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10.回营。
- 大唐从高仙芝战败到平定安史之乱
- 放下那支笔
- 2303字
- 2025-02-14 23:55:10
唐军的军营大门大开,看到士兵不断回营的杜环却是不敢有半点懈怠。
考虑到攻打怛罗斯城,高仙芝携带的是攻城用的大型“八牛弩”,需二十人乃至一百人操控。
而不是小型三到七人就可使用的多弓床弩。
随着士兵的回营,操控使用床弩的人数暴增。
不过床弩也就十架。
现在无需杜环下令,那些逃回的士兵便自觉抬着长枪粗壮的“三棱刃铁镞”搬上土堆上的床弩。
目前杜环仅是在做眺望战场的同时不时下令让士兵调整床弩的方向,瞄准大食骑兵。
这种床弩的准星是很差的,主要用处是将粗大的弩箭射向敌方城墙,使弩箭的前端深深插入墙内,只留半截粗大的箭杆和尾羽露在墙外,攻城的士兵在己方的掩护下可攀着这些射插在墙上的巨大箭杆登上城墙,攻陷城池。
于是,这种巨大的弩箭又成了攻城者攀登的踏櫃,因此这些箭又称之为“踏撅箭“。
……
李宁探手取箭,却是抓空了,望了一眼那些大食步兵与自个相隔五六十步,索性回过身,策马跟随着大部队往后撤。
他觉得自己分明紧握着缰绳,手掌却因麻感觉自己不曾握着缰绳,想要用力紧握却感受不到手掌存在般的错觉。
他知自己的体力到了极限了,要他再去跟大食骑兵作战做不到了。
大食骑兵像是发了疯般的冲击着左右两翼。
然而临时组建起来的骑兵却用生命在做抵挡。
旷野上作战的大唐骑兵与拔汗那胡骑涌向了其它方位的军营门口,进入军营,戍守营门的士兵纷纷升起吊桥,以宽深的壕沟阻拦大食骑兵。
这些位置没有架床弩,故大食骑兵只受到了普通箭矢的攻击。
反观正营门前方,李宁退至七百米处时,外边已经没有唐骑了。
收兵的鼓声于军营中响起,操控床弩的士兵举起一柄大锤,以全身的力气锤击床弩的扳机,长枪似的三棱刃铁镞激射。
无论是射中大食骑兵的马匹亦或是人,皆贯穿了其身体,钉在泥土里。
李宁胯下的过了最外面的壕沟,营门处负责拉起吊桥的士兵快速手摇绞盘,将吊桥拉起。
营门前的陈志不停喊叫:“什长,快一点,大食骑兵追过来了。”
吊桥尚未完全拉起之时,四五名大食骑兵跃上了吊桥,穷追不舍。
李宁勒马,扭转方向,一枪刺穿。
临急刺出的长枪没伤及对方要害,只是穿过了对方锁骨。
李宁也无力再抽出长枪。
肩膀吃痛的大食骑兵重心不稳跌落马,被转过身的唐兵接连刺穿长枪或马槊,了结了性命。
另外四五名大食骑兵迎来同样的结果。
坐于最后的李宁接连过了剩下的两道吊桥,入了营门,李宁整个人再也支撑不住,丧失最后一丝力气,从马背上坠落。
然他并没有砸到地面上,而是被几双手接住!
“什长威武。”陈志、徐铭并没有将李宁抛起。
身边那些活下来的唐兵“呼…呼…”嗷叫着。
陈志扶稳李宁,令其站着。
“放、快放。”隐约间他还听闻杜环督促以及铁锤砸落的声音。
渐渐的,外边的大食骑兵像是收到了指令,逐步往后退。
这时,段秀实走到了李宁跟前,看到李宁的胳膊搭在陈志、徐铭二人的肩膀上,整个人算是挂着。
本想拍拍李宁肩膀,以示亲近的他转而抱拳:“李什长身姿矫健,救我军于危难之中,此功我定要上禀节度使。”
我只是想活下去。李宁先在心中回应,刚站稳想做出抱拳回礼的举动,被段秀实伸手拦下:“你好生歇息。”
“谢过将军,将军莫怪属下无礼便是。”
“哎,说的什么话,若无你,别说繁文缛节,我等恐怕早已成为大食的刀下亡魂。”段秀实不吝赞赏。
李宁还想说些什么,一名骑马的士兵来到他们身旁,跳下马对段秀实抱拳道:“段别将,外边的大食军暂未有攻营迹象,节度使已前往大帐,传你前去商议军事,也将那名唤作李宁的什长一同带上。”
段秀实看了几眼李宁的模样,这副样子哪能前去中军大帐,最应该做的是休息。
“我知道,稍后便过去。”他随意摆了摆手,传唤的士兵便上马往军营中心走。
他没有擅自做决定,他知道这对李宁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露脸机会,他尊重李宁自己的意见,看着李宁询问道:“你可要过去。”
李宁打趣道:“将军,属下站都站不稳,去了岂不是丢人!还劳将军对节度使言明缘由。”
见状,段秀实含笑回应:“此乃分内之事,你们带李什长下去好生歇息。”
后半句是对陈志、徐铭等跟着李宁的陌刀兵说的。
“喏…”陈志等人应承后掺扶着李宁往一旁的营帐中。
直至李宁背影消失在营帐门帘,段秀实这才抚须翻身上马,前往军营中军大帐。
其实二人都知道李宁去不去都无所谓,功绩少不了。
段秀实更多的是不想在这件事替李宁决定,万一不符合李宁心中所想,李宁大概率不会违背他的决定,他可不想与李宁生了嫌隙。
进了营帐的李宁躺到了铺着一张薄被的木板床上。
徐铭打来了一盘水,李宁便拿起泛黄的毛巾,擦拭脸上的血污,露出一张英武的脸庞。
即便内衬早已被汗水与血污浸湿,他亦没有第一时间脱掉盔甲。
过了好一阵后才卸甲,清理身上的的污渍,陈志帮他包扎了臂弯、大腿等无甲胄保护,不深的六处伤口后才换上一身干爽的内衬。
“这个移地健,竟敢背叛大唐。”坐在营帐中央,拿着汤勺捣弄着锅中羊肉的陈志啐了一口。
锅里的水已经沸腾,肉香弥漫,他盛了一碗羊肉汤,端给了李宁。
并拿了一块寒瓜给李宁。
寒瓜即西瓜,这个时候尚未在大唐普及,要到九世纪,五代时期才大面积引见中原,现在只回纥、西域等地才有。
葛逻禄分两支,乌德鞬山的一支葛逻禄部归于回纥。
另一支在阿尔泰山及北庭一带的葛逻禄,自立叶护,归属于大唐。
军营外背叛大唐的便是这支归顺了大唐的。
而怛罗斯种植业、草场畜牧业比较发达。
矿产资源矿有磷、钨、铜、煤、石膏、硝石、食盐等,最丰富的是有色金属、重晶石、煤炭。
锅里的羊则是唐军出征,掠夺得来的。
这是远征他国军队补充物姿的主要手段,无道义可讲,战争就这样。
而“移地健”则是军营外这支葛逻禄所部胡骑的统帅,也是第二任葛逻禄可汗,葛勒可汗“药罗葛磨延啜”的第二个儿子。
恢复了歇息力气的李宁接过羊肉汤,陈志便给营帐中其他人盛汤。
李宁想了想与移地健有关的事件道:“移地健不是个简单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