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是娱记:100位人物访谈录(文化艺术篇)
- 小洋楼
- 2112字
- 2025-04-03 12:10:27
讲圣人文化的易中天最反感圣人崇拜

“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是中国人最缺乏的,老是为别人活着,老是在意别人怎么看,这就是中国人的特点。我们提倡的和谐不是迁就,独立又产生对别人的尊重,就是所说的和谐社会。”
他说话语速不快,但思维缜密;
他幽默健谈,善于讲故事;
他语气温和,但自有一股霸气和特立独行的个性。
他就是易中天,一位以《品三国》火遍大江南北的“学术超男”。
在浙江图书馆作《中国人的智慧》演讲之前,我对易中天进行了一次专访。
易中天挺好说话,也不排斥媒体,上午他的恩师——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演讲开始后,坐在台下的易中天由于频频被索要签名者和媒体记者所“骚扰”,索性走出了会场,他说:“在这里我可以不怕影响老师演讲了,你们问吧!”对于记者的问题,他依然选择自己的长项——文史问题来解答,而对于个人问题,他统统避开,因为他认为“过多关注私生活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
说中国人的智慧:先秦诸子哲学后人无法超越
虽然因在《百家讲坛》开讲《汉代风云人物》《品三国》而走红,但易中天表示中国文化中最想讲的是先秦诸子,中国人智慧的代表是先秦诸子,后人都无法超越。“在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到6月9日中国文化遗产日这一段时间里,被定为中国文化月。中央十套的《百家讲坛》做了个节目叫《我读经典系列》,请二十余位主讲人每人讲一段古典文学,我是5月19日作为第一集的开篇讲《我读先秦诸子》。在里面我要讲7个人:我从孔子这里读到一种爱心,从孟子那里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读到一腔热血,从韩非那里读到一双冷眼,从老子那里读到生活辩证法,从庄子那里读到艺术人生观,从荀子那里读到科学进取观。”
易中天当天下午花了3个小时阐述读先秦诸子的心得,主要就是围绕着这几位主要人物讲。当然他用了非常典型的“易式解构法”,比如孔子的爱心就是让世界充满爱的精神,老子哲学的无为其实就是无所不为,庄子的无为才是真正的自由精神,而自由是生命中最宝贵的……
说经典历史的传承和传播:越现代越人性就越受欢迎
曾经有很多人问易中天怎样看待于丹比他更火的现象?“我当时看于丹讲,就知道她肯定能成功,因为她比我讲得更现代更人性啊。于丹的成功证明了向大众传播文化历史经典是完全正确、非常及时、绝对可行的。做了《百家讲坛》后,我总结出了成功背后的三个对接,现代和传统对接,学术与传媒的对接,学者与大众的对接,这三种对接的实现,现代和人性是两个必要条件。以后谁要超过于丹,必须更现代更人性才行,越现代越人性才能越让大众产生共鸣。”
和于丹一样,易中天在走红的过程中也收获不少骂声,特别是学术界有质疑他的学术水平的。“扯淡,这些评价我向来不理。我接下来要做的很重要的一块内容就是经典文史的传承和传播上,这需要更多的人去做,需要更多的于丹、王立群冒出来。而做传播的要义就是,把观众和读者放在心上,观众和读者才会把你放在眼里。”
说中国人的毛病:关注私生活,圣人情结最要不得
私生活的被强烈关注,这是易中天成名之后遇到的最头疼问题。“过分关注名人私生活,这是社会心态不健康的体现。”所以想请易中天聊聊个人生活,简直是不可能的事,“难道你们是娱乐记者?碰到问我私生活的记者,我可以简单地回答‘关你什么事?’”有记者请易中天谈谈夫妻相处之道,因为“听小崔在节目中说你和夫人的关系非常好”。易中天依然用学者化的方式来解答:“责任和感情连在一起,就是我认为的婚姻关系。”但婚姻问题被问得烦了,他就索性蹦出来一句:“你问李银河去吧!”
说起中国人爱关心别人私生活的毛病,易中天开始毫不客气地批评了自己最看不惯中国人的其他两个方面:“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是中国人最缺乏的,老是为别人活着,老是在意别人怎么看,这就是中国人的特点。我们提倡的和谐不是迁就,独立又产生对别人的尊重,就是所说的和谐社会。”从儒家的中庸到如今提倡的和谐社会,易中天认为和谐更能代表现代社会的特性,因为它体现了个体的多样和统一。“中国人还有一种很不好的心态,那就是中国文化的圣人情结、圣人崇拜,这非常不好。西方人崇拜神,即使上帝也依然不是万能的。中国人却容不得别人犯错误,所以我再怎么拼命也要把神化的人拉下神坛。”
讲着孔孟老庄等中国人一直奉为圣人的经典学说,易中天又说不要把他们圣人化,那么怎样才是正确对待历史上先哲圣人的态度?这个问题让易中天好好思索了几秒钟时间,“尊敬而不崇拜,相信而不迷信。
每个人用自己的心灵去读,读出什么是什么。先哲思想的作用,归根到底就是启迪现代人的智慧。”
说生活之道:健康在于状态,首先是心理的状态
忙,对于易中天来说已经成了生活中的常态,“有没有时间看电影?”“特别有名的,我才会去看。我觉得都挺好啊,周围朋友说我是看得太少了,所以每一部都觉得好。我想想也挺有道理。”
每天睡觉前会到百度的易吧里浏览别人的评价,骂的夸的都要看,看完之后上床睡觉,这已经成为易中天的一个习惯。关于养生,易中天说自己是“能吃能睡,没心没肺”,顺其自然。“厦门大学的潘袤元教授80多岁,身体非常好,他一次告诉我一句话,生活在于运动,首先在于大脑的运动。我想这句话也可以变一变,健康在于状态,首先在于心理的状态。网上骂我的那么多,但我看完之后照样倒头就睡。”
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