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棉花

  • 影遥
  • 张凌依
  • 2005字
  • 2020-04-28 08:37:19

这一日张扬一人在园子里打理菜苗,经过将近一个月的生长,菜苗发育的非常好,眼看着就有挂果的趋势,目光移到那几颗不知名种子发育的幼苗上,张扬不禁皱起眉头。

“这是……棉花的种子?”

棉花苗幼时张扬还不敢确定,现在看着棉花苗一天天长大,张扬越来越肯定这就是传说中的棉花。为什么说是传说中?因为张扬生活的地区,没有种植棉花的习惯,所以他自小到大除了在课本上,并未真正见过棉花这一经济作物。

比起张扬带来的蔬菜种子,这棉花的出现,简直就是可以颠覆时代的存在。

怎么这么说?因为棉花原产阿拉伯地区,直到汉代,中原地区的棉纺织品还是比较稀缺的。大约在宋元之际,棉花开始向内地移植,但宋朝时期,人们还没有认识到棉花的经济价值,多是作为观赏之物。

宋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

在棉花出现之前,古人寒冬多以木棉、动物毛皮、丝麻等进行防寒,不过这些东西,要么御寒效果没棉衣好,要么造价极为昂贵,因此当棉花出现后,御寒的棉衣才开始大规模普及。

棉花呀……张扬的心狂跳不止,这个东西的出现,足够改变一个时代的穿衣风格。

只是目前张扬手头上棉花的种子极少,而想要达到大规模的种植,怕是需要数代的精心留种培育。

“急不得,有些事情是急不得的。”张扬暗道。

张扬记得,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提到过宋曾出现过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原始工业化。其中大规模手工作坊以及初级水力自动化机械出现,为近代工业发生做好了准备。

也就是说,只有棉花的出现还不够,还需要织布机这样的机械。

“织布机?不知道这个时代有没有被发明出来。”

带着这个疑问,张扬特地找来了庄子里的老工匠,经过张扬的一番形容,老工匠十分肯定张扬说的是织绫机。

织绫机?带着这个疑问,张扬和程牛特地去城里的集市去一探究竟。

织绫机的出现大大解放了绫织业的生产力,为“绫盛于唐”创造了基础,在大唐,绫不仅成为官员服饰的主要原料,而且更成为社会中广受欢迎的丝织品。

“公子,你说的织布机是不是这种?”站在一台织绫机前程牛问道。

看着织绫机前一位女工熟练的进行操作,才看了一会儿,张扬就感觉有些眼花缭乱:“应该是吧。”

他又没织过布,怎么知道这所谓的织绫机能不能织出布来?

不过想来,两者应该相差不大,他可不知道织布机怎么发明。

看过织绫机张扬刚回到庄子,就听到院子外面传来一阵嚷嚷声。

“程家女婿在不在,俺尉迟敬德上门了,还不赶紧出来迎接。”

“尉迟敬德,好歹也是当朝国公,就不能规矩一些?你看你,多丢人!”

“秦叔宝你还好意思说我?别自恃比咱多读过几本书,就在这装大学士。”

“就是就是,咱们来这儿的目的都一样,谁也别说谁。”

“就是。”

外面传来一阵激烈的讨论声,接着程牛慌慌张张的跑进来禀报:“公子,公子,不好了,不好了。”

“怎么了?”张扬皱眉。

程牛哭丧着脸道:“吴国公、翼国公、英国公找上门来了。”

“啊?杀上门来了?”

尉迟敬德、秦叔宝、李勣三人哪个不是响当当的大人物,这样的人物常人见到一次就已不得了,想不到今日竟然一起找到张扬这里来,也难怪程牛如临大敌了。

三人杀上门来,所为何事?张扬不敢怠慢,立刻跟着程牛出门迎接。

一出屋门,张扬就见三个老国公风风火火的向着他这方向奔来,三个老国公张扬曾有过一面之缘,也算认得。

“小子张伯陵,见过三位老国公。”

“好了好了,咱们都是武将出身,没这么多规矩。”尉迟敬德一擎手,道,“伯陵小子,昨日听陛下说,你新酿制的高粱酒快好了?”

一说到高粱酒,三位老国公的眼中都放出一道精光,得,张扬算是明白这三人今天来干嘛来了。

张扬点点头:“再有三日,新酒应该就可以进蒸馏器了。”

“三天?还要等上三天啊?”尉迟敬德显得有些不耐烦,“哎,三天就三天吧,伯陵小子,今日我尉迟敬德上门呢,也没别的事情,就是想从你这里多订一些高粱酒,十坛,先给咱来上十大坛吧。”

“十坛?”张扬一脸为难。

不等张扬继续说话,一旁的秦叔宝也抢话道:“二十坛,我要二十坛。”

“我要三十坛。”李勣也不甘示弱。

好么,这三人哪像三位老国公啊,简直就是三只狮子啊,跑到张扬这里狮子大开口来了。

“凭什么你要二十坛?李勣!你也配要三十坛?”

“呀?尉迟敬德,就兴你州官防火,不兴百姓点灯?”

“就是,我凭什么就不能要三十坛。”

为了高粱酒,三位老国公在张扬的院子里再次争执起来,话说一旁的张扬十分尴尬,因为不论辈分、年纪、官职,他都是最小的,根本插不上话呀。

三个人争的面红耳赤,半晌终于想起一旁还有张扬的存在。

“伯陵小子,你来说,我们三个到底要多少酒?你说,李勣这厮,配要三十坛吗?”

张扬苦笑道:“三位老国公,你们在这儿争,小子人微言轻,真的做不了主,这些高粱酒是陛下亲自督酿的,而且还特地找来高奉御前来监工,不如,三位老国公直接找高奉御吧?”

“高奉御?也好,他在哪?”

“三位老国公,请随我来。”

三位老国公就像三个烫手的山芋,张扬一转手就丢到了高奉御那边,引领着火气极大的三位老国公直奔高奉御居住的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