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等你很久啦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飞星骑士
- 3208字
- 2022-11-26 12:45:01
明军在娄山关战役中先败后胜,报告传来,万历帝先惊愤忧恼后大喜,杨应龙则与之相反,先得意张狂后惊惶惧怕,娄山关一失,明军就能长驱直入、攻进播州,兵临他的老巢海龙屯城下。虽说海龙屯号称“天险”,易守难攻,但娄山关也号称“天险”,结果却被明军只用六天就攻破了,再者,杨应龙部在娄山关战役中死伤惨重、实力大损,头号猛将杨珠和心腹干将穆照被杀,杨应龙长子杨朝栋和弟弟杨兆龙被擒,给杨应龙、杨氏集团造成了极大震撼,上下人心惶惶。
面对这个严峻的局面,杨应龙不得不怕,非常识时务的他深谙“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急忙派出多批使者前往贵阳、成都和燕京,低声下气地认错求饶,立誓保证朝廷如果赦免他的罪责,他就会尽心尽力地为大明牧守一方、保境安民,绝不会再作乱,还表示愿意破财消灾等等。
王巡抚等部分大员主张拒绝杨应龙求和,增调大军、乘胜追击,一鼓作气、直捣黄龙,一劳永逸地铲除杨应龙,但万历帝和朝廷此时的重心是在高丽,暂时没空跟杨应龙继续纠缠,发动娄山关战役也只是为了打痛、打怕杨应龙,并非为了消灭杨应龙,所以见好就收,下旨接受杨应龙的求和,决定先免去他的土司职务,暂由其长子杨朝栋接任,令其送次子杨可栋到重庆府做人质和缴纳五万两黄金作为赎罪费,至于娄山关,不归还给杨应龙,接下来都由朝廷官军驻防把守。
杨应龙打心底不想接受朝廷开出的这些条件,但他别无选择,因为他不想重蹈哱拜的覆辙,只能忍气吞声地同意。
娄山关,卢马军的兵营。
指挥营帐里,被带进来的杨玉国脸色苍白、点头哈腰地看向大马金刀地坐着的卢泰和马千乘:“卢兄弟、马兄弟,皇上已经下旨,赦免我伯父的罪责,我伯父也已经按照朝廷的吩咐,把二公子送去重庆府做人质,缴纳了五万两黄金的赎罪费,还请二位释放大公子返回播州接任土司职务,顺便也释放我父亲…”
“哈!”卢泰大笑一声,“这就完啦?我杨叔难道不对卢家和马家表示表示吗?”
杨玉国心惊胆战道:“我杨家已经缴纳了五万两黄金…”
“那是给朝廷的!”卢泰冷笑,“给卢家和马家的呢?”
杨玉国鼓起勇气争辩道:“卢兄弟,朝廷可没说我杨家还要向卢家和马家支付什么东西,你们背着朝廷向我杨家索取好处要是被朝廷知道了…”
“哎哟哟,这个时候满嘴朝廷了?”卢泰冷嘲热讽道,“搞得好像你们是朝廷的大忠臣、我们倒反是逆贼似的,先前,你们杨家造反作乱、攻杀官军时,眼里可还有一星半点的朝廷?你们先前的那股嚣张劲呢?”他勃然变色,“少他娘的拿朝廷压我们!也不看看现在的情势!我们卢家和马家是朝廷的功臣,你们杨家是朝廷眼里的逆贼!你们和我们要是闹到朝廷面前,你说,朝廷会向着谁?”
杨玉国面如土色:“那…你们想要什么好处?”
卢泰毫不客气地道:“杨应龙欠卢家和马家二十万两银子,先还上,然后再给二百万两,并割让五个县的地盘。”
杨玉国哀嚎道:“我们杨家哪有那么多钱!光是交给朝廷的赎罪费,就有五万两黄金呢…”
“少哭穷了!”卢泰冷冷地道,“朝廷不知道你们杨家的底细,卢家和马家还会不知道?你们杨家从唐朝乾符三年开始就占据播州了,至今已长达七百多年,七百多年!搜刮了七百多年的民脂民膏,积攒下了多少财富?少说也有五百万两!跟你们要二百万两已经很客气了!杨应龙不给的话,也行,朝廷虽然下令让我们放了杨朝栋和你老子,但可没说囫囵整个放了,缺胳膊少腿、变成废人阉人放了也是放了,你懂得!”
