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削藩

项羽说是一个月,但那些诸侯一听到消息,快马加鞭,半个月便都赶到了咸阳。

大殿上,项羽清了清嗓子,随即开口道,

“诸位,北地和南方的动乱刚刚被我平叛,你们也都是一方诸侯,想必此时让你们来咸阳的目的,你们多少该心里有数吧?”

项羽话毕,许多诸侯内心忐忑,连忙跪下。

“大王,我们都是老实本分之人,绝对没有田荣和英布那样作乱的心思,请大王明鉴啊!”

说话的是共敖,语气真切诚恳,一副此话天地可鉴的模样。

“本王倒不是说你们会造反,只是北地的诸侯起事之时,义帝也在我境内。

按道理说,你们本该出兵勤王的,申阳,司马卬,赵歇,你们三人为何不来?!”

项羽眼神犀利,质问向三人。

发兵勤王,本是西周的传统,春秋战国以来,诸侯们压根就没再当回事,项羽这么说,只是为了找个拿他们开刀的借口。

被提到名字的几人听后脸色立马就白了,他们来的时候就担心项羽因为这事怪罪他们,没想到现在果真如此。

一旁的韩王韩成内心也有几分惶恐,他也没有出兵,然而项羽质问的人里却没有他。

相较于这几人,其他诸侯就有点幸灾乐祸了,他们都或早或晚的发兵支援了项羽,此刻都在内心庆幸自己的抉择。

“大王,不是臣不愿发兵,实在是我代国土地狭小,手中兵力不过数千,根本参与不上您的征伐啊!”

代王赵歇脸色发苦道。

一旁的申阳也连忙点头,“对对对,大王,我的封地也不过数百里,根本凑不出多少兵力,大王明鉴。”

“混账,这分明是狡辩,难道你们连出点兵做做样子都不会吗?

再者,几百里封地还嫌少,难不成你是怪罪我分封不合理?或是想如田荣那般,直接发兵来抢?”

项羽怒声道。

这一顶顶帽子扣下来,申阳吓的人都傻了,连忙磕头,“臣万万不敢呐!”

“你们不遵守身为诸侯的义务,如今收回你们的封地,剥去你们的爵位,你们都没意见吧?”

看到申阳的模样,司马昂和赵歇当即开口,“臣等不敢!”

项羽没有一怒之下,将他们杀了,如今只是剥去爵位和封地,这种结果,在他们看来已经算是幸运了。

“再来说说吴芮,共敖和臧荼你们几个吧,本王仗都快打完了,你们才加入,也该问罪。”

项羽内心冷哼,墙头草,在我这可不吃香。

“你们几个,通通削爵为候,封地减少一半,这样,你们可有意见?”

刚才还暗自庆幸的共敖几人,脸色也难看了起来,这项王,还真是明白人。

“臣等遵命。”

项羽的命令,他们不敢不从,有封地的侯爵,总好过申阳几人。

“另外,本王在此作出规定,往后你们的子嗣,凡是没有功劳,爵位都要一代一代往下削,韩王除外。”

项羽这招是向清朝学习的,按照王候伯子男的等级一级一级往下削,用不了几代,王国就彻底消散了,中间他们的子嗣再出点差错啥的,甚至还用不了几代。

诸侯们听了这话后都很震惊,削爵可以,毕竟儿孙自有儿孙福,但为什么唯独韩王例外,连项伯都没这特权?

众人看了看韩成,又看了看项羽,那表情像是在说,大王,你有点不对劲?

“咳咳,你们这是什么眼神?都别这样看着我,这事是我早就向张良丞相许诺好的。”

项羽看着他们的目光,仿佛明白了什么,立马开口解释。

要是让他们误解自己有龙阳之好啥的,那就丢脸丢大了。

韩国封地本就没多大,削不削爵,于项羽来讲都无所谓,再者,话既出口,自然要言而有信。

众人看向韩王,眼中满是羡慕嫉妒,张良这样的臣子,他们手下咋就没有。

“另外,本王再加一条,往后你们在自己的封地内,只享有征税权,而兵权和政权,则由我派人掌有。”

这招用的是明朝的政策,靖役之难后,朱棣用这招把藩王治的服服帖帖,让他们基本只能在自己封地内混吃等死。

如果田荣等人没被除掉,那项羽这么做是有几分顾忌的。

但现在余下的诸侯基本都对他构不成威胁,这削藩,可以说,他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什么王国问题,在项羽这里,压根是不存在的!

“放心,只要你们能做到以上几条,本王在此保证,你们乃至你们的几代子孙,都可以一世荣华无忧!

这样一来,本王安心,你们也安心,岂不美哉?”

看着众人难看的脸色,项羽开口说道。

诸侯们听后只得点头,项羽说的有道理,兵权这种东西,没有野心的话,收了反而能减少猜忌,至于政权,也是可有可无。

好歹税还能收在自己手中,荣华富贵,确实不愁。

“好,诸位果然都是明白人。”

项羽随即找来张良,让他去处理这些诸侯的交接事务。

做完这些,项羽心情大畅,随即摆道阿房宫。

现在他想要做天子,只差一个名号了,而这个名号,如今在熊心身上。

“义帝,咱们好久不见呐。”见了熊心,项羽满面笑容。

“原来是项王大驾,不知项王来此何事?”

见了项羽,熊心连忙出迎。

“义帝,先前各路诸侯齐至咸阳,而今天下初定,本王刚和他们商量好相关事宜……”

在项羽看来,这权利能和平过度最好,而他的暗示,也已经很明显了。

“原来如此,项王放心,您的意思,熊心明白,只是彭城之地,您看……”

项羽听后微微一笑,这小子,还挺上道,也是个讲究人,对彭城执念这么深。

“义帝放心,您一直想回归彭城,本王便封你为彭城王,待遇与其他诸侯一致,如何?”

“大王英明!”熊心连忙露出感激之色。

“大王,您看这禅让的日子,该定在什么时候?”熊心试探着问道。

“此事本王会让张良等人尽快安排,您这段时间安心留在阿房宫便是,事一成,便让您前往彭城。”

别说,项羽现在还真有点像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不过他倒没有如司马昭那般把事做绝,直接将魏帝给杀了。

禅让是最好的选择,名不正则言不顺,即便现在项羽在百姓中的声望,已经俨然如同天子。

项羽离开阿房宫后,便将范增和张良等人召集来,接下来,便该商量开国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