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半入,我手
- 星落五丈原,家翁魏延
- 闪电灭世
- 2274字
- 2025-04-06 16:44:16
“转向!”
“转向!”
眼见那如巨龙般汹涌的洪水沿着山谷呼啸而下。
一些经验丰富的将官意识到危险,声嘶力竭地发出指令。
试图让战船调整方向,以正面来抵挡洪水的冲击,而非侧面被洪水无情冲刷,导致船毁人亡。
然而,此刻湍急的水流如同一只无形的巨手,肆意摆弄着这些战船。
船身沉重,在水流的冲击下摇摆不定,船员们即便使出浑身解数,转动船舵的动作依旧显得笨拙而迟缓。
“轰!”
那声巨响仿佛天地崩塌。
水龙奔腾而过,所到之处,一切水面之物皆被无情吞噬。
巨大的艨艟战船在这汹涌的浪潮面前,宛如脆弱的玩具,瞬间被高高掀起,又狠狠砸下,随即被可怕的浪潮裹挟着,继续向着下游汹涌而去。
战船的木板在撞击中破碎,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士卒们的惨叫、呼喊声交织在一起,却瞬间被淹没在滔滔洪水中。
根本连听,似乎都听不到。
不知是否这磅礴的水流触动了天地间神秘的力量,就在此时,天空陡然变色。
一道水桶粗细的闪电如利刃般划过昏暗的苍穹,那瞬间绽放的光芒,将整个江面照得惨白。
紧接着,“轰隆隆”的雷声滚滚而来,在山谷间不断回荡,仿佛是天地奏响的挽歌。
山谷之中,到处都充斥着隆隆的回响,让人胆战心惊。
下一刻,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落下,打在江面上,溅起层层水花。
眨眼间,雨势愈发凶猛,转瞬间便成了倾盆大雨。
天地间一片朦胧,雨水与洪水交织在一起,水流如注,仿佛要将整个世界淹没。
“哈哈哈哈哈!”
看到这一幕,孟干等人心中的畅快难以抑制,不禁放声大笑。
他们望着眼前壮观而又残酷的场景,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这洪水,不仅是天灾,更是他们克敌制胜的利器,让曹魏水军遭受重创。
句扶则满脸震惊,看向神色笃定的魏正,嘴巴微张,竟说不出话来。
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后汉光武皇帝借助流星天灾覆灭新朝国运的传说,如今眼前这位南乡县侯魏正,指挥若定,挖开堤坝引出洪水,恰似呼风唤雨一般,难道是要续写大汉的昌盛辉煌吗?
这份震撼,让句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敬畏之情。
管平、文象、郭修等降将,同样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呆若木鸡。
就在方才,天空还晴朗无云,可魏正一声令下,众人挖开堤坝,水龙便汹涌而下。
凭目测,曹魏水军至少已有一多半覆灭在这场洪灾之中。
然而,老天似乎还嫌惩罚不够,紧接着又降下一场暴雨。
他们仿佛看到了文休那狼狈不堪的凄惨模样。
“君侯,当初文休等人攻到此处,为何不掘开河堤?”
邓星满脸疑惑,浑身都被雨水淋得湿透,头发湿漉漉地贴在脸上。
他刚才因太过激动,脚下一滑,差点滚下山坡,幸亏郭修就在旁边,这位身材魁梧的甘陕汉子眼疾手快,一把稳稳拉住了邓星的前襟,才让他免于摔倒。
此刻,邓星心有余悸,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了,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向魏正抛出心中的疑问。
闻言,魏正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条件反射的摆出一副早有所料的表情,不紧不慢地说道:“等抓到文休,再问他吧!”
实际上,并非魏正有意卖关子,对于邓星的这个问题,他自己也确实搞不清楚其中缘由。
可能就是懒吧......
回想起看文休成功逃走时,自己果断折返向上游,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碰运气。
他心里想着,就算河底被挖开了,自己也能找到合适的理由解释行动。
毕竟自己没有船只,要追击文休就必须得找人要船,而城固县恰好就在上游,去那里寻找船只支援,顺理成章。
在魏正心中,只要脸上始终保持笃定的神情,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能说得通。
事情进展平稳,那便是自己做事沉稳得当;若能取得巨大收益,自然就是自己的神来之笔。
至于这突如其来的暴雨,魏正也是始料未及的。
不过,凭借着丰富的阅历和应对各种情况的经验,对于这种极端天气,他也并非毫无准备,自有应对的手段。
“接下来有可能引发山洪,大雨磅礴……大家务必提高警惕,做好防范措施。
传令下去,让各营士卒迅速寻找地势较高、相对安全的地方安营扎寨,避免被洪水和山洪冲击。
同时,安排专人密切观察水位和山体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刻发出警报。”
暴雨如注,仿若天河决堤,从白昼到黑夜,一刻不停地肆虐着这片大地,直至后半夜,方才渐渐停歇。
第二日清晨,阳光艰难地穿透云层,洒向人间。
洪水虽已退去,可山脚下却宛如经历了一场残酷的洗礼,一片满目疮痍的景象。
地上铺满了厚厚的黄沙,其间夹杂着被连根拔起的树木,横七竖八地散落着,还有大小不一的碎石,凌乱地散布各处,诉说着昨夜洪水的凶猛。
时不时,从远处的山谷间传来沉闷的坍塌声,那是山体在暴雨和洪水的双重冲击下,不堪重负,仍在不断地崩塌。
魏正望着眼前的惨状,心中虽急切地想要立即追击逃窜的敌军,将胜利的果实牢牢攥在手中,但理智最终战胜了冲动。
此时贸然追击,道路险阻,充满未知的危险,极有可能陷入困境。
思索再三,他还是决定稳扎稳打,以确保万无一失。
“传令各营,生火烤干湿透的衣物,让士卒们好好休整一番。”
魏正沉稳地发出指令。
闻言,众人无不喜悦,各营迅速行动起来。
一时间,山间升起袅袅炊烟,士卒们围坐在篝火旁,将一件件湿透的衣物摊开,烘烤着。
水汽在火焰的炙烤下升腾而起,带着丝丝暖意,驱散了士卒们身上的寒意和疲惫。
到了下午时分,阳光愈发耀眼,洒在波光粼粼的汉水上。
远远望去,汉水上游驶来一批船只,在水面上破浪前行。
船只的桅杆上,一面面旗帜迎风飘扬,旗帜之上,一个大大的“王”字格外显眼。
而船只上人,也早就看到了山头上的旗帜和火光。
“哈哈,南乡侯无恙矣!”
不多时,船只缓缓靠岸,只见一位年轻将领身姿矫健,率先跃上岸来。
此人正是王平之子王训,他身着铠甲,大步的向上攀爬。
“南乡侯,家翁听闻此处战事,特命末将率船队前来支援!”
看到此人,魏正也是大喜,他带着众将迎上去,畅快的笑道:“王将军此来,上庸三郡,已半入我等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