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好的杂文和随笔(彩图精装)
- 鲁迅 斗南
- 3825字
- 2025-03-26 12:00:59
简论市侩主义 /冯雪峰
入选理由
理性全面的精神剖析
对市侩主义精神实质的深刻把握
深刻的现实意义
市侩和市侩主义,可以说是现在人类社会的“阿米巴”。市侩主义者是软体的,会变形的,善于营钻,无处不适合于他的生存。他有一个核心,包在软体里面,这就是利己主义,也就是无处不于他有利。这核心是永远不会变,包在软滑的体子里,也永远碾不碎。核心也是软滑的,可是坚韧。

买肥卤鸭
市侩主义是商品社会必然蔓延的一种风气。其实质是一种交换主义。在交换过程中,文化、艺术、道德、国家、真理等名义只不过是市侩主义者的遮掩物。为了利益,市侩主义者会自然抛弃这些。图为民国时期的一幅市井图。
市侩主义首先以聪明、灵活、敏感为必要。市侩主义者不仅心机灵活,并且眼光尖锐、准确,手段高妙、敏捷:凡有机,他是无不投上的,凡有利,他无不在先。
然而一切都做得很恰当,圆滑,天衣无缝。一切看去都是当然的,没有话可说。
但市侩主义又需以用力小而收获大为必要。市侩主义者心思是要挖的,可是力却不肯多用。因此他是属于吃得胖胖的一类里面。市侩主义,于是以能用“巧”为特征;因此,市侩主义者自然都是绝顶聪明的人,所以又天然属于“劳心者治人”的一类。
市侩主义者也决非完全的害人或绝端的损人主义者,他只绝端的利己主义者罢了;他决不做赤裸裸的“谋财害命”的事。他是要绝对地利己的,然而要绝对地万无一失的。
只要你能慷慨一点,他也会适可而止罢。但是即使你明明知道太上当了,你也无可奈何,他决不会留一个隙给你,还是要你过得去的。
但市侩主义也决非完全的欺骗主义;它还是不失为一种交换主义,不过总要拿进来的比拿出的多一点。
如果说是欺骗主义,也应该说是相互的,公开的欺骗主义,两方彼此心里都明白的。如果你不明白,只怪你自己太不聪明;这样的受骗,就算是活该,市侩主义者不算对不起你。
作者简介

冯雪峰像
冯雪峰(1903~1976),原名福春,笔名雪峰、画室、洛扬等。浙江义乌人。1921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参加朱自清等人组织的文学社团晨光社,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与汪静之等组织湖畔诗社,出版合诗集《湖畔》。1925年到北京大学旁听日语,1926年开始翻译日本、苏联的文学作品及文艺理论专著。1927年加入共产党。
1928年结识了鲁迅,编辑出版《萌芽》月刊,并与鲁迅共同编辑《科学的艺术论丛书》。1929年参加筹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1年任“左联”党团书记、中共上海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编辑出版《前哨》杂志。同年10月,在瞿秋白指导下,起草《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文学新任务》决议,成为此后左联指导性文件。1932年,“一·二八”抗战爆发,他与鲁迅等联合发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等,先后任中共中央宣传文化委员会书、中央上海宣传部干事,江苏省委宣传部长。1933年年底到江西瑞金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1934年参加长征。1936年春到上海,任中共上海办事处副主任。
1937年回家乡,创作反映长征的长篇小说《卢代之死》。1941年被捕,囚于上饶集中营。在狱中写了几十首新诗,后结集为《真实之歌》。1942年被营救出狱。1943年到重庆,在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发表了许多杂文及文艺理论文章。1946年回上海后创作了许多寓言。
1950年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鲁迅著作编刊社社长兼总编。1951年调北京,先后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文艺报》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书记。
1954年后因《红楼梦》研究问题和“胡风事件”受批判,1957年被划为右派;1966年又被关进牛棚。1976年患肺癌去世。1979年中共中央为他彻底平反并恢复名誉。

