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抓到大唐亲王了
- 李承乾没造反!我怎么当太子?
- 暴躁小柴犬
- 2080字
- 2025-04-10 23:00:04
这金城虽然说不上是铁桶一般,但至少守城几日不成问题,怎么会一个照面便将城门攻破。
“殿下,是城中有内奸!”金春秋愤愤不平的叹了口气,“他们杀了守城将士,打开了城门,将高句丽的军队给放了进来。”
李治双眼微眯,无论在什么朝代,这汉奸,都从来没有缺席过。
当即,他神色一凛,看向二人,“你们速与本王离去,金城既然已经守不住了,那就没必要再白白牺牲了。”
说着,他当即逼近金德曼,“女王,即刻下令,全军向东后撤。”
金德曼眼中闪过一抹无奈,“可如今,我们还能撤到哪去呢?”
“我们去大唐!”
李治当即不待金德曼反应,随即看向金春秋,“你即刻召集王室与众官员,教大军且战且退,待我等脱险,彼等自可...”
他嘴角勾起一丝冷笑,“自可留作高句丽安抚民心之棋,他们总是要留人收拾残局……”
随着金城告破,新罗大军自然是为了这最后一线生机,奋起反抗。
金德曼随着诸人趁乱出东门,直奔海岸。
回首望去,冲天烈焰已将半边夜空染得猩红。
这是金春秋临走前命人做下的,既然要撤,那就不能给高句丽留下丝毫。
李治不禁叹了口气,一国王都,一夜之间便沦陷火海,他摇了摇头,刚准备转身催促,却被眼前的景象所惊住。
此时的逃亡队伍源远流长,就连牛车都排成了长队,看着新罗众官员们大箱小笼,连妆奁镜台都舍不得弃的模样,李治当即暴怒:
“你们当这是搬家吗?就这么大的目标,还不等我们赶到海边,高句丽的骑兵便会追来了。”
“可,这都是我新罗复国的根基啊!”
看着金春秋满脸不舍的模样,李治心中冷哼一声,“就是要你们没有希望!若是真让你们将这伙人带了出去,岂不是真以为本王会为你们复国不成?”
“不行,目标太大了,且,我大唐船队也没办法载下这么多人。”李治冷冷看着远处众人,随即将目光投向金春秋与金德曼。
“叫上王族宗室,将三品以上大员带着,其余无论是侍卫还是丫鬟统统遣散,所有财物就近掩埋,本王只给你们一炷香的时间。”
说着,他神色渐冷,“是为了这些身外之物留下来等着高句丽骑兵追上,将你们屠杀,还是轻车简从跟着本王一同,你们自己选吧。”
近处的官员听完翻译,脸色煞白。
机灵者则已经悄悄挪向李治身侧。
金德曼闭目长叹:“春秋公,传令吧……”
再傻的人,也知道轻重缓急,随着金春秋传讯后方,霎时间,队伍便大乱了起来。
胆小的侍女随即蹲下身子,哭泣起来。
胆大的侍卫,则是上前抢夺一大把珠宝银两,四散而逃。
更有宵小想混入核心队伍,却被李治的部曲手起刀落,血溅当场。
金德曼看着眼前这一幕,一行清泪缓缓落下。
他的新罗,就这样,完了……
待众人再次启程,队伍只剩下不到五十人的模样,众人当即便快马加鞭,直奔海岸。
不多时,大唐的船只便渐渐映入眼帘。
“末将文扬,参见晋王殿下。”
“文将军请起!”
望着身后那熟悉的大唐军士,李治微微一笑,“就辛苦文将军带着这些人先行返回幽州。”
文扬顿时一愣,“殿下,您不随我一同返回吗?”
“本王还有事没办,记住,务必将这些人亲手交到夔国公手中。”
“可是,殿下,末将接到的命令是将您安全接回大唐境内。”
“这是本王的命令,你听命便是。记得,你要速速赶回境内,让夔国公派军来边境接应本王。”说罢,李治不待文扬反应,当即便准备带着薛仁贵与八名部曲原路返回。
……
“薛兄,都确认好了吗?”
薛仁贵在一旁拿出地图,交于李治,“公子,高藏如今就在平壤城中。这段时间,高句丽大军频繁调动,泉盖苏文并如今不在平壤。”
李治微微颔首,“薛兄,这次我们的行动可谓是火中取栗,必须得出其不意。”
“公子放心,这段时间,我依靠新罗的情报已然查到,这高藏虽已被架空,但是由于高句丽四处开战,此刻对他的监管并不算严,所以,我们有很大的机会可以把他掳走。”
李治沉思片刻,目光在地图上扫视着平壤城的布局,“平壤城地势险要,防守严密,我们若想潜入,必须选好时机和路线。”
薛仁贵点头称是,“公子所言极是。据情报显示,平壤城西门守卫相对薄弱,且每晚子时会有一次换防,我们可以趁此机会混入城中。”
李治摩挲着腰间匕首,忽然轻笑:“高句丽人怕是怎么也想不到,我们并未逃走,而是会杀个回马枪,直奔他的老巢……”
“末将已安排新罗细作在城中接应。”薛仁贵从怀中掏出块青铜令牌,“这是高句丽军情司的通行令,可保我们入城无阻。到时事发,这件事也只会被他们认为是新罗人做下的……”
这便是李治这段时间与薛仁贵筹谋的事情,也是李治此次亲自前来新罗的目的。
他这次不仅是要将新罗善德女王金德曼带回去,更是准备趁着东部大乱,将这个被泉盖苏文架空的高句丽国王给掳走。
虽说计划有些冒险,但是,只要能事成,那么大唐彻底吞并整个东部,将再无后顾之忧。
“好!”李治眼中精光一闪,“不过入城后需分头行动!你带六人去制造骚乱,我亲率二人潜入王宫。”
“公子,不行!这太危险!”薛仁贵急道,“还是我前去吧!”
“正因危险才要我亲自亲往。”李治打断他,微微一笑,“高藏若见生人必会警觉,唯有我这‘被俘晋王’的身份,才能让他放松戒备。”
李治决定,以身犯险。
三更时分,平壤西门。
守城士卒正打着哈欠,忽见三骑踏着月色而来。
“军情急报!”
齐达扬起了令牌,故意露出身后李治被捆缚的双手,操着地道的高句丽方言厉喝:“速开城门!抓到大唐亲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