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李长乐终于想清醒了,却只在过是黄粱一梦。
- 锦绣未央之李长乐重生
- 痕迹痕迹
- 5061字
- 2024-11-13 10:15:06
就这样李长乐回到候府连兄弟姐妹,祖母的面都没有见上一面,便被软禁了。
一直到两年后,这两年的时间里李长乐想了很多,想到前世今世,这上天为什么会让自己重活了一次又一次,以前自己以为是上天对自己的好,现在才想明白,原来上天是让自己看清,自己也是尘世中的一员,并没有比其他人高贵。
在这被软禁的漫长时光里,李长乐的房间显得格外冷清。窗户上的雕花早已积满了灰尘,阳光透过那破旧的窗纸,洒下微弱而昏黄的光线。她常常一个人坐在床边,望着窗外那一方小小的天空,思绪如乱麻般交织。
想起前世,自己仗着侯府嫡女的身份,骄纵跋扈,为所欲为,从不把他人放在眼里,最终落得悲惨下场。而今生,本以为能够凭借重生的机会改变一切,却又因为自己的贪婪和狠毒,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李长乐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脸颊,心中满是悔恨。她想起曾经那些被自己欺凌的下人,他们惊恐的眼神和卑微的求饶;想起那些因为自己的野心而无辜丧命的村民,他们绝望的哭喊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我错了,真的错了。”李长乐喃喃自语,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冰冷的地面上。
这两年里,她无数次在梦中惊醒,看到那些被自己伤害过的人的面孔,他们的指责和怨恨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她的灵魂。
如今,李长乐终于明白,所谓的高贵不过是自己的虚妄,生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只是,这迟到的觉悟,是否还能让她有机会去弥补曾经的过错?
李长乐站起身来,缓缓走到镜子前,望着镜中憔悴的自己,往昔的娇艳容颜已不复存在,只剩下满眼的沧桑和疲惫。
“这一切都是我的报应。”她苦笑着摇头,发丝凌乱地垂落在脸颊两侧。
此时,房门被轻轻推开,一个丫鬟端着饭菜走了进来。
“小姐,该用膳了。”丫鬟怯生生地说道。
李长乐看了一眼饭菜,毫无食欲,挥了挥手:“拿下去吧,我吃不下。”
丫鬟犹豫了一下,还是放下饭菜退了出去。
房间里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李长乐走到窗前,一阵微风吹来,带来了一丝凉意。她闭上眼睛,感受着这片刻的宁静。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李长乐心中一紧,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过了一会儿,声音渐渐平息,李长乐却再也无法平静下来。她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会如何,也不知道侯府是否还能保得住。
“也许,这就是我的结局。”她喃喃自语,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绝望。
就在这时,房门再次被推开,叱云柔走了进来。
“长乐,你什么时候才能振作起来?”叱云柔紧紧握住李长乐的手,脸色十分凝重。
一开始叱云柔是将李长乐软禁,可那件事处理干净后,才发现自己精心教养的女儿,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了,每天都是呆呆地呆在房中,像没有生气的木头。这期间叱云柔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没有办法让李长乐重新振作。
“有件事要告诉你。,因为你这两年‘生病’,你父亲已经准备培养三房那两个丫头了,你再这样消沉下去,我和你在这侯府会越来越没有地位。你再也不能这样子了,如果你想帮助别人也要自己有实力才行。如今我手中的权力是越发少了,等到你父亲再也记不起你来,你连出这府门都不行,你这又是何苦?”
母亲的这一番话,已经说过无数次了,李长乐也知道母亲只是想让自己振作起来,想了那么久李长乐也想清楚了,只有手中有权力,才能让别人听你的话,只有坐到高位才能救更多的人,如今自己这样子连院门母亲都不让自己出去,都不能出去。还不是自己手里什么权力都没有,李长乐又重新燃起争权夺利的心。
“母亲,你说的对,女儿会好好听你的话,不再消沉下去。但母亲也要答应我,不要再做伤天害人的事。”
“好,好,好,只要你振作起来,母亲什么都答应你。”叱云柔紧紧抱住李长乐。
母女俩相拥许久,叱云柔松开李长乐,仔细端详着她的脸庞,说道:“长乐,从明日起,你便要重新梳妆打扮,恢复往日的风采。”
