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工作(一)
什么是工作?将自己的主要时间精力投入其中,获得最基础核心的生计及其附带安全感,以一个平台介入一个赛道,以一个群体接入一个社会,以一种时间消费方式换取更多新鲜感可能性,以一种时间成本累积成长收益的预期优越感,以一种欲望达成现在时避免无聊的侵扰,寄托着经济人独立性自主性和社会人交互性存在性的追求。
如此大比重的加持,工作成为了每个人的一个依靠、一个内核和一块吸铁石——随着时间的投入和累积,附带欲望不断扩大和时间更多的投入,欲望不断扩大的其中不乏很多依据专业价值或社会价值的单方面正当理由,以及隐性自负,却更多的时候是意志与资源关于时间空间多方面的冲突,带不来是否正义的直接判断,糊涂账让人不安心也是一种现实,更不影响欲望滚雪球日益膨胀。
这些可能就是关于工作的一些描述,更准确地说是属于我们更多人熟悉的“职场工作”的定义。我们是否一定需要一份职场工作?稳定的现金流似乎代表着人们对于永恒的追求的表达,而有可能水涨船高的待遇提升和职位晋升则是自我升值与欲望升级的兴奋外显,这其中概率从统计学意义上看是符合预期的,伴随的更大的可能性也是值得一搏,但是从期间长短和个体差异看,没有工作或者收入下降尽管是小概率或阶段性的结果,一旦发生却也是结结实实的个体的“最后一根稻草”,两种情形结合起来是完整预期。有工作,势必正如上述所言,而没了工作,被动或者主动(大概率被动偏多),现金流及其附属安全感,同时以前属于成本的时间精力就都大把空出来了,因此带来了大把的另一个极端——无聊。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处于如此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如果说真有一个东西可以替代职场工作,那就必须要满足现金流确保生计和安全感,以及剩下的时间精力还得找个出口。
现金流的问题取决于我们的标准,而半开玩笑半严肃的回答一般是越多越好、更多更好,我们不仅要考虑当下的需要,还要考虑应急的需要如生老病死,当然也得考虑下一代花销甚至买房子的问题,这样怎么攒钱都不为过多少钱都是不够的;想想我们的父辈现在是如何生活的,看看我们的周遭普罗大众(不限于职场同事)花销在哪里,结合前述两种概率的个体不确定性和中长期收入花销的概率相抵消,如果从时间上我们考虑当下及应急需要、从空间上我们考虑安全感,至少可以自己给自己一个短期内确定的数值,以这个数值作为我们现的标准如何呢?
而时间自由意味着看似更多的选择、实则更少的选择,这里其实跟绝对数量无关,其根源在于我们的时间分配的效益错觉:我们已经习惯于把绝大多数的非睡眠时间投入到职场工作中去,公司办公室里的忙忙碌碌形成了我们的一种错觉:我今天真不无聊,却偶尔回过头来幡然醒悟又觉得时间蹉跎。现代职场以PPT、方案、沟通、会议、活动等载体或形式打包的背后逻辑,是高度的社会分工和更加细微的专业分工,这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其本质是效率优先于价值。我们很多人无法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最终长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谁是中间客户最终用户,更加不知道有没有真的实际帮助到使用者产生现实价值。我们都应该确保我们的时间被投入到关联真实生活的效益中去,具有相对完整的现实或人生意义,无论是对于职场工作抑或是其他替代物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