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候变迁与文明兴衰
更新时间:2022-08-05 09:44:03 最新章节:致谢
书籍简介
掌握了尼罗河一年一度洪水规律的古埃及人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公元前2200年开始的大旱则导致埃及陷入四分五裂的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0年之后三百余年的温和气候催生了罗马帝国,而欧亚大草原的大旱则唤出了可怕的“上帝之鞭”匈人战士,使帝国一蹶不振;高棉王朝修筑完善的灌溉系统利用丰沛的雨水,但过度的开垦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洪水的肆虐最终使宏伟壮丽的吴哥窟被人遗忘;“小冰期”使西班牙对北美的殖民严重受挫,但荷兰的商船则利用此时更强的东风获得了优势,成为促成“荷兰黄金时代”的一个因素。最近几十年古气候学的迅速发展,使科学家们获得了望向远古的望远镜,通过对深海岩芯、极地冰芯、洞穴沉积物、树木年轮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测古人曾经生活的环境,许多历史学问题也因此获得了气候方面的新解释。现在我们知道,我们人类这个物种经历了许多气候不稳定的时期,努力适应环境并积累了诸多辉煌的文明成果,但也有一些强盛的文明已经被气候变迁引发的瘟疫、冰川融化和干旱所摧毁。本书是关于气候与文明之间关系的历史。作者巧妙结合气候史与文明发展史,并综合了气象学、人类学、考古学、生态学等多方面的知识,重新建构了从末次盛冰期直至今天全球化时代的3万年人类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人类积累了许多应对气候变化的经验和教训。200年以来,人类的行为已经能够对气候产生显著影响——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化石燃料的使用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但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威胁却还是令我们难以应付。尽管在本书论及的三万年间,整个世界已经发生了沧桑巨变,但对于人类诞生以来的历史而言,这并不算是很长的一个时期。我们与古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并无多少区别,因而,古人应对气候变化的成败经历仍然足资借鉴。如今,全球变暖带来的种种灾难——海平面上升、严重干旱、极端高温、频繁的洪水等,是摆在人类面前的巨大挑战。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充分未雨绸缪,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并能团结合作的社会,才更容易渡过气候危机。未来人类的命运如何,将直接取决于人类社会当下的行动。
品牌:中信出版社
译者:欧阳瑾 黄春燕
上架时间:2022-07-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英)布莱恩·费根 纳迪亚·杜拉尼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随着19世纪末的美西战争,西班牙殖民者黯然退场,但新生的古巴共和国(1902—1959年)迅速被美国所控制,成为后者对外扩张政策的战利品,不得不开始了新一轮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斗争。1959年,卡斯特罗所领导的古巴革命取得成功,古巴人才终于建立了他们渴望已久的独立国家。而美国,这个危险又强大的邻居,从未将目光从古巴身上移开。事实上,这段长达五个世纪的古巴历史,既是古巴人民追求自由和解放的历史,也是奴隶历史33.6万字
- 会员英国人类学家斯塔德伦8年印度研究积累之作。跨越语言、文化与信仰的亲密对话,勾连九位女性的婚姻生活与生命体验。长期以来,印度在发达国家眼中似乎是“混乱”和“落后”的代名词。然而,英国人类学家莱克茜·斯塔德伦却致力于打破西方中心主义话语对印度的塑造,她只身前往印度东部边缘的一座岛屿,在岛上的穆斯林村庄进行了为期16个月的田野调查,最终将叙述的重点集中在九位穆斯林女性身上,追寻了她们琐碎又不平凡的日常生历史16.2万字
- 会员本书对2007—2017年期间俄罗斯最新历史著述进行翻译和评述。新资料包括:选编了2016年新版俄罗斯历史10年级教科书部分内容;摘登了阿巴尔金院士主编、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出版的《苏联经济史》,这是近年来对苏联70年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最准确的评价;介绍了俄罗斯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萨宗诺夫教授整合大量原始文献编撰的《是谁、是怎样摧毁了苏联?—依据档案文献还原苏联解体过程》一书;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茹科夫历史46.5万字
- 会员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欧美近现代史学科2016—2017年在国内完成的成果汇集。本书为系列文集的第2辑,共收入12篇文章,基本上是已发表过的。这些文章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或属于国内前沿问题,或是涉及国计民生的热门课题,或在传统研究领域内有所突破。这些成果,既是对过去研究的一种思考与总结,也有利于推动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继续研究。历史17.5万字
- 会员本书叙述了从西方殖民主义者入侵非洲到当代非洲的历史,探索了历史与文化的关系,着重分析复杂历史事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发展对历史的影响。通过在历史视野下对非洲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的综合考察,来反映非洲历史发展的生动性和文化的丰富与完整性。作者在实地考察基础上,把实际感悟与对中外文献发掘相结合,细节性地展现了非洲历史文化风貌和非洲人的价值观、审美观与民族性,以有助于人们更全面了解非洲社会。历史24.3万字
- 会员《梅斯蒂索人的心智:殖民化与全球化的思想动力》是塞尔日·格鲁金斯基对15、16世纪拉丁美洲的殖民化进行的开创性研究成果。殖民化不可避免地带来冲击巨大的混血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与统一化和全球化联系在一起。本书以详实的史料论证了殖民地本土与欧洲文化融合现象,从教堂艺术形象到流传至民间的书籍、歌曲甚至手工艺品等各方面对殖民地人民产生的影响。这种文化融合造成了以下结果:原住民与殖民者之间的混血、印第安人皈历史22.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描述的是1917年至1921年的美国社会,那是一个充满尖锐矛盾的特殊时代。一方面,一战的阴云扩散到美国,带来了大量战争用品订单,而同盟国与协约国双方的间谍和政府势力都试图把美国拖入自己的阵营。另一方面,大规模生产带来了劳资矛盾,工人罢工,左翼力量与和平主义者反对参战。于是,一场国内“战争”首先打响,交战双方泾渭分明。一方是美国总统、邮政局长、议员、财阀、工厂卧底,以及受到极端民粹主义煽动的暴力世界史22.7万字
- 会员本书对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战争以及景观、人文描写详致,精彩纷呈。英国在斯图亚特王朝最后一位君主安妮女王的统治下不仅参与了长达10余年的欧洲大战——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而且取得了重大胜利,正式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强国。本书既揭示了英国取得这些胜利的原因,包括革命后相对宽松的社会氛围、日益发展的商业社会、财政—军事国家体系的逐步成型、政党政治的兴起、蓝色海洋战略与欧洲大陆战世界史31.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