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朝廷的议会

画面一转。

东京宫殿之内,朝堂之上,赵佶顶着一个黑眼圈,坐在皇帝的宝座上。

一脸的犯困,只因,他昨天又在御香楼过夜了。

太监侍奉在赵佶旁边,文武百官位于左右,商议国家大事。

“官家,臣有事要上奏”

文官之中,一位老臣站了出来,正是那户部尚书。

“爱卿有事,尽管说来”。

赵佶有气无力的敷衍道。

“官家,那梁山贼寇,日益猖獗,大举贩卖私盐”

“现在的山东地界,私盐泛滥成灾,官盐卖不出去,已经极度的影响到官盐的税收”

“如果这样下去,今年的官盐税收,后果不堪设想,请官家派兵去征讨那梁山贼寇”。

户部尚书用力的说道。

“是啊,官家”

“那梁山贼寇实在可恶,不可不征,私盐泛滥,已经影响到国之稳定,必然派尔讨伐,荡平那梁山贼寇”

“还百姓一个公道,还天下一个乾坤”

“罪书难载,一定杀扫那梁山贼寇,否则我大宋天下永不安宁”!

……!

朝堂上的众臣子难得一次同仇敌忾,对梁山口诛笔伐。

他们在私底下已经商量过了,现在李烈一行人在梁山贩盐,那质量就是碾压他们的官盐。

已经大大的影响到了他们的利益,要知道,他们作为地头蛇,是直接和朝廷的卖盐机构有合作的。

再这样下去,就要亏钱了!

官盐不单单是朝廷的钱袋子,也是他们这些中央官的收入之一。

“那梁山贼寇李烈,实在可恨,不过,朕不是已经任命高廉为节度使,l训练兵马,明年讨伐他们了吗”!

“贩卖私盐的现象,在百姓之中一直都有,就他梁山那破水泊,能有多少私盐产出”

“诸位爱卿,怎么如此火急”!

在张叔夜大败之后,赵佶开始派人收集有关李烈和梁山的一切信息。

对于李烈贩卖私盐,他是一直知道的,粮食水泊那地,李烈就算是找到一盐地,又如何能够和朝廷相比,只不过是一,等死之辈。

赵佶已经准备好了,等朝廷明年腾出手来,就派兵收拾梁山,顺便把这些卖盐的钱全部纳入他赵佶的私人内库之中。

“官家,这是梁山贩卖的私盐,这是我们朝廷的私盐,你看看”?

就在赵佶不以为意的时候,户部尚书掏出了提前准备好的两袋盐。

左边一袋,首先打开的是朝廷的青盐,颗粒饱满,青白干净。

右边一袋,打开的是李烈的私盐,如同雪一般,更加的细腻,颗粒分明,如同雪一般。

这一对比,青盐瞬间就没有了优势和卖相。

更何况,私盐的价格,比青盐还要低上几倍不止。

别提,百姓可用不起青盐,他们用的一般都是粗盐,这粗盐的价格,比雪盐还要高上一些。

这一比对之下,哪怕是朝廷强制,也改变不了百姓的购买啊!

“那梁山贼寇难道所有的私盐,都是这种品质”?

赵佶眼睛瞪的老大,不敢相信,他李烈一个水寇,盐贩子,现在的质量比朝廷的还要好,这直接倒反天罡了啊!

“回官家,是的”!

户部尚书一拱手,郑重的说道。

“那这种雪盐的产量,有多少,莫非,足够令一府之百姓够用?

赵佶怀疑道。

“回官家,不止,不单是京东西两路的百姓在用,这雪盐,更是在那梁山贼寇的阴谋之中,已经大量的流入江南之地”。

户部侍郎从队列之中一步踏出,回答了赵佶

“这,诸位爱卿,有何计策,可令那梁山贼寇的私盐败北,扭转战局,令朝廷的官盐重入百姓家中”!

赵佶这一看,顿时就没有那么淡定了,盐铁一直是朝廷的重要收入来源,国之根本。

他再傻也知道,一旦私盐继续在天下之间流通,那么大宋的经济就会出问题。

别的不说,税收就会大打折扣,这肯定不行,顿时把目光看向高俅。

“要是这种蹴鞠,或者攻击哪个和官家不对付的政敌,他肯定行,像这种贩卖私盐,质量问题,他有个屁的办法”!

高俅把头一低,准备装作没看到,以此躲开。

“高爱卿,你作为太尉,对此有何良策啊”!

赵佶一看,高俅这是想偷懒,这怎么行。

“回官家,臣以为,第一,应该令各地知府出告示,安告百姓不得买私盐,抓到就罚,重罚其钱”

“第二,对于那些买卖私盐的盐贩子,则是抓到就杀头,以此来维护朝廷的官威”

“第三,应该派兵维护朝廷的官盐,加大对私盐贩子的抓捕,剿灭这些贩子,自然就能够令官盐重回百姓家中,使幽转明”!

这么一听,高球也是讲的有条有理,给出了解决的方法。

实际上,他只是把朝廷的政策给复说了一遍,这三条,本来就是有在实行。

一点意义都没有!

可谓是把政客的万金油给重新刷了一遍。

“高爱卿言之有理,可以作为参考之用”

赵佶点了点头,不管怎么说,高俅也是他提拔起来的人,对他忠心耿耿,脑子也灵活。

虽然解决不了问题,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其他爱卿,有没有良策啊”!

他赵佶可是一个比较民主的人,其他人的意见,他都要听听。

只因为,他实在不太懂这些,下不了决心,根据他所学的帝王之术,君王不需要懂太多,只要会驾驭人才就行了。

如何驾驭人才,令众人心服口服,那就是学会伪装,和希泥。

哪怕他已经准备用高俅的经验,他也需要多问问别人。

这样才能显得自己宽怀,有强大的用人能力。

“官家,这对付一般的贼寇,按太尉之言,必然能行,对付梁山,不太行”

“这梁山之所以肆无忌惮的为祸一方,靠的就是那贼人的刀兵”

“如果不剿灭他们的刀兵,官盐是无法得到好转的,虽然已经有高廉节度使在厉兵秣马,攻打梁山,今年,我们也不能放弃,不能把希望寄托在高廉节度使身上,朝廷良将众多,可派一良将,去剿灭梁山贼寇的私盐贩子,以维护朝廷的威严,同时,也是剪断那梁山的钱粮,断其翅膀”。

一位五品文官站了出来,要是平时,高俅说了什么,皇帝没有反对,不涉及文官集团的利益,那他们也不愿意得罪高俅。

现在涉及到他们的利益,哪怕是皇帝开口,他们也得反对,我大宋,可是士大夫和皇帝共天下。

皇帝那点小九九,又怎么能够瞒住他们的眼睛,现在放任那李烈大举贩卖私盐,不就是为了明年更好的摘桃子吗,这桃子的养分,可是从他们这些文官集团的身上吸的,这,怎么能行。

“是啊”

“当择一良将来打击私盐,不然朝廷的威严何在,官家的威严何在”

“然也,当是如此”

…………!

众文官开始对李烈发泄着极大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