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朱自清讲经典:听朱自清讲古代诗歌+听朱自清讲古典文学(全2册)在线阅读
会员

听朱自清讲经典:听朱自清讲古代诗歌+听朱自清讲古典文学(全2册)

朱自清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评论与鉴赏11.9万字

更新时间:2025-05-15 10:25:52 最新章节:(附录)《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是朱自清本古典文学研究系列作品,全书分为《听朱自清讲古典文学》和《听朱自清讲古代诗歌》两册。《听朱自清讲古典文学》是朱自清先生讲给大家的13堂国学入门课,内容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学术研究。朱自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作品,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早已成为无数国学爱好者的文化启蒙必读。《听朱自清讲古代诗歌》既有对诗歌的注解考证,又有对诗歌意蕴的鉴赏分析,朱自清独有的诗歌阐释,是学界公认的中国现代学术典范。
上架时间:2023-09-01 00:00:00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朱自清
主页

最新上架

  • 本书是台湾学者、作家杨照解读远藤周作其人其作的文学评论集。在本书中,杨照从远藤周作天主教徒的特殊身份入手,讲解了他青少年期间在母亲的影响下被迫受洗、与父亲决裂等生平经历,并以他的几部代表作《沉默》《母亲》《海与毒药》《影子》《深河》《武士》为例,剖析远藤周作对于战后日本社会中“罪感”“耻感”的反思,对于天主教会价值观的质疑。文稿质量较好,知识型强,有大量文学资料作为依托,语言流畅易懂,读者可以借由
    杨照文学7.4万字
  • 会员
    本书以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所辑苏轼诗为蓝本,以苏轼谐趣诗整理和研究为中心探讨。经过细致的考察与辨析,在苏轼诗作的主体2388首中,整理出应然谐趣诗105首,实然谐趣诗384首,共计达489首之多。从本书的五章设计上看,第一章,首先界定苏轼谐趣诗的概念及成因;第二、三章是作者研究的重点,对应然谐趣诗和实然谐趣诗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着重用文本和图表对其进行归类分析;第四章,对苏轼谐趣诗
    李恒文学27.1万字
  • 会员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从涉酒作品去认识杜甫的全新视角。主要内容包括杜甫人生经历与涉酒诗文概说、涉酒诗文、解题、注释、集评五个部分。选录杜甫涉酒诗文共三百一十八首,基本囊括了他与酒有关联的作品。杜甫人生经历与涉酒诗文概说及解题部分,尽量用简要的文字勾勒出杜南在该阶段的人生轨迹及其涉酒诗所反映的心路历程。注释部分则抓住重难点,用简洁易明的文字加以解释,不作繁琐的考证。集评是选录后人有代表性的评价,不追求
    高正伟文学19.8万字
  • 会员
    “我不喜欢需要被批评赋予意义的创作,更不喜欢攀附作品延存的批评。”这是一部有关文学与偶然的批评集,将文学主体重置于由“偶然”掌舵的历史时空。黑格尔看到世界精神骑着马迎面而来,我看到的是悬在马背上的一张蛛网,缚住日出日落的世界机制。文学场也一样,是个大蛛网。每个人的写作、行动都不是偶然,都在精神追逐和名利驱动的逻辑框架里有条不紊地运行。只是文学本身预设了更多主体性,所以我们总期待一些奇迹般的、偶然的
    顾文艳文学9.8万字
  • 会员
    本书以陆游文为研究对象。首先指出陆游志士之文的特点,即锋颖锐利、情感浓郁、立意高远、见识卓异、文备众体、风格朗畅、文采飞扬。主体部分分别论述陆游文中最有文学价值的序跋、书启、杂记、笔记、史传、碑志和颂赞等七种文体。最后将陆游文置于两宋文发展的宏观背景中,认为陆游可人两宋一流古文家之列,是南宋中兴文坛的杰出代表。
    倪海权文学16万字
  • 会员
    《唐诗百话》是施蛰存先生晚年创作的唐诗研究、鉴赏佳作。施先生也曾因此书的学术成就和广泛影响而获得了上海文学艺术奖的“杰出贡献奖“。《唐诗百话》自面世以来,深受海内外学术界高度评价和广大读者热烈赞誉,美国耶鲁大学等名校也将这本书作为汉学研究课程的教材。施蛰存将数十年来对中国古典诗学的潜心探索,以严谨的考证和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融贯于一书,尤其是毫不因袭前人的选诗、说诗视角,既有宏观的诗史梳理,又有诗体
    施蛰存文学43.3万字
  • 会员
    《允许爱情消失》是一本文学研究和赏析类作品集,通过《包法利夫人》《巴黎圣母院》《傲慢与偏见》等十多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为案例,探讨这个时代应有的爱情观。有人恋爱脑,幻想“霸道总裁爱上我”;有人卑微忍让,无条件去爱对方;有人委曲求全,“低到尘埃里去”。这样的单向关系,造就了爱情中的痛苦折磨。杜素娟以简·爱、爱玛、斯佳丽等文学史上经典角色为载体,探讨了这个时代的爱情观。爱情不是必需和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尺
    杜素娟文学14.2万字
  • 会员
    先锋派在今天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穿越历史之雾,使自己重新成为那个陌生人。本书主要聚焦中国先锋诗歌在八九十年代间的演变与九十年代诗歌的两种精神面相。作者从寻根诗和海子的文化史诗开始,探讨了诗歌如何通过改造“传统”概念来传达文化反思。继而又以王家新、欧阳江河、多多、韩东、于坚、臧棣、张枣、肖开愚等人的诗作为例,重新反思有关“纯诗/纯文学”问题,描述九十年代诗歌的“叙事”转向。作者意在探究八九十年代先锋
    贾鉴文学11.8万字
  • 会员
    《红楼梦》的梦是神话原型式的梦,《红楼梦》的人物命运既是对他们梦境的重复也是对神话原型的重复。红楼女性悲剧命运重演了贾宝玉的“太虚幻境梦”和林黛玉等人的梦,其实就是对女性悲剧命运的历史原型的重演。曹雪芹在西方理论家揭示梦和神话原型秘密之前,就运用梦和神话原型创作了《红楼梦》,这无疑显示了曹雪芹的超前与伟大。
    张丽红文学22.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