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倩女幽魂上映,剧组组建!

“这倩女幽魂,改编得不咋滴啊,尤其是这类似三角恋的剧情,着实有点蛋疼。”

电影院最后排,董军、李磊一左一右坐在高见两侧,三人挤在一起小声嘀咕着。

在他们不远处,两个小情侣也靠在一起嘀咕着,还时不时以异样的目光看向他们。

在李磊申请刘得华的新导演资金相助,等待回复后,高见就兑现诺言,观看刘亦霏的倩女幽魂,也是她在重新出道后的第二部电影。

但……

故事倒是新颖,增加了小倩和燕赤霞的“初恋”。

女性观众喜欢看恋爱,尤其是这种两男爱一女的纠结恋爱。

男观众喜欢看刘亦霏,不管她演的啥都爱看。

但对于剧情党来说,就有点蛋疼了。

“虽然现在是流量天下,但电影要走得远,必须要有很硬的剧情,逻辑经得起推敲,观众不会推敲,但会感受。”

高见刚说完,董军就接口道:“所以,你才愿意花市场价十倍,请大量作者、编剧来写剧本。”

“那你对改编电影,有什么看法?”

高见道:“这玩意儿就是一把双刃剑,借用经典电影IP,确实一下就有不少观众市场,但也太考验编剧的能力了。”

“改编得不多,没新意,和抄袭前辈没区别;改编多追求新颖,又容易挨喷,因为人家原著能成为经典,本就是那些剧情非常好,很难超越,胡编乱造类似画虎不像反类犬。”

李磊小声坏笑道:“那你预估一下,刘天仙这部电影,未来总票房大概有多少,能破亿吗?”

“按你的那个预测公式,恐怕很难啊,今天才七百万。”

董军好奇道:“什么公式?”

高见笑了笑,道:“随便说的,误差比较大。”

“我发现,在电影宣传给力、但又不存在虚假宣传、内容过硬,但又不是阿凡达这种现象级电影,总票房大概是次日票房的十倍。”

董军疑惑道:“为什么是次日?大家不是更看重首映吗?”

高见点头道:“对啊,就是因为更看重首映票房,所以很多电影方会自掏腰包买票房,甚至恶劣地偷别的电影票房,导致首映票房并不能真实代表电影质量。”

“但有了第一天观众的试水和口碑宣传,第二日,或者第三日票房,才更真实。”

董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并拿出手机开始验证。

高见看了李磊一眼,道:“至于你说今天票房才七百万,是因为天天翘课的你,都忘了今天是周二了吧?”

“要是周末,肯定能破千万,这电影总票房也肯定能破亿。”

嘴里说着,高见低头就给刘亦霏发送同样的话,提前预祝她票房破亿。

国产片票房破亿,还是值得骄傲的,一共也才二十几部。

走出电影院,高见就吩咐李磊道:“帮我联系擅长动态运镜和真实感布光的摄影师,至少三个!”

现在剧本、导演、主演、初期投资几大要素都集齐后,自然就要继续落实后续了。

在高见看来,摄影师的重要性,仅次于导演。

导演基本都是全能,各个专业都要懂,就看懂多少了。

高见昨天傍晚使用情景再现卡,进行了24小时的“强行充电”,结合他本就不错的才能和知识,将如何更好拍出北非行动,逆推到了很高的程度。

而在电影拍摄中,他会将很大一部分精力,花在摄影师上面。

或者说,他要当总摄影师,执导专业摄影师。

除了他清楚地知道电影画面要如何呈现外,还因为要在这方面节约成本。

因为,3D电影拍摄的IMAX专用的胶片,实在是太贵了,是传统的35毫米胶片的10倍!

而且,3D电影用的是两个摄影机同时拍摄,利用错位视觉体现立体感,所以需要带专门的眼镜观看电影。

这让3D电影拍摄的画面,是2D的两倍以上,将拍摄成本再次翻倍。

而且,电影拍摄和成片播放是两个概念,中间还有很关键的剪辑。

以前国内影片的演员演技很高,观众追求也更低,最高拍摄、剪辑率能达到惊人的3:1,也就是90分钟的电影,只用拍摄270分钟的胶卷就可以了,减掉三分之二,节约到了极致。

而好莱坞一些大片,为了追求精益求精,剪辑率达到了20:1!

1分钟的成片,需要拍摄20分钟,减掉19分钟,浪费大量的胶卷和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成本。

相反,想节约成本,可以提高拍摄成功率,争取拍一两次就过。

最主要的是,按高见脑海中的预演画面,只拍最后的成片,掠过那些会被剪掉的无用画面,降低剪辑浪费。

节约胶卷也就罢了,还能节约大量时间,同时也就节约了其余人力、物力成本。

“七个亿,只是他们按他们的拍摄方法预测,由我自己执导,应该能节约不少!”

想到这里,高见也略微松了一口气,能节约一个亿,也能减轻很大压力。

三人吃了点宵夜,边吃边聊,自然也聊到了成本节约方面。

董军也提出了意见:“军事器材方面,我感觉我们陷入了一个误区,在国内使用确实很麻烦,也可能会很贵,但要是在国外呢?”

“我们本来就要去北非拍摄,而他们现在恰好就很乱,要弄到一些军事装备拍摄,或许并没那么难,也没那么贵!”

李磊闻言,嘴角也露出一丝笑意:“尤其是,把钱花在刀刃上时。”

高见举起啤酒:“反正你俩有公司股份,盈利了你们也能分红,大家齐心协力干!”

“干!”

……

高见在帝都呆了三天,4月23日才离开。

在这三天中,他接连等到前来的彭余彦、黄小明、范冰、蒋文丽。

另外四个人,高见留了两个名额给董军,让他挑选两个退役战友,用昔日真正的军人参演。

还有两个名额,高见给了李教授,让他做个顺水人情,送给学院的天赋学生。

当然,这一切前提都是得听话。

还有两个好消息,一个是黄小明也有样学样,带资进组,投入了五百万,片酬三百万,也翻倍要了一千六百万的投资额分红。

这种翻倍的大额投资,让高见是又爱又恨,也不知道算不算好消息。

至于另一个,则是真正的好消息,那就是彭余彦的经济公司,听到高见招擅长动态运镜和真实感布光的摄影师,推荐了一个他们岛内的黄姓摄影师。

高见与他交流了一下,也看了下他昔日影视作品,发现确实不错,留在了剧组。

至于其他的灯光师、录音师、场景布置等等人员,也在越来越多人的锦上添花中快速集结,剧组基本组建完成!

4月25日,高见在并不算大的公司内部,举办了简单的剧组成立晚会,陈加上、郭番、刘亦霏也前来捧场。

接下来,剧组有专业的人负责各自的装备购买、租赁,高见则焦急等待另一件大事。

终于,在28日,他等到了消息。

“23号海军节,东南军区的几个领导看了你的剧本和申请,很看好我们,愿意提供拍摄帮助,但有一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