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种国际电影节,每逢评奖周期,周边都是记者、毯星,电影节官方(或知名媒体)也会给重磅电影的主创安排一些欢迎仪式,拍摄剧组抵达柏林的画面,而后请他们到波茨坦广场的柏林电影宫接受更加正式的专访、群访。
但这些肯定都跟《石头的夏天》无关了。
不知名的新人导演、编剧,也不是什么大公司出品、发行,唯一有点知名度的男主角江文还没来,顾晨等人出了机场后便直奔酒店了。
对此,他也乐得自在,一路上折腾了几十个小时,采访什么采访?先睡一觉再说!
在酒店休息美美睡了一觉后,顾晨跟老田一起,开始“拜访”柏林电影节这边的“地头蛇”。
主要是评委会成员、电影发行商、导演、制片人等,也不一定就是登门拜访,可能就是在周边清吧碰到,一起喝一杯,或者在电影节一些策展上遇到,一起聊聊天。
对老田来说,真正的重头戏,是带顾晨认识两位华人评委:陈冲和许鞍华。
前者主演的《末代皇帝》,在1988年的奥斯卡上横扫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在内的9项大奖。
虽然好莱坞当时对华裔抱有偏见,连一个演员奖项相关的提名都没给她和尊龙,但不管怎么说,好莱坞是被她闯进去了,前两年主演的《红玫瑰白玫瑰》还得了金马影后,算是当下在全球范围内最知名的华人女演员之一,可以与其相提并论的,也就柏林影后张曼玉(《阮玲玉》)、威尼斯影后巩梨(《秋菊打官司》)等寥寥数人。
后者是华人第一女导演,得的奖项以金像奖和金马奖居多,但去年其执导的《女人,四十》也在柏林得过一个奖,所以今年被请来当了评委。
人生地不熟,又没有什么娱乐方式,老田既然想让自己认识,顾晨也就去了,毕竟她们是评委,混个面熟、搞搞关系总不会错。
但要说她们对大奖有什么话语权,恐怕她们自己都不会信。
顾晨虽然面相年轻,但有入围柏林主竞赛的经历,跟她们也都是平辈论交,互相称名字。
老田前两年因为《大太监李莲英》来过柏林,还算熟悉,推荐了一家离电影宫步行十分钟的Westberlin咖啡厅,一行四人坐着畅谈,聊着聊着就到了“猜猜看”环节:今年谁最有希望得奖。
“我看是李鞍导演,他《推手》《喜宴》《饮食男女》我都蛮喜欢的,这次《理智与情感》我估计也不会差。”
“顾生《石头的夏天》不也入围了吗,你不看好这部?”许鞍华笑着拿他打趣。
“新人嘛,入围就行了,得奖什么的,看命咯,当然,也看两位评委是否满意哈哈哈。”
“你这片要好我肯定投啊,”陈冲将话题拉回到李鞍,“你这么看好他吗?英语片和华语片可不一样,有这么大的文化隔阂在,万一他水土不服呢?”
“我不觉得他会水土不服。”
“怎么说?”
“在现实的世界里,李鞍一直是外人,何处是家恐怕他自己都难以归属,”顾晨开始掰着指头给三人数着,“在宝岛,他是祖籍内地的外省人,到美国去,他是外国人,回我们大陆,他又是台胞,其中有身不由己,也有自我的选择。”
“这里面有宝岛情,有中国结,也有美国梦,但都没有落实。久而久之,或许会产生‘天涯住稳归心懒’之感,反而在电影的想象世界里面,他可以暂时找寻出一片安身之地。”
“从《喜宴》里就能看出来,他对东西方文化融会贯通,这次《理智与情感》,虽然是西方名著,但他肯定也会拍出属于李鞍的味道来。”
三人听着顾晨边说边比划,老田还好,被这小子忽悠惯了,不然也不能给他当监制和摄影不是?
但陈冲和许鞍华则多少有些意外,没想到他对一位素未谋面的导演如此推崇,且对他的经历如数家珍。
四人桌靠后,走过吧台的拐角,李鞍正和妻子林慧佳坐着喝咖啡。
在英语、德语为主的环境里,遇到一桌人都在用华语交流,还是很吸引人注意的,所以两人将顾晨刚才的话听了个差不离。
“没想到在这能碰到你的‘电影知己’?要不要去打个招呼?”
虽然对顾晨的评价很喜欢,但他这人比较社恐,不喜欢进行社交,顾晨又给他一顿夸,现在过去显得他们夫妻在听墙角似的。
他给出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算了吧,我跟他们都不太熟,还是等在电影节碰到再说吧。”
两人比顾晨他们来得早,按理是要先走,但门口靠窗的位置被四人坐着,如果过去保不齐就会被发现,在李鞍一再坚持下,林慧佳也由着老公去了。
李鞍虽然只在《喜宴》里客串了一下,但作为导演,他的相片经常见报,所以“情报”工作就由妻子做了,她不时侧头过去看一眼,看顾晨他们走了没有,他们晚上还约了索尼经典的人一起聚餐,怕最后一个到不太好。
顾晨背对着窗户而坐,视角余光里能看到一个华人女性经常性往这边张望,初始还不觉,只以为她是在等什么人,但两次过后,便感觉她是在看自己这桌。
「这是他们仨里谁的熟人吗?」顾晨暗暗思索着,但又感觉不太像,而且这女人很面善,「似乎自己见过来着?」
这个念头一出,便不受控制溢出开来,「我在哪见过她?」
顾晨怀着疑问,在跟几人聊天的过程中,将注意力主要放到了那边,又一次捕捉到林慧佳视线时,他恍然大悟,「这不是李鞍导演的妻子吗?」
他这一愣神,一恍然大悟,均被林慧佳看在眼里,等到顾晨给她一个微笑,点点头,她什么都明白了。
“怎么了?是已经走了吗?”
“没,我好像被他认出来了。”
“怎么会?”
“他对你的电影那么熟,见过我们的合照也不意外?”
“会不会你感觉错了?”
妻子微笑不言。
这下,“看不懂,但大受震撼”的李鞍更尴尬了,比刚才直接过去打招呼还要尴尬。
比起后来在金马奖上遇到傻逼发言,身为组委会主席的他捧场不是、拆台亦不是,请巩莉上来颁奖,对方却不为所动,也差不了多少。
那时候,还有涂们在台上说两岸一家亲,帮他缓解缓解,但这会儿只有妻子的边笑边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