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贾诩要走

人多力量大,经过苏叶的要求,祭台最先在寨子内建成了。

苏叶坐在自己的屋内,打开了系统。

【特技】这一栏下的技能都已经亮起。

同时在技能之上,也有了民心值的数字。

看样子,每使用一次技能,还要消耗固定的民心值。

苏叶这段时间真的让每个人都吃饱了肚子。

所以他积攒的民心值,足够他使用三次技能了。

苏叶在地图之上点击了寨子圈定的盐碱地。

然后点击【特技:中和】。

地图上的盐碱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缓慢的恢复。

而苏叶系统中的民心值,也被消耗了三分之一。

这段时间大家都很忙,贾诩也不愿意白白的吃饭。

也是将苏叶手中一些丈量田亩的工作接了过来。

其实也不是贾诩愿意的。

实在是苏叶手中能用的文官太少了。

贾诩不干,苏叶就要自己亲自动手。

吃人嘴短,贾诩只好接过了苏叶的工作。

贾诩“带”着十名护卫和丈量田地的村民来到了一处木寨外的田地。

贾诩心中对于苏叶所说的“上等良田”一直是处于不相信的状态下。

他从内心中认为是苏叶这个世家子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上等良田。

贾诩扭头看向了跟在自己身后新投靠过来的流民在心中想着。

“只靠着大河两岸的盐碱地,要如何养活这么多人啊?!”

就在贾诩感慨的时候,丈量田地的村民喊了起来。

“哎呀!!贾先生,你快来看看,这……这些田地……”

贾诩闻言,心中一动。

急忙回身来到了地头。

待到他看清楚田地情况之后,立刻瞪大了双眼。

本身就沉稳的贾诩,此时顾不得身份。

毫无形象的蹲在地上抓起了田间的泥土。

他用手轻捻,感受着泥土中蕴含着的水分和粘度。

“竟然真的是上等良田!?”

贾诩眼中惊讶的神色更盛。

他站起身,解下了腰间的长剑。

弯腰挖了几下。

剑鞘粗笨。

贾诩急忙抛开剑鞘,用长剑当做铲子挖出了一个一尺多深的小坑。

小坑挖好。

贾诩再一次蹲在地上。

他伸手从小坑中抓出一把泥土。

与地面的泥土一般无二。

“还真让苏小郎给说中了!”

贾诩心中震惊,呆呆的坐到了地上。

与此同时其他的村民也都发现了这些确实是上等良田。

“哦~~哦~~哦~~”

“真是上等良田,真是上等良田!!”

“我就说家主不会骗我们的,愿意给咱们吃饱肚子的家主,哪里会骗咱们!!”

“哈哈哈,我能分到二十亩上等良田,我不用饿肚子了!”

“呜呜呜,娘,你要是还活着就好了,我们都不用饿肚子了……”

这些从未拥有过自己田地的村民,疯狂的在田中笑着,叫着,跳着。

纵然身上沾满泥土,也都不再怜惜自己身上的衣衫。

要是真的每人拥有二十亩上等良田,还能置办不起衣衫了!?

贾诩也在众人的笑喊声中回过了神。

“嘿!”

贾诩轻笑一声,看向了苏叶所在的方向。

贾诩出身凉州寒门,知道这么多上等良田意味着什么。

而且,他更知道大汉此时病入膏肓的情况。

这苏小郎虽身处险地。

但是若有这么多的良田可以耕种,怕是……怕是前途不可限量啊!

贾诩难掩心中的激动。

他朝着丈量田亩的村民喊道:“你们先忙,我有事儿回去一趟!”

“贾先生慢走!”带头的村民笑着喊道。

家主小院。

“吱呀,吱呀~~”

苏叶躺在自己制作的摇椅上,轻轻的摇着。

在他脸上盖着一卷竹简。

春日的暖阳透过竹简的缝隙洒在他的脸上。

惬意!

苏叶背靠系统,懒得什么事情都自己动手。

有贾诩、关羽、吕布、高顺等人在。

自己安心休息就是了。

“家主!文和先生来了!”院外响起了护卫的声音。

“嗯?”苏叶拿起脸上盖着的竹简,抬头望去。

见贾诩已经走进了小院中。

他知道,这是贾诩看见了他改造之后的上等良田了。

苏叶嘴角带着笑意轻声问道:“文和不去丈量田亩,怎的有空到我这儿来了?!”

贾诩见苏叶装傻,只好笑着说道:“几日未见苏小郎风采,诩倒是有些想念了!”

“哦?哈哈哈……”苏叶没想到贾诩会这么回答,笑了起来。

他们二人在院中相对而坐。

护卫们则是散在小院外,防止有人过来偷听偷看。

“想必是文和先生看见了我说起的上等良田了吧?!”

贾诩点了点头。

“文和先生聪慧,想必也知道这些良田在我手中意味着什么了吧!”

贾诩笑而不语,伸出了三根手指头,说道:“诩有三问!想要请教苏小郎!”

看着贾诩正经的样子,苏叶也不由的端坐起来。

“这第一问,乃是问苏小郎拥有良田之后,志向如何?”

苏叶一扫衣摆,自信的回道:“今之大汉,朝廷威严渐失,世家豪右肆意侵吞国帑,宦官佞臣妄自干预朝政。边疆之地,守军节节败退,北疆已然糜烂不堪。”

“无数边疆百姓惨遭胡人屠戮,即便大汉内郡之民,亦难以寻觅生机。吾闻有道人张角,以符水施众,收拢人心。若朝廷对此坐视不管,不出数年,天下必将大乱。”

“若文和问吾志向,若天下太平,吾愿为大汉征北将军,护佑边疆子民,使其免受战乱之苦;若天下局势生变,吾亦愿纵马入关,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以一己之力,保我大汉社稷。”

苏叶的话虽未明说,但是以贾诩的聪慧,自然知道苏叶内心中真实的想法。

贾诩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弯下一根手指继续问道:“其二,日后若有这般田地,是否依然归公分田?”

“这是自然!”苏叶坦然答道。

贾诩眼中精光一敛,在心中默默的摇了摇头。

“这个苏小郎还是太年轻了!”

大汉积弊,不在良田多寡,而在于世家大族兼并田地。

若是苏叶一直收田归公,怕是难以取信天下世家。

贾诩面上不动,留着一根手指继续问道:“第三,若是诩有心离去,小郎会如何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