第2-7章为诊断部分,详细介绍了生物学标记物、超声、MRI、放射性核素扫描、PET/CT、PSMAPET/CT、前列腺穿刺活检等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医学31.1万字
- 会员既往的CBT-I指南基本是由心理学家编写,并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因为心理学家在CBT-I中往往绝对排斥药物,限制了临床使用。本专著将重点介绍CBT-I和促眠类药物联合的综合治疗,这也是目前主要的临床方案。失眠障碍与其他身心疾病的共病情况十分常见,传统的CBT-I往往排除了较重的身心疾病患者障碍患者,限制了临床使用。本专著将重点介绍CBT-I在各种身心疾病中的应用临床方案。CBT-I本身在快速发展医学17.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