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报告
- 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编著
- 1006字
- 2025-03-14 19:08:14
前言
全国卫生服务统计调查是国家卫生健康统计调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1993年,每5年进行一次。历次调查结果对于制订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合理配置资源,有效调控卫生服务供求关系,提高卫生行政管理水平,促进卫生健康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其目的是了解城乡居民健康和卫生服务的需要、需求、利用、医疗负担及满意度,客观反映近五年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成就和问题,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支持。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6个县(市、区)、752个乡镇(街道)、 1 561个行政村(居委会)、 94 076户居民。
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工作安排,经国家统计局审核批准,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的指导下,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组织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样本县(市、区)相关单位完成了调查任务。
调查首次采用基于移动互联网设备的电子调查系统,由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的调查员使用统一配置的移动终端,对抽取的调查对象入户调查询问。调查员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组成。本次调查采用信息化数据采集的方式,为高质量完成全国卫生服务调查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调查结束后,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的数据进行认真清理和分析,并组织专家完成《2018年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报告》(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与第五次调查比较,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提高,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和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未利用服务的比例下降,住院费用增幅趋缓,患者对门诊和住院服务满意的比例提高,重点人群健康管理逐步加强。《报告》也提示今后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比如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增加给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带来的挑战,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费用的合理控制依然面临挑战等。此外,今后全国卫生服务统计调查也要更加关注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的均衡布局,为完善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应对突发传染病事件能力提供支持。
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对本次调查工作高度重视,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精心组织,认真实施,高质量完成了调查工作。国家相关部委、社会各界对调查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衷心地感谢参与调查的有关部门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及专家学者!
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
2020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