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刘一民竟然给你回信了?

周燕如和章德凝两人从《燕京文艺》出发燕大就是为了找到刘一民,她们在出发前已经通过熟人打探到了《人民文艺》给的稿费标准,千字六块。

在一面感叹崔道逸扰乱新人市场的时候,也下定了决心,编辑部一商量,决定也给六块,六块拿不下的话就给七块。

《燕京文艺》最近新换了负责人,名叫李轻泉。跟上一任保守怕事的负责人相比,李轻泉的大胆和勇于承担责任的做法让下面的编辑彻底甩开了膀子。

大家干劲十足,一心想要约到好的稿子,在文学界好好扬眉吐气一把。周燕如带着章德凝是因为,周燕如是二审编辑,手里面的稿子初审编辑大多都是章德凝,作者是两人共同负责。

另一个原因就是章德凝是中文系的师姐,跟燕大中文系的学生有天然的亲和力。

但是当两人满怀信心地来到燕大中文系的时候,却找不到刘一民。又听说五四文学社正在招新,很多新生都去了。两人一拍脑门,觉得刘一民应该是去参加文学社的招新了。

燕大这个文学社不是简单的学校社团,他们还有自己的社刊,面向社会出售。因为燕大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力压其它高校,所以燕京大量的高校和单位都会订他们的社刊。

社刊《未名湖》这个名字确立之后,矛盾先生亲自提写刊名并撰写发刊词。

周燕如和章德凝赶到五四文学社,遇到了中文系的陈健功,他是副社长。陈健功热情地让周燕如在社员和准社员面前做了一个简单的小演讲和鼓励大家勇敢的追逐自己的文学梦想。

她们本以为刘一民就在下面,后来当众一问才知道,刘一民这小子跑到《人民文艺》了,顿时觉得呼吸不畅。

这次就是为他来的?又跑空了!

两人觉得不能白来,一来一回两三个小时的自行车程,就在学校里面等,让刘振云三人见到刘一民通知他们一下,结果刘一民晚上就没回来。

“一民,你是不知道,师姐走的时候,幽怨的眼神。还有周燕如编辑,五十多岁的人了,硬是等了几个小时。要是有一个编辑愿意为我这么做,那我死也无憾了!”

李学勤神色复杂地说道,当时死皮赖脸的将自己写好的七千字的小短篇塞到了师姐的手里面,师姐拒绝的很有礼貌。

“这是师姐临走前给你留的信!”刘振云把放在桌子上的信递给了刘一民,上面写着“刘一民同志亲启”。

“谢了,各位!”

“客气!”

刘一民打开信仔细地看了一眼,上面写着:

【尊敬的刘一民同志:

我是《燕京文艺》编辑周燕如,《燕京文艺》作为国内一家纯文学杂志,读者遍布全国。您的作品《驴得水》和《高考1977》在国内文学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力,我社特向您约稿,题材不限,稿酬标准为千字七块....】

“周燕如同志还挺客气的!”刘一民感叹了一句,将约稿信装进了信封里塞到了枕头下面。

周燕如本来是打算先给千字六块,不行的话再往上提,可是听到刘一民去了《人民文艺》后就彻底坐不住了,走的时候直接将稿酬标准定在了七块。

她觉得这个稿酬标准应该是最高的了,《人民文艺》给千字六块已经很高了,不可能这么短的时间内再往上提。

可惜,《人民文艺》的崔道逸拿到刘一民的稿子后找到了张广年,稿酬标准即刻从千字六块上调至千字七块。

“你们听说了没有,现在风向变了,咱们国内引进了小日子的电影《追捕》和《望乡》等电影,现在报纸上很多谈论的,据说在沪市上映,根本买不到票。真想去看看小日子的电影是啥样,听说里面还有那种镜头!”

李学勤冲他们眨了眨眼,一副你们懂得的意思。

刘一民冷哼一声,那种的算什么,小日子更那种的他也看过。

“咦,小日子电影有啥看,我还是喜欢看《南征北战》,当兵的时候部队经常放,退伍后到现在还没看过。”刘振云冷哼一声,表现出对小日子电影不屑一顾的样子。

陈大志看了一眼刘振云,也凑过来说道:“咱们的电影也得到小日子去,这才叫平等,不过看样子,咱们跟小日子的关系确实要缓和了。

小日子电影我也想看看,但我更想去人艺看话剧,票是真难买!”

人艺还没有彻底恢复,现在还是小规模演出,但每一场的票都卖的很火爆,平常人根本买不到。

刘一民也想去看,不过最近演出的是郭沫若的《蔡文姬》还有《丹心谱》等,是人艺小心翼翼的试探。

刘一民更想看的是《雷雨》和《茶馆》,他并没有加入抢票大军。

.....

国医科学院的女生宿舍内,几名女生拿着杂志走了进来,激动地问道正坐在桌旁看信的朱霖:“朱霖,《人民文艺》刊登了一封读者来信,写信的人叫朱霖,老实交代,是不是你?”

朱霖听到后快速地转身,凑到杂志前看了起来,终于刊登了!她接到回信已经好几天了,每天就等着《人民文艺》最新一期发表。

“别看了,是不是你呀?”舍友楚岚推了推朱霖的肩膀,急不可耐地问道。

朱霖眼神中闪过一丝小得意,强忍住心中的激动说道:“不错,是我。我也就是随便写一写,真没想到能发表。”

当看到自己写的信变成了铅字,尽管她早就知道要刊登的消息,也忍不住心里边的激动。将自己的文字发表,是多少人心里面的梦想。

“真羡慕你,刘一民竟然给你回信了,我写了几封都没回。老实交代,你是不是把你的照片放进信封了!”楚红双手晃着朱霖的肩膀,逼问道。

“哎呀,你瞎说什么,什么照片?没有的事情,我就是把自己的心里话写了出来!”朱霖脸颊微红,手不自觉地挑了一下额头散落的长发。

“回信在哪里,快给我们看一看!”

国医科学院的宿舍是八人间,另外七个人齐齐地围在朱霖的床头,等她将刘一民的亲笔信拿出来给大家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