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演序

映庐谢先生,父执也,实余心交。忆自先君弃世,先生悯余贫,重余守,每当燕坐[1]倾谈,必出佳酿相饷。酒酣耳热,肝胆相示,先生常[2]以箸击案,呼曰:读书能如吾子,吾友有子矣。由今思之,謦咳[3]如新。何世易沧桑,风流云散,先生遂不可复见。然不得见先生,得见先生著述,如见先生也。先生自幼读祖、父书,以医道济世,阅历近五十余年,所治验各症,存案不下千余条,题曰《得心集》。得乎心,斯应乎手,固先生本意也。近岁叠遭播迁[4],案多遗失,诸嗣君[5]亟为纂集,而属勘定于余。余受而读之,益知先生医学,俎豆[6]《内经》,鼓吹仲景,襟带李刘[7],炉冶喻薛[8],几于有书皆我,无古非今。以余浅识,独不虑买椟还珠,佛头着粪[9]耶!虽然,精于理者意境毕呈,达于道者智愚共喻。夫以先生之医,匠心独运,故其案妙手写生,洞然秩然,需于余者无多。顾曩[10]者先生不鄙不才,尝授笔砚,序家乘[11],记祭产,碑传题赞,出予一手。今先生殁,而于是集垂成作袖手观,无以对先生,更何以谢诸嗣君?况杏园所编,动中肯綮,法律谨严,予惟赞成之耳,乌乎辞?于是夜以继日,孜孜评点,以冀其成,亦既成矣,杏园又能出己所著《一得集》附于后,予甚乐之,因即以先生当日称予者,转为先生颂曰:谢公有子矣!惜也予则守如故,贫亦如故,无可慰先君于九京[12]者。遂无可慰先生,而先生乃以嗣君力得成遗集,予亦幸共肩斯任,则即此报父执、印心交也,奚而不可?是为序。

咸丰辛酉仲冬上浣[13]世愚侄金溪姜演谨撰并书


[1]燕坐:闲坐。

[2]常:通“尝”。《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主父常游于此。”陈奇猷集释引太田方:“常、尝通。”

[3]謦(qǐng请)咳:谈笑。

[4]播迁:迁徙流离。

[5]嗣君:对他人之子的美称。

[6]俎(zǔ组)豆:祭祀、宴客用的器具,此谓崇奉。

[7]襟带李刘:贴近李(东垣)、刘(完素)之学。襟带,贴近。

[8]炉冶喻薛:融会喻(嘉言)、薛(生白)之学。炉冶,融会。

[9]佛头着粪:喻亵渎美好的事物。典出宋代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七。

[10]曩(nǎng馕):往昔。

[11]家乘:家谱。

[12]九京:九泉。

[13]上浣:每月上旬。古时官员每十日一休沐,即休息沐浴浣衣,后因称每月上中下三旬为上浣、中浣、下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