茶楼服务
此图为19世纪末的一幅老照片。图中茶楼负责人亲自为外国人斟茶倒水,极尽地主之谊,而对于一般的中国人,他却不这样。可见,市侩主义成了渗透到人心底里的社会毒素,处处可见,难以根除。
市侩主义产生于商业社会,尤其盛行于殖民地次殖民地,然而它决非是“洋奴”主义。它有时还俨然地显现为自尊的主人主义。他决不会失其主人的身份与尊严,而且无论何时都是文明人。假如推行外国文明是适当的时候,自然也于他是有利的时候。他便是外国文明的提倡者;但他决不会否定本国的文化,倒竭力“发扬”本国文化的,所以他决不是“洋奴”。假如本国的东西应该提倡了,他就是国粹主义者,然而他又决不顽固。
中外古今的道理,文明,物事,对于市侩主义者大抵都有用,有利。凡对于他有利的,都是有理的,但他无所信仰,因为利己主义是他唯一的神。
但市侩主义者也要高尚,也要雅,也要美名,他也要辩明他不是市侩主义者。可是等你要他拿出那美名所要兑现的东西来时,他又立刻申明他是市侩了。
文化、艺术、道德、国家、民族、人类、真理……这些名义他都要。当然,你真的要他拿出这些来,他便要责备你不识时务,不明了实情:他原是生意人,原是拿这些的名在做生意;即使退一步说,“这个年头也不能不顾生意经呀。”
但这样的责备,也还算是客气的,否则,那便算你揭穿了他的高雅,伤了他的“自尊心”,于他的面子过不去,即使不揍你一顿,也要给你一个脸色看,教你知道这一点是不好触到的:你明明知道他是市侩主义者,为什么又给他当面说穿呀。
是的,市侩主义者也是不好惹的。他虽然是软体,但触到了他的利害,他也蛮硬,也可以和你拼命。市侩主义就最忌“太认真”,虽然他于利上是最认真的。他自然需要面子,名誉,自尊,你不可指说他,即使是“朋友”。何况他并不反对你也成为市侩主义者呀,你为什么要说他是市侩主义哪。
但市侩主义者所以是顽强,坚韧,还在于他对于一切都可以不固执,都可以客气,漂亮,让步;惟其如此,他对于利就能够永远地执着。他是永远都在打算的。他和“犹太人”一样顽强,坚韧;但他自然比“犹太人”大方,更漂亮,更聪明,而且他更有礼貌。
是的,市侩主义者是不好惹的,而且为了相同的利益也自然会大家联合起来战斗,所谓合伙,所谓“大家都是朋友”,所谓行帮:形成一条战线呢。但他们又决不是市侩主义的主义同盟,这是它独有的特色。这是为了个人各自的利益所必需的,是一种个人主义的集体同盟;是矛盾的,然而是统一的。为了大家的方便,互相的照应。
互相吹拍,互相帮忙。可是大家心里都互相明白;彼此都不是真心的,彼此都给对方留一个地步;无论己帮人,人帮己,都是要打一个折扣的。因此,也彼此都不至“逼人太甚”。大家都心里明白。这就是他们间的“矛盾的统一”。
他们相互间自然也会起冲突,也会有近于“火并”之类的事,但彼此都是明白人,很快就会“消除误会”,言归于好。
无论什么社会里,人互相间都要发生所谓“爱”这种关系。惟独在市侩主义社会,却没有爱。
对于圈外的人类固然没有爱,他们相互间也没有爱。
市侩主义者对于社会也很少仇恨;因为无论怎样,他都是处于有利的地位的,它永远是胜利者。即使是失败了,也马上又胜利了。
但因此,他非天生地冷酷不可;他非仇恨仇恨市侩主义者不可。
它在有适当的温度的浑池里游泳着,那么自由,那么自在,那么愉快,那么满足。你吹它一口罢,它也许翻一下身;但早已在原地游泳着,而且更活泼,更灵快,也更惊人。
它成群的游泳着,互相照应,大家嬉笑,彼此庆贺。你用石头击它一下罢,也许它要被冲散了一下,但立刻又复聚在一块了。
自然,只要你对他有些利益,至少对他没有什么不方便,还要你装一点傻,你也可以和市侩主义者相处,也可以处得很好,但你决不能和他贴得很紧,因为他的软滑的表皮原是用来保护他自己,也用来和你相隔的。你想探索他的灵魂或抓捏他的核心么?那也不可能的;软滑滑地,你不知道那里是他的核心,只像抓捏一个软橡皮的温水袋,滑得你全身毛骨悚然了。

《有进无退》书影
冯雪峰著,1945年出版。本书收《无聊与恶趣》等30篇散文。
哦,哪里没有市侩主义呢!然而在我们这里是最多,最活跃。这就是因为我们这里有适当的温度,有适当的营养的社会液汁,这产生它,繁殖它,这适合它的生存,活动。
那么,这是不能再让它继续繁殖的时候了么?但有什么方法呢?必须比市侩主义者更聪明才行,可是有谁比他更聪明?你不听见市侩主义者也在照着你一样的说法:“应该反对市侩主义”么?然而他胜利地说,“为了反对市侩主义,所以我们就非成为市侩主义不可呀?”
这样,简直没有办法,除了这也可算是聪明的一条:你自己不要被他的聪明所骗,也被拖下去成为和他一样了。但这其实又不能算是办法。
·作品赏析·
市侩有一个庞大的群体,所以市侩主义是一个广泛的主义,其核心原则是利己主义。作者在文章中列举了市侩主义的种种表现,对市侩们的描述和分析非常的形象和准确,作者说市侩主义者是“软体的,会变形的,善于营钻,无处不适合于他的生存”。说到底,它的确是建立在生存努力之上的一种丰富的人生哲学,作者说它的根源在商业社会,市侩主义者挖空心思使自己用力小而收获大,因为“市侩主义者自然都是绝顶聪明的人,所以又天然属于‘劳心者治人’的一类。”市侩主义的盛行使一个社会整体的风气充满了极端的自私自利的狡猾、尔虞我诈和虚伪,它的确是商品社会必然迅速蔓延的一种风气,不但如此,市侩主义者还会为了利益而报成团,“他虽然是软体,但触到了他的利害,他也蛮硬,也可以和你拼命。” “无论什么社会里,人互相间都要发生所谓“爱”这种关系。惟独在市侩主义社会,却没有爱。对于圈外的人类固然没有爱,他们相互间也没有爱。”“市侩主义者对于社会也很少仇恨,因为无论怎样,他都是处于有利的地位的,它永远是胜利者。即使是失败了,也马上又胜利了。”文章写于20世纪30年代,但是今天睁眼看一下世界,与文中所言相比较,我们会感慨,市侩主义是越加发展和猛烈了。人人为己和唯利是图,在今天的社会甚至已经很少有人议论其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