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神灭无限道》

腊月之初。

陈峰被委派了镇守任务。

不过也只是在城内,沿江一块的地域。

甚至离家中宅院,比之总堂更近些。

此时,已是月末,大雪却更甚。

江中冰面处。

天地茫茫白雪,分不清前后左右。

陈峰身披大氅,立于冰面上。

整个人如同熊熊火炉,散发着滚滚热意,风雪也难以泼进。

“能是刀,为何不能是掌刀?”

“能是掌刀,为何不能是掌,为何不能是拳?”

“为何……不能是纯粹的力量!”

细碎的呢喃声,混杂在呼啸风雪中,几欲听不见。

然而,下一瞬,却听得一声震啸!

只见陈峰扭拳猛然打出,如同那日贯出的一记“通天炮”。

轰!

一拳出,空气爆鸣。

拳风裹挟着强横气劲,霎时间卷动风雪,化作一道灰白龙卷。

龙卷瞬间贯射而出,所过之处,冰面积雪,一扫而空。

直至冲出三四丈远,才爆散而开。

看着这一拳的威力,陈峰心下满意。

他只是以常态挥拳,可没有“升华态”加成。

便能打出这般威势。

比之几月前,击穿杜城昆那一拳,还要强悍。

这自然是因为,他当日明白“一力降十惠”的力量之理后。

便灵光一现。

取了《神斩九重刀》的内核意境,重塑了这一门武技。

将“叠刀态”,转换为最本质的“叠力态”。

将武器运力,转换为肉身运力。

这也要多亏陈峰先是尝试过《神斩·掌刀》,有了化掌为刀,化器作身的经验。

才能顺利“化繁为简”,直指力量之道。

“《神斩九重刀》……已经不合适了。”

“那便唤作——《神灭无限道》!”

灭,乃是毁灭一切之力量根源。

无限,便是取无限跃升之态。

道,指的则是陈峰今后的道路。

唯我之道,肉身之道。

毕竟随着肉身越强,武器的强度终归会跟不上。

陈峰便听说过,通脉强者,已然不造兵器,不做盔甲了。

——他们自身的护体罡气,便能轻易防护住,任何第三层次武者的攻击。

想起当日,杜城昆身上,被他一拳击穿的板甲。

陈峰也深以为然。

武道之途,便该是唯我之道。

任何外物加持,都不过枉然。

……

武技道路创出,陈峰心情大好。

便也回到江岸,往镇守之地而去。

路上,他也在心中盘算。

‘三个月时间,加上此前积累的,能量将近二十一缕。’

‘如今只剩两缕,《神灭无限道》也只推演到第二重精通,无法自如掌握力道。’

‘余下的,《青木诀》、《龟缩功》,已然融入《无限法》,且在功法带动下,修炼至第三层。’

‘如此,我便有六态齐聚,也不知全力爆发下,威力如何……’

陈峰心中思索着。

《神灭无限道》第二重,能叠加四倍力,不比再兼修两门功法差。

同时这也是他今后的道路。

而他之所以先选择的《青木诀》和《龟缩功》。

便是因为这两门功法,都具有“愈疗”之效。

人难免不了磕碰受伤,保命才是王道。

更何况,《青木诀》修炼出的青木劲,与“木隐法”更适配。

至于《龟缩功》,陈峰却更看中它“缩身”这一特效。

——皆因为,在当日杜城昆“点破”他身份后。

他才恍然惊觉。

——自己由于兼容了太多门功法,已然将自身化为近乎“八尺”高的小巨人了。

虽然在这个武道盛行的世界,这身高也不算出奇。

但以后呢?

随着他兼容越来越多的武学。

他的体型,势必会逐步攀升。

那样的话,再行走于普通人之间,或与陈芸他们相处,实在多有不便。

而且,太过鹤立鸡群也不是好事。

——谁能想象房子一般高大的巨人,使用“木隐法”缩在他人房中,搞刺杀?

所以“缩身”这一特效,便显得尤为重要。

如今,陈峰便是将自己身躯,勉强限制在“七尺”之内。

比原先略矮,但变化也不是特别明显。

否则,以他如今修炼“六种功法”的状况。

一但放开束缚。

未免太过惹眼。

沿着江岸走了不一会,便来到一处宽大宅院。

宅院便是陈峰镇守驻地所居。

“大人。”

门边一间石屋。

一名正在烤火的守门帮众,见到陈峰到来,忙奔出来拱手请礼。

“可有人寻我?”

“不曾。”

陈峰点头。

越过他,迈步走入宅院。

刚进入,便听得院边亭口几个站岗的帮众,在议论纷纷。

“……你可知蔡家老祖活了多久?二百五十年!历经七八个朝代,啧啧,谁人能活这般久,怕是通脉也不能!”

“那难道,还真是他人替代?可那不也是通脉?”

“你哪听闻的,我怎听说,是蔡家老祖以人血续命?不然怎会抓那么多‘药人’?实则剖心取血罢了!”

“嘶——这……这,与妖鬼何异?”

“我听闻,通脉方才二百年,蔡家老祖多活五十年,又非神鬼妖魔,怕早已到了极限!”

“……”

陈峰听得皱眉。

蔡家老祖?

通脉强者的谣言也敢乱传?

此事有异!

心中思定,陈峰于是走入亭中。

其内置有炭火,还烧着热水,倒有几分暖和。

但对于气血旺盛的陈峰来说,也相差不大。

见陈峰走近,几名帮众也当即住嘴,忙起身拱礼,神色紧张。

“你们方才所说,都是从哪听闻?详细说说。”

几名帮众闻言一愣,还以为堂主是来责怪他们值守偷懒闲谈。

没想到……

右手边一名年轻帮众机灵些,抢先一步,将事情一五一十道出。

原来这些谣言,早在两天前。

便于酒楼、茶馆、街坊邻巷间传开了。

谁也不知源头是来自哪里。

但谣言就如风雪般,一夜之间,席卷了整个旭阳城。

有蔡家之人出来严令禁传,但越是严禁,传得越快。

蔡家于是出面澄清。

可真真假假,又哪能轻易拎清?

更有许多人不知出于何意,编纂出许多更加离奇,更加喜闻乐见的谣言,混淆视听,搅得一团乱麻。

如此,真相也成谣言了。

除非蔡家老祖亲身出面澄清。

否则,这谣言,怕也要成真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