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体育馆的终极奥秘

体育馆弥漫着防滑粉的刺鼻味,王鹏的篮球孤零零躺在中场线上。我们跟着林雨眠钻进器材室暗门时,陈默的登山靴卡在了活板门缝隙里。

“你该减肥了。“胡昊拽着他的胳膊。

“放屁!老子这是肌肉!“

旧体育馆的霉味混着锈铁气息扑面而来。我们蹲在配电室角落,看林雨眠用发卡撬开生锈的锁扣。陈默突然拽住她手腕:“等等,你早就知道这些对不对?“

林雨眠的睫毛颤了颤:“上周收拾舅舅的遗物时,发现他的实验日志里提到'七个中继器需定期维护'......“她推开铁门,陈年的灰尘簌簌落下。

里面藏着台用《盗墓笔记》书页包裹的仪器,屏幕显示着倒计时:07:23:17。陈默的指尖刚碰到键盘,整座体育馆突然响起《七里香》的前奏。

“操!我的手机!“胡昊手忙脚乱按静音,“自动播放的!“

林雨眠却露出微笑:“频率共鸣。“她指向仪器屏幕,七个光点正在全校地图上连成青铜树形状,“当七个中继站激活,就能接收到...“

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淹没了她的话。我们惊恐地发现声源来自地底——王鹏突然踹开暗门冲进来,手里举着台盖革计数器:“躲开!“

地板在下一秒塌陷,我们跌进个尘封的地下空间。应急灯逐次亮起,照亮墙上密密麻麻的刻痕:

2003届到此一游

2008届发现新大陆

2015届维修中继器

一个备用配电箱里塞满缠绕的电线,中心位置焊着个青铜材质的信号放大器。

胡昊突然惊呼:“卧槽,这造型......像不像《盗墓笔记》里的六角铃铛?“

“是改进型赫兹偶极子天线。“林雨眠用万用表检测接口,“青铜导电性好又耐腐蚀,适合长期......“她突然噤声,从电线堆里抽出个防水袋。

袋里装着一张特别的陈旧合影——渐入中年的杨志明和张老头并肩站在这里,略带些少年的张扬之气,背后是闪烁着七个光点的巨大星图。照片边缘题着褪色的字::

【致所有相信奇迹的后来者:

若你们找到这里,请将2.467GHz的数据传回图书馆地下室服务器

密码是02200059(别问为什么是青铜门密码)

——2003.9.17】

我们相视而笑。原来所谓的“终极“,不过是前辈们藏在校园各处的终极物理浪漫。

林雨眠的声音轻轻响起:

“这才是‘云顶天宫’该需要具备的真正的样子。“

王鹏突然笑了,他掀开校服,腰间的擦伤处贴着创可贴,上面画着青铜树图案:

“三年前我在这里摔的,当时就觉得很酷。“

我们不由而同的相视一笑...

---

旧地下室服务器屏幕蓝光闪烁,我们看着2003年的实验数据如溪流般淌过。陈默突然指着某个文件夹:“快看!'未完成企划'!“

点开文件夹,杨志明教授生前最后一篇论文静静躺在其中。论文摘要写着:

【关于利用校园建筑布局构建天然电磁屏蔽区的可行性研究——以七个中继器构建北斗阵列为例】

胡昊的胖手在键盘上飞舞:“所以当年他们根本不是在做普通实验......“

“是在研究如何用电磁屏障保护特定区域。“林雨眠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她抱着台老式笔记本电脑,屏幕显示着实时监控画面——七个红点中有四个正稳定闪烁。

我们这才发现,所谓“观测者“不过是杨教授编写的自动程序。当七个中继器每激活一个,服务器都会发送提示邮件到林雨眠的邮箱——这就是为什么她知道我们这些天的行动情况。

“上周我收到第一封邮件。“她调出收件记录,“发件人显示是舅舅的工作邮箱,虽然他已经......“她顿了顿,“但我知道这是他生前设置的定时程序。“

暮色透过机房的气窗斜射进来,在服务器外壳上投出青铜天线的影子。陈默突然抓起书包:“还等什么?咱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去把剩下三个中继器都激活!“

我们看着彼此,忽然意识到这场荒诞的探险,早在我们出生前就有人埋下伏笔。而青春最美妙的时刻,莫过于此刻在图书馆的地下,发现自己成了传奇续集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