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酒厂

  • 影遥
  • 张凌依
  • 2016字
  • 2020-04-10 07:43:19

关于酿酒,清末民初之前是没有高度酒的,因为蒸馏酒的技术只到晚清才被引入到中国。浓香型酒的代表,大名鼎鼎的四川宜宾五粮液原名就叫杂粮酒,也是在民国年间由于酿酒技术的革新才大名远扬的。

所以,想要制造出好酒,这蒸馏酒的技术是张扬需要攻克的难点。

其次,酿酒的原材料也要讲究,先说说选择粮食,注意不要霉变水分含量过大杂质灰分过大的,尽量选择干净饱满色泽好的。这几天,张扬在各大市场看过,竟然让他意外发现了红高粱。

用红高粱来酿酒,自然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不过细问之下张扬才发现,这红高粱在大唐的推广不高,因此产量有限,他买到的这些红高粱都是从南方运来的,价格昂贵。

张扬草草计算了一下,如果以这个价位的红高粱酿酒,酿出的酒将会是一个天价,所以他需要削减一下成本。

既然自家有庄子,张扬干脆把这些红高粱全买下来做种子,然后回去发给庄子里的佃户大面积种植。开始的时候,佃户对红高粱还有些抵触,不过在张扬的再三保证下,承诺产出的红高粱会高价回购后,佃户们的积极性终于被调集起来。

另一方面,他又跟市场的小贩订购了一批红高粱,打算用来做小批量白酒的酿制实验。

张扬酿酒,走的是高端路线,只要他酿出的酒足够好,就不怕长安城的达官贵人不识货。

选定了酿酒的材料,把买来的红高粱种子分发给佃户之后,程牛也带给了他一个好消息,城外距离庄子不远的地方有家酿酒的作坊,因为经营不善正在寻求转让。

张扬跟着程牛去那酿酒作坊看了一下,作坊不大,全部伙计加在一起大约有二十多人,酿酒的器材比较老旧,转让的价值其实并不高,主家急于转让,只需要一百贯钱。

对于那间作坊,张扬倒是没看中,他看中的是那二十几个技术比较成熟的工人,他只要收了这作坊,不需要太费心这些工人就能自己运转。

二十几个伙计,都是老实本分的穷苦人家,酿酒的作坊转让,他们赖以糊口的生计就出了问题,因此当张扬有买下作坊的意思后,那些伙计一个个的前来向张扬求情,让张扬不要辞退他们。

其实张扬本也没有辞退他们的打算,再三保证作坊的运转将一切如常后,这二十几个伙计才放下心来。

这不,刚刚搞定了酿酒作坊的转让手续后,张扬便开始了后续动作。

既然是走高端酿酒路线,那一定要保持对酿酒技术的垄断,因此张扬先是拟定了一份保密合同让这些伙计签,另一方面命令程府的工匠把作坊拆掉,所有能用的设备、器材、木料全部运往自家庄子。

酿酒作坊最后被整套迁移到张扬庄子里,选址在河流上游一处开阔的空地,在工匠和佃户们的帮助下,只用了几天时间,一个全新的酿酒作坊便搭建成功。

张扬不满足于此,他又按照自己的规划,对酿酒作坊的布局进行了升级,把酿酒的每道工序隔离成不同的“车间”,每个车间相通,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生产工作。

一番整顿后,这酿酒作坊的规模扩大,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小小的酿酒厂一样。

如此一来,之前那二十几个伙计貌似不够用了,于是张扬便跟佃户说,农闲的时候佃户可以到酿酒厂打散工,开出的报酬也颇为丰厚。

种红高粱能卖高价,农闲的时候还能打散工,那佃户们被一个又一个的好消息搞的非常兴奋,对张扬这位家主大唱赞歌。

看着所有人高兴的样子,张扬摸摸鼻子,暗道:“看来,画大饼这事儿,古往今来都吃的通。”

当然,张扬也不是真的在“画大饼”,酿酒厂的事情他一直在亲力亲为,甚至于比他退休前在厂里还要积极,毕竟这是自家的产业嘛。

搞定了材料、伙计、设备、迁移作坊的事情,张扬这手头上也没什么钱了,他目前还需要一笔钱来购置新的蒸馏设备,思来想去,他只能厚着脸皮再去找程立岚伸手了。

程立岚好几天没见张扬的身影,再次见面,她听说张扬要开酿酒厂,整个人都吓了一跳。

“酿酒厂?你不是说着玩的吧?”

张扬一脸认真:“你看我像是在开玩笑吗?”

“可是……之前我的钱,都给你买那庄子用了,手头上也没什么钱了。”程立岚神色一黯,神情有些无奈。

张扬一愣,想不到程立岚上一次几乎是花了自己全部的积蓄,有些惭愧:“无妨,我再去找大哥、二哥、三哥谈谈。”

“让他们白白出钱,怕也很困难。”

“哈哈哈~”张扬笑道,“我不是让他们白白出钱,怎么说呢,就是他们出钱入股,赚了钱,大家按比例分成。对了岚娘,这酿酒厂里,还有你的一份股份呢。”

“我的股份?”

“是啊,这酿酒厂前期花的钱,都是你给我的,我只是出一部分技术,酿酒厂自然要有你一部分股份,你放心,我有信心可以很快赚回前期的投入。”

看着张扬信誓旦旦保证的样子,程立岚不知为什么,竟然没有半分的怀疑,她非常安心,她觉得张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靠得住。

跟程立岚一起,二人先后找了程家老大、老二、老三,张扬把自己要开酿酒厂的意思详细说给三人,想不到得到三人一致同意,纷纷表示相信张扬并愿意出钱投资。最后的结果是,程家三兄弟各自出一千贯,占百分之十五的股份,而程立岚则占百分之二十,张扬则占百分之三十五。算起来,倒也非常公平。

有了钱,张扬便开始拿着设计好的蒸馏设备,满长安城的找工匠打造。长安城很大,来自全世界的能工巧匠众多,但是当他们看到张扬设计的东西后,一个个都犯起了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