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报告
- 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编著
- 1399字
- 2025-03-14 19:08:19
第三节 质量控制
本次调查高度重视质量控制,从调查设计、培训、现场调查、数据清理等各个环节对调查数据的质量进行控制。
(一)调查设计
围绕本次调查的目的、特点,在系统梳理政策需求、分析以往调查设计以及国内外调查做法的基础上,组织各方专家参与调查设计,多次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司局以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意见。设计过程中,共开展了6轮预调查,以提高调查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调查员选择与培训
本次调查选取县(市、区)卫生机构及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卫生人员作为调查员,优先选择具有调查经验者。2018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举办了3期培训班,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6个样本县(市、区)的调查骨干及师资进行了培训,建立了多个微信工作交流群,及时沟通、协调、答疑。
(三)现场调查
本次调查加大了现场质量控制的力度,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邀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体制改革司、疾病预防控制局、基层卫生健康司、妇幼健康司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中心、人发中心、项目监管中心的领导,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高校的专家组成督导组赴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现场督导,及时发现调查中的问题,予以纠正。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都组织了省级督导组,对本省全部样本县(市、区)的现场调查进行了督导。
(四)借助调查系统开展质控
充分发挥调查系统的作用,从问卷生成、逻辑核查、数据审核、复核调查等全过程开展质量控制。
1.问卷生成
按照调查对象的地区、年龄、性别等问题生成填报问卷,并根据甄别问题设置自动跳转,减少调查员现场判断时间,提高调查效率,避免遗漏。
2.逻辑核查
调查过程中对必填项、表内逻辑关系进行实时核查,调查结束后对调查人口数、表间逻辑关系进行审核,确保无误后方可提交,确保每户调查结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数据审核
通过调查系统,中央级、省级和县级调查指导员实时开展数据审核;审核内容包括核查调查轨迹、时长、重点问题录音、核心指标计算结果等。乡镇(街道)调查负责人需要审核本乡镇(街道)全部调查问卷,并听取全部录音;县级调查负责人随机抽取10%的样本户调查表进行审核,并对10%的样本户进行录音审核;省级调查负责人随机抽取5%的样本户调查表进行审核,并对3%的样本户进行录音审核。如审核过程中发现问题,需要扩大审核范围,并及时通过督导、培训等方式解决。
4.数据复核
通过入户、电话等方式及时开展数据核查,验证调查的准确性和数据一致性。乡镇(街道)调查负责人需要复核调查本乡镇(街道)全部调查问卷;县级调查负责人随机抽取10%的样本户进行复核调查;省级调查负责人随机抽取3%的样本户进行复核调查。复核调查问题主要包括家庭人口数、成员结构、住院、分娩等客观指标。
(五)数据处理阶段
各调查点对调查数据逐级审核后正式上报,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在参考以往调查数据清理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针对本次调查的特点,从数据完整性、表内和表间逻辑关系、重点问题的相互验证、不合理值和极值的识别、缺失值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清理,对于发现的问题采取退回基层补充询问、核对移动终端原始记录、电话询问、统计学处理等方式解决,并做好痕迹管理,保证清理过程科学、透明、可重复。分析时,对部分极值按规则进行了合理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