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时光,总是充满了无尽的欢笑与成长的足迹。对于我们 90后的这一代人来说,中班的经历更是一段珍贵而独特的回忆。那时候,物资和金钱相对匮乏,经济条件远不如现在优越,但是,这并没有阻挡我们在学习和成长道路上奋勇前进的步伐。
中班——是在小班基础上的一次重要升级。当我们从小班升入中班时,明显感觉到老师对我们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唱唱跳跳、玩玩闹闹,而是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其中,认识更多的颜色和图形,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记得:那时候,教室里的教具远没有如今这般丰富多样。颜色卡片可能只是几张简单的手绘纸片,图形模具也就是幼儿园老师用废旧材料(比如:纸板、木板等等)自制的。但是,就是这些看似简陋的工具,开启了我们对色彩和形状的认知之旅。幼儿园老师会拿着那些颜色卡片,一遍又一遍地教我们认读:“红色,像太阳一样热烈;黄色,像成熟的梨子般明亮;蓝色,像广阔的天空那样深邃……”我们跟着老师大声地重复,努力记住每一种颜色的名字和特点。
对于图形的认识,更是充满了趣味和挑战。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老师会通过身边的事物来帮助我们理解。比如,指着教室的窗户说:“看,这窗户的框架就是长方形。”然后又拿起小朋友的圆形饼干:“这是圆形哦,和天上白天的太阳和晚上的月亮有点像。”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记住这些图形,老师还会组织大家玩一些小游戏,比如“图形猜猜猜”,一个小朋友描述图形的特征,其他小朋友来猜出是什么图形。
在学习颜色和图形的过程中,分类是一项需要我们动脑筋的任务。老师会把各种颜色的积木、不同形状的卡片混在一起,让我们进行分类整理。刚开始,我们总是手忙脚乱,分错了不少。但是,在老师耐心的指导下,我们逐渐掌握了分类的方法。知道要先观察物品的颜色或者形状,再把相同的放在一起。这不仅锻炼了我们的观察能力,也培养了我们的逻辑思维。
回想起那个时候,幼儿园的活动场地,不像现在的学习条件,没有柔软的塑胶地面,只有硬硬的水泥地,滑梯也没有现在这么高大和华丽的,只有两个用水泥做得滑梯(曾经,有过全套的游乐设施,也因为,有同学受伤后就收到了镇上的学校了)。但是,我们依然能在这片小小的天地里尽情玩耍。课间休息时,我们会一起在空地上玩“跳房子”的游戏,用粉笔画出的简单格子,就是我们欢乐的舞台。在游戏中,我们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
放学回家后,没有昂贵的玩具和精美的画册,我们就自己动手制作。用彩色的纸张剪出各种图形,然后,拼成一幅幅有趣的图画。或者用蜡笔在旧本子上涂涂画画,描绘出我们心中五彩斑斓的世界。
虽然,当时的物质条件有限;但是,我们的精神世界却无比丰富。幼儿园老师的关爱和教导,小伙伴们的陪伴和鼓励,让我在中班的学习生活中充满了动力和乐趣。我们没有因为资源的匮乏而感到沮丧,反而更加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努力去探索和发现。
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幼儿园的教学设施越来越先进,孩子们拥有了更多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但是,我们这一代人在中班时所经历的那种朴素而纯粹的学习过程,依然值得铭记和怀念。它让我们懂得,成长不仅仅依赖于外在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渴望和努力。
中班的这段经历,为我们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让我们学会了坚持、专注和努力,培养了我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当我们后来面对更加复杂的知识和挑战时,能够从容应对,勇往直前。
现在,每当看到我孩子所在的幼儿园里的孩子们幸福的笑脸和优越的学习环境,我都会由衷地感到欣慰——现在的学习条件是越来越好了。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追求进步,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然而,对于我们 90后来说,中班的那段时光将永远珍藏在心底,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激励着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能保持那份童真和勇气,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