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猜错了(求追读)

“就会给我画饼!”

钟楚虹显然也清楚奖项的内幕。

画饼这个词,还是她从赵海林口中学到的。

嘴上这么说,钟楚虹私下里还是心花怒放的。

“好了,我送你回去。”赵海林说着,冲钟楚虹眨眨眼。

钟楚虹俏脸掠过一朵红云,显然接受到对面的信号。

……

深夜。

湾仔公寓。

由于红姑明天早上有通告,赵海林的钟鸣鼎(顶)食运动,仅仅来了两场,就散尽千金,结束今晚的战役。

待她睡熟,赵海林才轻手轻脚地来到书房,开启日记本。

潺潺……

在日记本自带的流水音效,赵海林快速翻页。

第一页,第二页……

直到第十三页,赵海林才停止动作,视线一扫而过。

“11月12号,我第一次担任黄小姐的司机,送她去片场。”

“11月13号,我和黄小姐在天台夜话,谈到……”

……

“11月22号,晚上我终于赶到码头……”

唰!

看完记录,赵海林翻到背面。

一颗圆滚滚的小球,镶嵌般处于空白页面的中间。

赵海林手指按在小球上,相关的科技产品讯息,当即传送进他的脑海里。

“我竟然猜错了!”赵海林略感诧异。

他本来以为日记本会故技重施,再给他一辆新车。

毕竟未来科技时代,车子的种类估计很多,他也好奇还有什么独特的车子。

咔嚓!

赵海林把圆球从日记本里取下,旋即抠出四分之一来。

是的,他是用抠的。

这玩意类似于积木,其中的四分之一,要留在使用者的手里,剩下的四分之三要发射出去!

发射到哪里?

天上!

圆球的真正名字很长,海陆空无风险导航卫星。

一听这名字,赵海林就知道这产品可能销量不太好,名字又长又难记。

话说回来,导航球的功能其实挺强大的,光从产品名字上,就可以知道这是一款适用于三种出行工具的产品。

四分之三的导航球里的三,寓意三种环境,天空、海洋、陆地。

每四分之一,分别对应着其中一种。

无论顾客是开飞机、驾车,还是开船,它都提供最便利、最安全的路线。

不过,赵海林看重的却是它另外一个功能。

一般而言,正常的导航软件都是设置某个确切地点为目的地,但导航球别出心裁地设计成了能以某个人的所在位置为终点。

当四分之三的导航球高悬于天际时,它会发出无害的特殊扫描信号,将区域内的所有生物特征“记录在案”。

只要使用者提供一定的信息,它马上快速给出目标人物的具体位置,并规划出一条合理的路线。

举个例子,这次他要说服出道的莫妮卡·贝鲁奇,事先已经知道对方是在意呆利的一座小城里生活,父亲是开货车运输公司的。

如果没有这些具体信息,他可以直接使用导航球来找人。

步骤也很简单。

第一,“登记”目标人物的性别、年龄、肤色等信息,越详细越好。

第二,默默回想目标人物的面孔,多久之前都行,导航球自有一套人脸分析系统。

这一点,尤其适合寻找与父母失散的孩童。

十几年前失散了,现在大变样了?

没关系,这对于导航球来说,都不是困难。

想到这,赵海林嘴角勾起些许笑意。

虽然导航球没有攻击作用,但功能却是实用。

今后他要挖掘新星,那就更容易了,特别是国外的一些妹子。

说实话,要不是莫妮卡·贝鲁奇的名气够大,又长在他的审美上,他也不了解到前者住在哪个小城。

与之相反的例子,是李赛风。

当初他卖大地恩情剧本给丽视,也曾想过介绍李赛风参演。

奈何,他看过的资料里根本没有李赛风所读的中学名称,以及大致地址,幸亏呆萌妹子按照原轨迹一样,顺利出道。

否则,他或许不经意间就改变了妹子的命运。

思维发散了一会儿,赵海林走到窗边,随手一扔,四分之三的导航球,瞬间破空,化为一道黑光,飞向高空。

具体飞到外太空哪个位置,会不会被当今时代的卫星发现?

赵海林全然不担心。

眼下才八十年代,就算换做21世纪20年代,各国卫星想探测到导航球,恐怕无能为力。

……

第二天。

跟去片场的钟楚虹来了个吻别,赵海林旋即着手收拾行李,前往启德机场。

来到机场,三位泥人赵琴、赵书、赵画早已等候多时。

包括她们在内的七位泥人,在前几个月已经拿到了香江的身份证。

为了避嫌,赵海林也是让几个泥人搬出去住的。

办好相关手续的赵海林一行人,没等多久,广播里就传出了登机的通告。

赵海林四人旋即拖着行李,去排队。

经过十二个小时左右的航程,赵海林四人抵达意呆利罗马机场,恰好是当地时间,下午四点多。

赵海林决定先歇一晚,倒倒时差,再前往翁布里亚大区的小城找球花。

……

11月25号。

卡斯泰洛城。

赵海林带着赵书,来到一家名为贝鲁奇运输公司。

确切地说,不是什么办公楼,而是类似后世快递网点的一栋两层小楼。

“这位先生,你有货物需要运输?”一楼,前台的男职员用英语询问道。

得益于星海芯片和以前看过的片子,赵海林的外语水平也不低,模棱两可地道:“我有一笔生意,想跟你们老板当面谈。”

要想签下莫妮卡,她父亲这一关是必须要过的。

换个角度说,先说服她父亲,莫妮卡出道就十拿九稳了。

“这边请。”男职员领着赵海林两人上楼,跟老板汇报了一声,旋即下去继续做事。

卡拉莫·贝鲁奇审视了两下赵海林,缓缓道:“不知先生你怎么称呼?”

眼前之人过于年轻,不太像个生意人。

“我姓赵,来自香江。”赵海林直入主题地道,“其实,我说的生意,是想请你的女儿出演一部电影的女主角。”

卡拉莫眼神陡然锐利,淡漠道:“赵先生,你看起来像那种开公司来骗小女生感情的有钱人。”

某种程度上,卡拉莫说的话也不算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