李长乐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母亲放心,女儿知道该怎么做。”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长乐仿佛换了一个人,每日早早起身,精心装扮。她开始重新学习琴棋书画,努力提升自己的才艺。那纤细的手指在琴弦上舞动,弹奏出优美的旋律;画笔在她手中犹如灵动的精灵,绘出一幅幅精美的画作;棋盘前的她深思熟虑,每一步都走得谨慎而果断。
而叱云柔也在一旁为她出谋划策,帮她拉拢皇室子弟的心。为了能让李长乐在各种宴会上大放异彩,叱云柔不惜花费重金,为她置办华丽的衣裳和珍贵的首饰。
转眼间又过了几年,李长乐又做回了之前那个京城“第一美人”。她的一颦一笑都足以让人心醉神迷,每一次的出场都能吸引无数人的目光。
但这一世李长乐再也没有追着太孙拓跋浚,这一世表哥因为活死人的事后,发现矿产也没有吱声,因为李长乐之前就再三告知,不要私自开采矿产。
而叱云家也考虑许久,觉得现在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如今的李长乐,多了几分沉稳和内敛。她不再像从前那般盲目冲动,而是懂得了审时度势。
在一次皇家举办的狩猎活动中,李长乐骑着一匹雪白的骏马,英姿飒爽地出现在众人面前。她身着一袭红色的骑装,腰间束着金色的腰带,更显得身姿婀娜。她的目光清澈而坚定,不再只为了吸引某个男子的注意,而是展现出自己的自信与独立。
拓跋浚看到这样的李长乐,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好奇和欣赏。他从未见过如此不同以往的李长乐,仿佛脱胎换骨一般。而李长乐只是礼貌地向他微笑示意,便策马奔腾而去,留下拓跋浚在原地望着她的背影若有所思。
与此同时,三房的李常喜看到李长乐如此风光,更加讨好李长乐了,跟在她身后阿谀奉承,试图能沾点好处。而李常茹却心中暗自嫉妒不已,眼中闪着怨毒的光亮,在心中正谋划着新的阴谋。她咬着嘴唇,双手紧紧攥着衣角,暗暗发誓一定要让李长乐再次跌落谷底。
然而,李长乐已经不再惧怕她们的小动作。她深知,在这候府中只要自己不作死,就没有人能越过自己。而随着越发强大自己,最终会在这京城里的风云变幻中站稳脚跟,她争权夺利的场地早已不是这小小的候府之中。
而另一边,李长乐则在书房里与叱云柔商量着今后的打算。“母亲,如今三房的动作越来越多。”李长乐面色凝重。
叱云柔点了点头,“长乐,你放心,有母亲在,不会让她们得逞的。”
李长乐微笑着点头,“母亲自然有这个实力,但女儿还是想提醒一下母亲,三房三婶和李常喜都不用太在意,反倒是李常茹她虽然看起来温柔无比,又听话懂事,但其实她心狠手辣,只要让她抓住一丝机会,她便会疯狂地咬上来。”
叱云柔听后若有所思,端起茶水慢慢地喝了起来,“对付一个未出阁的小姑娘,你母亲我还不用你操心。”
李长乐微微皱眉,语气急切地说道:“母亲,女儿并非轻视您的手段,只是这李常茹实在善于伪装,平日里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可心底的算计比谁都深。女儿怕您一时不察,着了她的道。”
叱云柔放下茶杯,轻哼一声:“长乐,你莫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为娘在这侯府经营多年,什么风浪没见过?一个小丫头片子,还翻不出我的手掌心。”
李长乐无奈地叹了口气:“母亲,女儿只是担心您太过轻敌。李常茹心思缜密,我们不得不防啊。”
叱云柔不耐烦地摆摆手:“好了好了,此事我心中有数。你且专心应对外面的局面,莫要让三房抢了风头。”
李长乐见母亲如此固执,也不好再多说,只能应声道:“是,母亲,女儿明白。”
母女俩又商议了一番其他事宜,李长乐才忧心忡忡地离开书房。
日子平静又充实,这天李长乐收到了圣旨,赐婚与拓跋浚。在李长乐接到圣旨这一刻,心里很是复杂,前两世自己追着拓跋浚身后,一直想让他跟自己成婚,结果拓跋浚一直都没有答应反而越来越讨厌自己。这一世自己什么都没做却被圣上赐婚。这是多么可笑的事,其实李长乐想清楚以后就明白了,如今靠着父亲和外祖在朝中的势力,自己必定会嫁给皇室。
李长乐双手颤抖地接过圣旨,眼中闪过一丝迷茫。她缓缓站起身来,望着庭院中盛开的花朵,心中却没有一丝喜悦。
“这到底是福还是祸?”李长乐喃喃自语道。
身边的丫鬟们纷纷跪地恭喜,可她却仿佛没有听见。曾经梦寐以求的婚事如今就这么轻易地降临,反而让她感到无比的沉重。
李长乐转身走进房间,将圣旨随意地放在桌上,自己则坐在窗前,思绪飘远。她想起曾经为了拓跋浚所做的种种傻事,那些卑微的讨好,那些不顾一切的付出,如今看来是多么的可笑。
“或许,这婚姻并非出于真心,只是权力的交易。”李长乐苦笑着摇摇头。
夜幕降临,李长乐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月光透过窗纱洒在地上,如同她那凌乱的心绪。
“拓跋浚,这一次,又会是怎样的结局?”李长乐望着天花板,轻声叹息。
很快便到了成婚的日子,婚礼办得非常隆重。红妆十里,锣鼓喧天,整个京城都沉浸在这盛大的喜庆氛围之中。李长乐凤冠霞帔,娇艳动人,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了拓跋浚的府邸。
