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什么叫专业?

锡切斯小镇,海面泛起的薄雾被晨光打散;

曦光似万千金丝穿透云层,洒在海滨剧院红瓦屋顶上,映出一片暖红。

剧院外的街道已熙熙攘攘,记者扛着相机,片商夹着文件夹,空气中透着一股忙碌中的微妙沉静。

谈判室里,吴宸与杰森·布朗姆相对而坐,桌上摆着《活埋》剧本,两杯浓缩咖啡热气袅袅,氤氲在阳光斜射的缝隙间。

百叶窗投下斑驳光影,落在布朗姆那件皱得像腌菜的夹克上,他正埋头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将项目费用清单一条条罗列:

演员片酬、摄影与灯光、美术与布景、录音与音效、后期制作、制片管理......

“Wu,你看下这份清单。”布朗姆放下笔,把笔记本推到吴宸面前。

吴宸低头扫了一眼,总预计费用80-110万。

清单费用列的很全,除了演员片酬浮动较大,标注20-50万之间,其余项费用估算得滴水不漏。

当然明显的缺失则是导演和编剧片酬,吴宸微微抬头,布朗姆像是早有预料:

“低成本独立电影里,主创人员(尤其是新人导演)通常会牺牲片酬来换取投资或票房分红。

但如果你需要固定片酬,我们可以合理估算......”

吴宸闻言,默然摇头。

布朗姆知道吴宸的选择,实际上这也是在他的预料内。

若是一个导演连这点野心都没有,那注定成不了气候,就和好莱坞那些工具人导演无二。

“好莱坞电影的有四种常见投资结构:联合制片、制片主导、主控、无风险模式......”

四种模式其实并不复杂。

布朗姆靠着椅背,语气不急不缓:

“制片主导由我牵头,主控是你或投资方,比例一般七三或二八。无风险则是你只当导演加编剧,不投钱,拿固定片酬和分红,风险低但也没话语权......”

他没细说,点到为止。

他很清楚自己并不是狮门这类公司,没有绝对的话语权,而吴宸虽然是新人,但是才华和野心昭然若揭,若是说服不了吴宸,这两天的工作等于白搭。

吴宸心里也跟明镜似的,自己一个新人导演跟大公司谈投资和分配,在如今这个阶段无疑痴人说梦话,就连狮门都够呛;

只有布朗姆这种还未彻底起势的独立制片人,才有谈的余地。

当下只有联合制片模式的要求和分配两人相对而言都能接受。

吴宸:导演+编剧+投资,50%。

布朗姆:制片+投资+市场推广+对接+资源,50%。

平等合作,收益对半分成。

只是吴宸还是想争取一下,刚试探开口,布朗姆便苦笑道:

“Wu,我知道你想要更多,但是我真挤不下了,你这50%是实打实的,而我这50%未必就全是我自己的,有些资源和渠道我得付出对应的代价,这也是我多年的积累......”

吴宸听罢,笑了笑,没再争,而谈起了合作后的事项:“可以,那谈谈后续的权责划分。”

“电影剪辑权和市场策略上我们可能会有分歧,你是导演,剪辑权你有决定权,我有建议权;

我建议你可以托付给剪辑师,好莱坞的剪辑师很强,能平衡导演想法和市场口味。

其次,市场策略上我是专业的,我有决定权,你有建议权......”

对此,吴宸并没有疑问。

“合作愉快!”吴宸伸出手,布朗姆重重握住,咧嘴道:

“合作愉快!说实话,Wu,我期待你以国际A级导演聘用我作为专业制片人的那一天,那时候你便不需要和我分了,你就是主控!”

啧,多会说话。

吴宸心里一乐。

能在独立电影圈混得风生水起,布朗姆这情商和眼光,的确是块料。

“对了,如果你想利益最大化,你得去好莱坞注册公司;

加州或特拉华州都行,特拉华税收优惠多,注册后找个律师代理就成。

我这边会动用媒体资源,开拍前先造势,把《活埋》的热度炒起来......”

