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返回公司BOB最佳拍档。
文俊、王京、刘伟强已然在坐等着。
三人没说一句废话,直接道明,因为王闲名气突然暴涨,公司准备力捧他进电影圈。
且不是给人作陪角,上来便是第一主角。
作品改编自漫画《古惑仔》,剧本名《古惑仔之人在江湖》。
王闲瞠目结舌:“不是吧....”
他是惊讶94年一句戏言“我是洪兴王浩南来的”成了现实。
短短不到两年,最佳拍档真的挑他出演陈浩南,做铜锣湾扛把子?
而比起给TVB拍剧集。
王闲自是更期待出演电影。
他这会热度很高,如若是TVB签约艺员,怕是早被媒体鼓吹成了TVB第一小生。
这波热度来自不易,下次再有不知猴年马月,能借机跳去电影圈当主角当然好。
电视圈,电影圈是两个概念。
最直观的区别,看电视免费,看电影需要真金白银买票。
90年代后,TVB剧捧红的演员不知凡几。
和《神雕侠侣》先后上映的《刑事侦缉档案》主角陶大宇。
去年凭借《射雕英雄传》走红的张智霖,这两人热度丝毫不亚于如今的王闲,但王闲却不记得这两人有啥电影代表作品。
可见电视演员变成电影演员的难度之大。
王闲的惊讶脸让文俊想岔劈了。
以为王闲是顾忌不久前的古惑仔事件,连忙出声打断道:“闲仔,你不用顾虑之前媒体造谣你是古惑仔的事,要分清电影与现实。”
“而且公司拍《古惑仔》更多是为了告诉港岛市民,当古惑仔会有多惨,你看剧本里陈浩南先是兄弟殒命台湾,然后与他亲如父子的大佬B全家又惨遭灭门。”
“你想想,如果你把陈浩南这个角色演好,会让多少年轻人避开人生中的这个深渊。”
王闲无语的瞅了眼文俊,点点头:“文哥,你说的有道理!”
“所以啊闲仔,你一定要演好这部戏。”
比起文俊,王京、刘伟强就实在多了。
两人明着告知,王闲并非陈浩南第一人选。
《神雕侠侣》上映前,公司已然联系过刘德桦,毕竟漫画里的陈浩南形象就是作者照着刘德桦画的。
可由于业内影视同行,一些大老板不看好《古惑仔》剧本。
毕竟港岛电影史上,小说改编的电影很多。
金庸、古龙等作品经常被搬上大银幕。
漫画改编电影和大姑娘上花轿——头一遭没什么区别。
《古惑仔》的投资风险实在太高。
以至于刚出走永胜,为港岛影视业做出过不少贡献的王京找来找去,东拼西凑,才弄来可怜的600万制作费,这点钱请完刘德桦,电影没法拍了。
退而求其次,最佳拍档又联系了三人组心目中陈浩南的另一位合适人选何家劲。
何家劲本人在内地拍戏,没法参与,王京便想到了郑伊健。
郑伊健因为前两年主持TVB《360穿梭机》等多个儿童,青少年节目,正担任着港府的青少年大使,看完剧本犹豫着第一次拒绝了。
就这会。
王闲凭借《神雕侠侣》杨过一角,在几百万人的港岛一炮而红。
文俊见状,便和王京、刘伟强商量,最佳拍档第一部戏与其花巨资请外面的明星,不如捧自家公司的闲仔。
《古惑仔》和《玉女心经》都是几百万,相差无几的小制作戏。
而且,那么多业内同行不看好。
他们自己心里也没底,不如赌一把,电影失败就失败了,至少不会让公司一男一女两个演员感觉厚此薄彼。
王京、刘伟强两人交完底,大管家文俊道:“闲仔,内幕都给你讲啦,公司的困难你也见到了,《古惑仔》的片酬少一点啦,20万怎么样?”
王闲自无不可:“好啊,不过三位老板,什么时候开机?”
港岛的办事效率,王闲心知肚明,生怕《古惑仔》与《水浒传》撞档。
以他如今在港岛的名气,其实完全不用理会《水浒传》里的角色了。
《水浒传》央视制片方给他的片酬,估计都不够港岛、内地来回机票钱。
但张少林与王闲的关系非同一般。
张少林亲自开了口,王闲于情于理也要答应下来,否则岂不是成了白眼狼。
“最迟一周后开机,你明天和几个配角演员见一下。”
“好,剧本我带回去了。”
“闲仔,坐我车。”王京跟着起身。
上了车,王京提及了白天王闲走后,方逸华给王闲开出的新合作价码,八千块一个收。
王闲有些想不通,TVB别的不多,就是演员多。
近几年凭借TVB剧集打出名气的男演员也有好几个,欧阳震华、陶大宇、张智霖...
方逸华为什么执着的邀他拍TVB剧集。
王京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笑眯眯道:“你说的欧阳震华、陶大宇,甚至张智霖其实都算梁派艺员。”
“梁家树和太太芭姐,一个是TVB制作总监,一个是艺员部经理,你想想,方逸华、曾丽珍肯定要和梁派不死不休,斗到底的。”
王闲好奇道:“曾丽珍不也是制作总监?”
“是,但她不如梁家树资格老,高层话语权小,方逸华就是要推她上位,怎么推,当然是靠成绩,用事实说话咯,所以才会看重你。”
王闲对TVB的内斗不感兴趣。
但王京先是撮合他与方逸华碰面,又是讲TVB高层内斗,王闲闻弦歌而知雅意,便道:“京哥的意思是,我给TVB再拍一部?”
“是啊,方小姐很尊敬我老豆的。”
“我知了,明天去清水湾见曾丽珍。”
王京高兴点头,说起另一件事。
“喂,闲仔,你要不申请港岛籍吧。”
年初王闲刚加入最佳拍档的时候,王京只是觉得王闲有潜力,红不红还得看命。
熬个三五八年也说不准。
因此,公司只给王闲办了港岛工作签证。
谁想到了七月,王闲突然蹿红了,单港岛工作签证便有些不太方便了。
港岛太小,很多港片为此都要去国外取景拍摄,就连几百万投资的《古惑仔》也得飞一趟台湾省,王闲的签证搞不好就是一难题。
“从来没想过,京哥,你没发觉港片有些没落了吗?我以后肯定得回内地,内地市场大,潜力无穷。”
王京颔首道:“港片没落是从93年周星池的《济公》开始,当时台湾片商花3000万买了《济公》台湾发行权,结果电影在台湾大扑街。”
“于是台湾片商,联合起来给港片设置了最高1750万的台湾版权费。”
“目前大家还在谈,这便是港片看上去没落的原因。”
“但即便如此,这会的港岛电影市场也不是内地能比的,我也在关注着内地市场,有一天或许也会去内地,却不是现在。”
“转港籍我是真没想过。”王闲坚持道。
“那就在回归前弄个绿卡,办个永久居留权吧。”
王闲欣然应允:“这倒是可以,需要多少钱?”
换国籍,王闲是真没想过。
主要是华夏籍好出不好进。
虽然他也可以在2004年,华夏正式给外国人签发永久居留权时,学李连结等等明星办一个国内永久居留权,但没那个必要。
有港岛永久居留权,他以后出国啥的够用了。
“我问问,到时让专门人给你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