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惊吓时身体僵直

在遇到危险情况时,如果不能确定伤害从哪里来,会对身体哪个部位造成伤害的话,我们的第一反应并不是逃走,而是停在原地一动不动,出现身体冻结的反应。这是由于如果不清楚危险来源的话,随意乱动身体反而更容易被伤害到,而冻结住身体则可以将伤害降到最低。例如篮球场上,篮球队员在激烈的抢球中将球扔到了观众席,那么一些胆小的观众就会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将身体缩紧等着篮球落地。这些人担心的是,如果自己乱动的话,球没准会砸到更重要的部位比如后脑,如果就这样不动就可以判定球的走向,当球砸来时及时做出反应。

除了可能的身体伤害之外,心理在受到负面刺激,例如不好的意外消息等的时候,也会出现暂时的身体冻结的反应。

在学校进行过这样一个实验。为了观察到冻结反应,设计了一个小恶作剧。学生都最关心自己的考试成绩,实验组就从学生名单中挑出了5名成绩最好的学生和5名成绩较差的学生,这10名学生在这次考试中都及格了,然后与教师商量好进行试验。

在教师走进教室的时候,学生们都表现得轻松自在,几个成绩不好的同学显得稍微有些紧张,可能是担心自己的考试成绩。老师先念出挑出的那5名成绩最好的学生的名字,然后大训斥道:“你们这次是怎么考的,居然都没有及格?!”话音刚落全班同学都顿时安静了,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将眼光投向老师,想要了解更多的情况。因为这个消息实在是太意外了,所有人都没想到这几个学生平时成绩那么好,这次居然没有及格。这5名学生在听到消息的瞬间全都出现了典型的吃惊表情,身体停止了一切动作,好像僵住了一样,面部表情也呆住了。

片刻之后他们脸上的表情先恢复正常,随后又出现了关注和怀疑的表情,有的人皱起眉头。随后老师又宣布另外5名成绩比较差的同学也没有及格,但是班里的同学并没有流露出太多的关注,这5个人也只是微微地惊讶了一下,表情并没有刚才那些同学那样明显,恢复得也更快。也许是因为他们平时成绩就不太好,所以有了一些心理准备,并没有感到太大的意外。最后,当然是老师解释了这个实验的目的,全班同学都恍然大悟,实验结束。

这个实验可以表明,意外刺激的力度越大,冻结反应的强度越大、持续时间也越长,两者是成正比的。但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刺激程度并不常见,因此惊讶时出现整个身体僵住的情况也不多,往往表现为一些更为隐晦的冻结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