杰森·布朗姆考虑的很周到,几乎把从开拍到结束所有环节都给吴宸理的清清楚楚。

这才是合格的制片人。

若是他拍《黑暗面》时候有这么合格的制片人,也不至于每天从早上忙到天黑,恨不得把自己劈成八瓣。

回国找一名合格的制片人,这是他回国后的重要任务之一,否则迟早有一天他会被一摊事给活活累死。

至于去好莱坞并不着急,主要是手头没钱。

版权费不是签了就到账,像希杰、东宝这种成熟公司,先付部分预付款,锁住发行权,1-3个月才能到账,尾款得交片后1-6个月才给。

他得先回国,拿着签约合同从银行贷款,才有资金操作后续。

想到这里,吴宸不禁头疼。

事情是一件接一件。

回去后工作室也得开始转成公司,虽然短期可以不招人,但是长期还得物色合适的人选来帮忙管理公司。

“成,回国后去好莱坞前我联系你。”吴宸笑着拍了拍布朗姆肩膀。

布朗姆虽然有些疑惑,为什么吴宸不在锡切斯结束后就和他去一趟好莱坞解决掉这些琐事,但是吴宸既然不说,他也不问,两人十分默契,聊起了项目其他事情。

有了布朗姆,吴宸压根不用关心剧组其他事情。

吴宸一提男主,布朗姆便直接推了几人过来。

像目前在锡切斯的克里斯蒂安·贝尔,刚拍完《机械师》,片酬50万美元附近。

凭借《杰瑞》获得不错的独立电影口碑的凯西·阿弗莱克,片酬在20-30万美元附近。

......

就连几人的风格,布朗姆都给吴宸介绍的一清二楚。

“不急,我后面会把合适的角色名单发你邮箱,你慢慢调选,选完你只需要告诉我,剩下的便是我的工作;

当然若是你有合适的角色推荐,你也可以发我。”

见吴宸还在犹豫,布朗姆随即说道。

专业。

这是吴宸目前对布朗姆最深的印象。

两人谈完后,顺道一起吃了个午饭。

另一边,伊桑·凯斯勒收到张艺谋回信,盯着“吴宸无意签约CAA”几个字,满脸不可置信。

这回复让本以为十拿九稳的凯斯勒感到挫败,他没想到这个来自中国的导演真的拒绝掉了CAA这块大饼。

缓过神来,伊桑·凯斯勒也没继续找吴宸,既然拒绝了那便拒绝了,只是他十分好奇,吴宸究竟未来会不会来好莱坞。

“Wu Chen,希望能在好莱坞见到你,让我证明一下我如今的眼光并没有错误......”

伊桑·凯斯勒笑了笑,发了条信息汇报给上级后,转头钻进电影院,继续挖新人。

国内,网络热潮如野火蔓延。

新浪、搜狐、21CN等娱乐版头条已刷屏两天,吴宸的名字热度高涨。

哪怕远在羊城的张泽民也看到了新闻。

自那天投了广告后,他偶尔也会关注一些娱乐圈的事情,其中《超级女声》这一档节目着实让他感兴趣。

“不办自己的品牌终究成不了气候。”张泽民一边看着吴宸的新闻,一边嘟囔着。

他这笔投资,无论如何都不会亏损了,哪怕广告对鞋子销售推动不大,但是吴宸这个人便足够了。

他愈发感觉到广告对于产品的推动作用,想到这里,不禁拿起了电话,找到了吴明阳的号码按了下去。

“老吴啊,对,找你吃饭呢,有没有空啊?后天啊,那成,就后天。”

张泽民笑了笑,随即想到了什么,紧接着说道:

“网上关于吴宸的报道你看了没?还没看啊,赶紧去看看啊,你儿子成天才导演了,老吴你要发了,到时候别忘了提携兄弟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