杨玉国瘫倒在地,欲哭无泪。
通过这场娄山关战役,卢家和马家狠狠地大捞了一把,从杨应龙身上榨到了二百万两银子和五个县的地盘,卢泰、马千乘、卢文秀、马斗斛经过商议,银子方面,两家留下五十万两,上交一百五十万两给夏华,毕竟夏华才是“幕后大老板”并且夏华正在参与明倭高丽战争,急需银子,夏华收了一百万两,退回了五十万两,卢马两家落得一百万两,卢家六十万两,马家四十万两;地盘方面,杨应龙割让的五个县四个归了卢家,一个归了马家,如此,又得银子又得地盘的卢马两家一起实力大增,特别是卢家,俨然已取代杨家成为西南最强的第一土司。
卢马两家得到的好处除了来自杨应龙的,还有来自朝廷的。娄山关战役打赢了,卢马两家立了头功,万历帝肯定要封赏一番的,随着他圣旨一下:
加封卢文秀为指挥使,授予正四品的明威将军头衔,赏银千两;
加封马斗斛为指挥使,授予从四品的宣武将军头衔,赏银千两;
升任卢泰为从五品的忠州知州,赏银五百两;
加封马千乘为操守、试千户,授予从五品的武略将军头衔,赏银五百两。
不得不说,万历帝对卢马两家挺小气的,什么将军头衔只是荣誉称号,相当于后世的奖状,赏的银子也很少,卢文秀和马斗斛本就是拥有私人武装力量的土司,指挥使不指挥使没啥区别,唯二算是干货的就是把卢泰官升一级、给了马千乘一个操守的军职,至于“千户”,前面还有个“试”字,这跟夏华当初当的“兵备佥事”前面有个“摄”字一样,都是代理的。
燕京,紫禁城,启祥宫。
夜幕降临,灯火通明的殿内,万历帝正废寝忘食地批阅着奏折,用“废寝忘食”这个成语形容他绝无夸张,因为自宁夏之役、高丽战争紧接着先后爆发后,他就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具体症状是这样的:神经中枢就跟嗑了药似的一直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走路时脚底就像安装了弹簧一样轻飘飘的,脑子又昏昏沉沉又清醒无比,身体就像鼓足了风的船帆一样有种饱胀感,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王安等人都惊奇不已,因为他们发现,万历帝现在不但勤政得堪比秦始皇,每天可以通宵达旦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也不知疲倦,甚至在工作到天快亮时还能去后宫连续宠幸好几个妃嫔才睡觉。
“皇上这是怎么了?”万历帝身边的人都觉得万历帝有点不对劲。
只有万历帝本人心知肚明这是怎么回事,这叫啥?这叫激情!做人也好,做皇帝也好,如果生活一成不变、枯燥无聊乏味,那就太没意思了,让人提不起劲头来,自然会萎靡不振,但如果生活充满了刺激、期待、未知的惊喜,情况就截然相反了。想想万历帝,当皇帝已经当了二十年了,前十年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小皇帝、虚君,天天战战栗栗地读书练字,终日生活在张居正、李太后、冯保的阴影下,后十年好不容易亲政掌权了,却又举步维艰、深受桎梏,整天跟朝堂上那帮文官大臣扯皮,加上认为自己命不久矣,所以只想摸鱼划水混日子甚至躺平摆烂,这样的皇帝,当的有啥意思?
然而,这一切如今都不同了,万历帝确信自己阳寿很长,又知道“世界是很大很大的”,他有了宏伟的目标,还有着充足的时间可以一步一步地实现心里的梦想,他要成为华夏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皇帝——不管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还是本朝的明太祖、明成祖,都从未走出东亚大陆这一隅之地,但他万历帝却可以做到!——这一点光是想想就让人激动兴奋呢。
“我大明要先荡平东洋,然后攻略南洋,最后跟西洋一决雌雄…”万历帝眼中精光闪闪。
丰臣秀吉发兵三十万入侵高丽,对此,万历帝的心里话是:你可算来了!等你很久啦!
“王伴伴。”万历帝心思一动,想起了夏华。
“奴婢在!”侍立在一边的王安立刻上前应道。
“夏华到高丽了吧?”
“按照时间,夏大人应该到了。”
万历帝点头:“西北、西南的局势都不出他所料,高丽的局势肯定也会像他预测的那样。”
“那是肯定的。”王安发自肺腑地道,“我大明有陛下这样的明君,又有夏大人那样的盖世奇才,还有李将军、麻将军、杨将军等一大批虎贲良将,区区东瀛倭奴,根本不足为虑!”
万历帝呵呵一笑:“这是当然,小小倭奴,何足道哉?高丽之战只是我大明的起点罢了!”
王安忍不住心头的好奇,轻声开口道:“陛下,奴婢有一事百思不得其解,可否说出来?”
“但说无妨。”万历帝心情很好。
王安纳闷道:“奴婢记得,卢泰和马千乘都是夏大人的至交好友,此二人在此次娄山关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夏大人却让陛下您刻意压制对卢马两家的封赏,不知这是何故?”
万历帝再度呵呵一笑:“夏华让朕这么做,当然是有深意的。”
王安点点头:“夏大人料事如神,他的深远心思,奴婢这样的凡夫俗子确实无法想得到。”
万历帝站起身,走到殿门口看向东方:“过不了多久,高丽战场上就要传来首战捷报了。”他对此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