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方面应考虑的因素

这些心脏病的治疗目标与心绞痛中介绍的一致:改善心脏内的能量代谢、改善心脏供血。因此,为达到这些目标采用的自然疗法也与心绞痛一章中介绍的相同,也就不足为奇了。

维生素B1和心脏病

维生素B1缺乏症引起心血管“湿性脚气病”、钠潴留、外周血管扩张和心力衰竭。速尿(最常用的利尿剂)被证实可以引起维生素B1缺乏。1980年发现维生素B1缺乏症与长期使用速尿有关。研究发现,仅使用4周速尿后,维生素B1的浓度和依赖维生素Bl的转羟基乙醛酶的活性明显降低。

此外,美国的许多老年人并不能达到1.5毫克维生素B1的日摄取量。在佛罗里达州坦帕的一个门诊部,为了调查维生素B1缺乏症在老年人当中的发病情况,为先后前来就诊的30位门诊病人检测维生素B1水平。按照维生素Bl的检测方法(血浆与红细胞中维生素B1的浓度比)进行检测发现,分别有57%和33%的人水平偏低(低于更年轻组的最低正常值)。

这些结果表明有大量的老年人至少缺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B族维生素。鉴于维生素B1和其他B族维生素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状况的作用,尤其是心血管和脑功能方面的作用,让老年人补充B族维生素是十分有意义的。

对维生素Bl作为有效的辅助药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行的首次研究显示,其疗效一般。然而许多随后进行的研究显示,每天补充80~240克维生素B1可以改善病情,最为显著的是可以增加左心室的排出量(由心脏泵出的血液总量)13%~22%,其意义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射血分数增大,存活率也随之升高。

鉴于维生素B1可能带来的疗效、缺乏维生素B1的危险以及补充起来费用低廉,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或服用利尿剂的患者来说,每天补充200~240毫克应该可以得到保证。

镁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许多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缺乏镁。血液中镁的水平与心肌产生足够能量保证正常搏动的能力有关。在一项研究当中,镁水平正常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有71%和61%分别能够再活一或两年。而与之相比,镁水平偏低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能够再活一到两年的比例只有45%和42%。除于本身具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之外,镁还可以防止由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规药物引起的镁耗竭,这些常规药物包括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和血管扩张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镁补剂对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十分有益,即使这些患者的镁水平正常也会有所收益。

镁和心律不齐

许多心律不正常的疾病与心肌中的镁水平偏低有关。1935年首次证实,镁在治疗心律不齐方面有价值。60多年后的今天,有更多的研究显示,镁在治疗多种心律异常疾病方面有疗效,包括房颤、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严重的室性心律异常等疾病。目前的观点是,心肌中的镁耗竭也会导致钾耗竭。由于这两种电解质对维持神经和肌肉功能的正常非常重要,缺乏时会引起心律不齐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按照最近进行的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取得的结果,镁补剂对于初发性房颤(AF)非常有疗效。治疗初发性房颤的药物是地高辛(异羟基洋地黄毒甙)。遗憾的是,经证实,该种药物在使房颤患者恢复正常心律方面的疗效并不比安慰剂强。由于许多研究显示,补充镁对于房颤患者的病情有改善。研究者决定进行一项试验,研究控制房颤患者的心室反应,是否同时服用镁与地高辛比单服地高辛的疗效好。18位患有房颤的门诊病人在不到7天的时间里,分别服用地高辛和安慰剂或地高辛和镁(静脉滴注)。补充镁组患者在最初15分钟内滴注20%的镁溶液(500毫升5%的葡萄糖中加入10克硫酸镁),剩余溶液在接下来的6个小时内输入。

在最初的15分钟,镁的疗效十分显著,心率立刻降低,平均数从130降为120。24小时后,补充镁组患者的平均心率约为80,而单纯服用地高辛组患者平均心率为105。在补充镁组,10名患者当中的6名(60%)心率恢复正常,而单纯服用地高辛组的8名患者当中只有3名恢复正常。这一研究结果表明,镁或者是大大地改善了地高辛的疗效,或者是本身具有显著疗效。

由于对初发性房颤患者单独使用地高辛药物疗效不佳,研究者把焦点集中于新的药物治疗法,如采用美多洛尔和地尔硫卓。这些药物正在越来越多地投入使用,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药物通常会引起副作用,如低血压。

由于多数房颤患者心脏功能不良,这两种药物降低心脏收缩压的副作用是个大问题。在一项对美多洛尔进行的研究中,几乎50%的患者不得不停止治疗。

镁既安全又有效的事实足以让医生放心地将其用于治疗新发作的房颤疾病,可单独或与地高辛配合使用。

此外,我们还可以再加上一个考虑因素:价格。在一个24小时的治疗周期内,初发性房颤患者需要约6克美多洛尔(价值约400美元),或300毫克地尔硫卓(价值约200美元)。这些价格远高于10克硫酸镁(1美元),2毫克地高辛(2美元)或其他结合药物的价格。