这一世李长乐与拓跋浚相敬如宾,拓跋浚虽对李长乐少了几分炽热的情爱,但也尽到了身为夫君的责任。李长乐收起了曾经的锋芒与任性,变得温婉柔顺,用心经营着这段婚姻。
时光荏苒,不久后,李长乐怀孕了。怀孕期间,拓跋浚对她关怀备至,府中的下人们也都小心翼翼地伺候着。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李长乐顺利产下一子。府中上下一片欢腾,拓跋浚更是喜不自禁,抱着孩子笑得合不拢嘴。
李长乐虚弱地躺在床上,看着拓跋浚和孩子,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满足。
孩子的啼哭声在房间里回荡,仿佛是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生机。李长乐轻轻地抚摸着孩子的脸庞,眼中满是温柔和慈爱。
而拓跋浚则坐在床边,紧紧握着李长乐的手,说道:“长乐,辛苦了,谢谢你为我生下这个孩子。”
一家三口温馨的画面,成为了府中最美的风景。
府中一片安宁,京城却风云变幻就快乱起来了,圣上的身体越发不好,终于到了几位皇子与及太孙争位的关键时刻。
朝堂之上,各方势力暗中较劲,大臣们也纷纷选择自己要支持的对象,明争暗斗愈发激烈。几位皇子和太孙拓跋浚都在竭力拉拢人心,扩充自己的势力。
街头巷尾,百姓们也在议论纷纷,对即将到来的权力更迭充满了担忧和猜测。
李长乐在府中也感受到了这股紧张的气氛。拓跋浚常常深夜还在书房与幕僚商议对策,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李长乐她深知,一旦让别人上位,不仅性命不保,还会让娘家和外祖家整个家族都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这一世李长乐暗中做了不为人知的很多布局,她精心谋划,巧妙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她利用自己在侯府中培养的人脉,收集情报,为拓跋浚出谋划策。每一次的决策都经过深思熟虑,每一步的行动都小心翼翼。她坚信最终走上那个位置的人会是拓跋浚,而自己也会登上皇后的宝座。
一场风波整整持续了两年,最终拓跋浚登上了皇位,但却中了致命的毒,在众太医努力医治下仅仅维持一年的生命。
在拓跋浚生命的最后时光里,李长乐日夜陪伴在他身旁,眼中满是忧虑与深情。拓跋浚握着她的手,语气虚弱却充满信任:“长乐,朕走后,照顾好我们的孩子,辅佐他治理天下。”李长乐含泪点头,心中暗暗发誓,定不负拓跋浚所托。
拓跋浚驾崩后,李长乐的儿子登上皇位,而李长乐成了幕后的太后。她以铁血手腕迅速稳定朝局,铲除了那些企图趁乱夺权的奸佞之臣。同时,她大力提拔忠臣良将,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国家逐渐从动荡中恢复,走向繁荣昌盛。
然而,权力的巅峰往往伴随着无尽的孤独和潜藏的危险。李长乐时刻瞪大双眼,警惕着周围那如影随形的明枪暗箭,连一丝一毫的懈怠都不敢有。(她紧绷着身体,眉头紧锁,神经高度紧张,仿佛稍有疏忽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在这悠悠漫长的岁月里,她从一个曾经满心追逐爱情与权力的懵懂女子,历经风雨磨砺,成长为一位坚毅如磐石、睿智似繁星的太后,以独属于自己的方式,竭尽全力守护着这片广袤的江山和家族那至高无上的荣耀。(她身姿挺拔,目光坚定,浑身散发着威严与不可侵犯的气息)
一道刺眼的强光骤然射入李长乐的眼中,她顿感身上犹如被无数极其细密的针尖同时凶狠刺入身体般的刺痛,这种钻心的刺痛从内脏的最深处汹涌传来,仿佛有不计其数的虫子在疯狂啃噬着她的器官。(她面容扭曲,痛苦地呻吟着,双手死死抓住被褥)每一次艰难的呼吸、每一次沉重的心跳,都会引发一阵尖锐到极致的抽痛,那痛感就像电流一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传遍她的全身。身体内部仿若开始燃烧,似乎五脏六腑都置身于熊熊烈火的无情煎熬之中,喉咙干渴得就如同要冒烟一般,冷汗如瀑般淋漓而下,身体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脸色苍白得如同一张毫无血色的纸,眼神中充满了深深的恐惧和无尽的绝望,痛苦的呻吟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她在床上翻滚着,试图摆脱这难以忍受的折磨)
“我李长乐生来尊贵,决不为奴。而拓跋浚却竟敢贬我为奴………”这样悲愤的声音仿佛还在她的口中萦绕,李长乐的眼角止不住地流下了一颗颗晶莹的眼泪,(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不断滚落,沾湿了她的衣襟)只因所谓的重生,到头来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一场虚幻的黄粱一梦,也许这世间的一切,不争才是真正的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