镁与二尖瓣脱垂

研究证实,85%的二尖瓣脱垂患者都长期患有镁缺乏症,补充镁势在必行。许多研究也进一步支持这一建议,研究显示,口服镁补剂确实可以缓解二尖瓣脱垂症状。

镁与心肌病

一些研究显示,镁补剂可以改善各种心肌病患者的心脏功能。

辅酶Q10

许多人同样也缺乏辅酶Q10。对辅酶Q10治疗心脏病作用的研究结果比对镁研究的结果还令人振奋。

辅Q10与充血性心力衰竭

辅酶Q10在能量产生方面起作用。大量的研究显示,辅酶Q10补剂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方面非常有疗效,可能是源于其可以改善心脏内的能量产生情况。大多数研究配合常规药物使用辅酶Q10。换句话说也就是,辅酶Q10是作为辅助药物使用的。在早期的一项研究中,17位患轻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每天服用30毫克辅酶Q10

所有患者病情都有所改善,9名患者(53%)在4周后症状消失。

在另一项早期研究中,20位由动脉粥样硬化或高血压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补充辅酶Q10的治疗,每天服用30毫克,坚持一到两个月。55%的患者主观认为有改善,50%患者按照“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标准评判有所改善,30%的患者X光胸片显示胸部充血情况显著改善。轻度患者比重度患者的改善情况好一些。

患者认为有所改善的主观感觉可以通过多种客观检测验证,包括心排出量、每搏输出量、心脏指数和射血分数都有所增加。这一结果与辅酶Q10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量的理论(被称作正性肌力作用)相一致。辅酶Q10起到的增加心肌收缩力的作用与洋地黄类似,但是药效略弱。

最近进行的3项研究显示,辅酶Q10可以显著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199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举行的一次会议公布了一项在斯堪的纳维亚对80位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的结果。在这项双盲试验中,患者服用辅酶Q10(每天100毫克)或安慰剂3个月后,两组互相交换(服用辅酶Q10的患者改为服用安慰剂,服用安慰剂患者改服辅酶Q10)。辅酶Q10的改善作用非常显著,比单独使用常规药物取得的疗效更好。

在另一项双盲试验中,641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服用辅酶Q10(每公斤体重2毫克)或安慰剂1年。

服用辅酶Q10组与服用安慰剂组相比,要求手术治疗或因充血性心力衰竭而引起严重后果的患者数量相对明显减少。

距今最近、规模最大的一项研究是在意大利进行的,2664名患有轻度或中度充血性心力衰竭参加了这项公开试验,每天口服50~150毫克辅酶Q10,连服90天,大多数病人(78%)每天服用100毫克。接受治疗3个月后,临床征兆和症状有所改善的患者比例如下:苍白病(肤色青紫)78.1%、浮肿(液体潴留)78.6%、肺水肿77.8%、肝脏肿大49.3%、静脉充血71.81%、气短52.7%、心悸75.4%、出汗79.8%、自觉心律不齐63.4%、失眠62.8%、眩晕73.1%、夜间排尿53.6%。54%的患者至少有3项症状得到改善,表明补充辅酶Q10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这一结果还表明服用辅酶mlo副作用小,只有36位患者(1.5%)出现轻微副作用。

辅酶Q10与二尖瓣脱垂

辅酶Q10也已经被证实对有症状的二尖瓣脱垂患者非常有帮助。在一项研究中,8名儿童每天服用辅酶Q10(剂量为每公斤体重2毫克),另有8名儿童服用安慰剂。8周后,接受辅酶Q10治疗的儿童心脏功能恢复正常,而服用安慰剂组却无一人恢复。停药后在12到17个月内,病情经常复发,但是服用辅酶Q10达18个月或更久的患者停药后很少会复发。

辅酶Q10和心肌病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大多数心肌病患者的血液和心脏组织中缺乏辅酶Q10。辅酶Q10补剂可以提高辅酶Q10的浓度,增加心肌产生的能量,从而提高心脏功能。

许多对各种心肌病患者进行的双盲试验证明辅酶Q10具有显著疗效。在一项双盲试验中,连续12周每天补充100毫克的辅酶Q10可以显著提高心脏射血分数,减轻气短,增强心肌力量。只要患者坚持治疗(此项研究中的时间为3年),这些改善会一直保持。不过,停止补充辅酶Q10后,患者心脏功能衰退,表明心肌病患者需要持续补充辅酶Q10。80名接受治疗的患者当中,89%有服药期间病情有所改善。

肉碱

肉碱是一种类维生素成分,可以刺激线粒体(细胞内产生能量的单位)分解脂肪。肉碱是脂肪酸进入线粒体的输送过程必需物质。肉碱浓度偏低将会减少线粒体中的脂肪酸浓度,降低能量产生。一些双盲临床试验显示,肉碱可以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在一项双盲研究中,接受1个月补充肉碱的治疗后(每天3次,每次500毫克),患者的心脏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服用肉碱的时间越长,改善情况越显著。使用6个月后,服用肉碱的患者最大运动时间延长(25.9%),最大每搏输出量(心室射血分数)升高13.6%。在另一项研究中,类似的患者接受治疗6个月后,踏板试验的最大运动时间延长16.4%,射血分数升高12.1%。

山楂

山楂制剂对治疗早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轻微的心律不齐非常有效。许多双盲试验反复证实了山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最近的一项双盲试验由随机抽取的30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参加。治疗中采用的药物包括山楂提取物,每80毫克的胶囊含15毫克前花青素低聚物的标准制剂。治疗时间为8周,剂量为每天两次,每次1粒胶囊。

经标准测试得出的确凿数据证实,服用山楂制剂组比服用安慰剂组在改善心脏功能方面有明显优势。收缩压和舒张压都轻微降低。与其他有关山:楂提取物进行的研究一样,没有出现任何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