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道镜技术入门和提高
- 赵健主编
- 13字
- 2025-03-14 21:07:55
第三章 阴道镜检查设备与用物
第一节 阴道镜概述
阴道镜于1925年由德国Hans Hinselmann所发明,它是一种用于观察下生殖道病变的内镜,是介于肉眼观察和显微镜之间的一种检查方法。它借助强光源和可调节倍数的光学和电子放大功能,在应用3%~5%冰醋酸和鲁氏碘液后,由外到内直接观察外阴、阴道、子宫颈,并可在镜下对可疑病变组织进行活检,提高活检定位取材的准确性。阴道镜利用强光穿过上皮数层细胞,射入基质,再反射出来形成特殊形态的图像。通过对反射出来的图像颜色、构型、边界、血管等特征进行观察分析,可发现特定组织内肉眼看不见的亚临床病变。目前阴道镜检查已成为对宫颈癌前病变、早期宫颈癌、外阴病变、阴道病变等疾病的辅助诊断及治疗后随访、评估的重要方法之一。宫颈癌筛查发现细胞学、HPV检查结果异常,转诊阴道镜检查是预防和早期发现宫颈癌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在阴道镜检查中不能正确诊断或发现高级别病变部位并活检,极易造成漏诊或误诊。
阴道镜有光学阴道镜、电子阴道镜和光电一体阴道镜之分。
最初使用的光学阴道镜是比较简单的带支架的单目阴道镜,有较多局限,如只能靠目镜观察、易导致操作疲劳、检查速度慢、图像采集和打印困难、不易于分析图像和交流等。随着光学仪器的发展,阴道镜的构造和功能也日臻完善,单目镜变成双目镜,可调节放大倍数,目前使用的阴道镜放大倍数在4~40倍,最佳放大倍数为3~15倍。对日常阴道镜检查而言,没有必要采用更大的放大倍数。在低倍率下可以全面观察外生殖器官,也能在阴道镜指示下进行活检或外科电环切。在3.75倍放大下,可以完整地看到宫颈和阴道。在7.5倍放大下,子宫颈占据整个阴道镜视野,便于观察宫颈病变。15倍放大下主要观察局部,对于局部区域进行更详细的观察,更高的放大倍数,比如20~40倍,在临床上很少应用,可以更近距离观察小血管的细节。
1993年,美国首次研制推出了数码电子阴道镜。近年来,电子阴道镜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多。电子阴道镜是一款集多学科、高分辨率电子成像技术等于一体的仪器,由彩色摄像仪、光源系统、图像转换模块、计算机主机工作站、专业的阴道镜检查软件、打印机组件等组成。与传统的光学阴道镜相比,它没有目镜,医生只需在显示器上观察病灶,并且成像自动聚焦,操作简便(图1-3-1)。

图1-3-1 电子阴道镜(标清图像)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电子阴道镜已从标清图像(44万像素)发展到高清图像(200万像素以上),高分辨率显示器和高像素的摄像模块组合,让图像的清晰度得到非常大的提升。通过高亮度、高显色性的光源和高放大倍数的图像可以鉴别极微小的细节,提高了医生发现病变和指导活检的准确率。配套集成专业的阴道镜软件系统:患者信息管理模块提供患者基本信息、阴道镜检查指征等信息录入,图像采集模块可对观察的阴道镜图像进行分析、采集、处理、标注等操作,评估系统模块提供国际指南要求的术语以及评估步骤,诊断报告,病例管理系统集成所有检查患者的历史资料,该集成系统对于科研和随访管理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图1-3-2)。
随着科技进步,现在已经开发研制出光电一体阴道镜(图1-3-3),将电子阴道镜与光学阴道镜结合起来,图像更清晰,带有操作系统,图文报告更有利于临床医生对疾病的判断和制定治疗策略。目前光电一体阴道镜已经逐步取代单纯的光学阴道镜,有各种型号,基本结构都大同小异,主要由光源、双目镜放大镜、支架及连接臂、电源、电子屏幕、照相机成像系统、操作系统组成。教学镜配备额外的单目镜(图1-3-4)。放大镜倍数也不尽相同,一般3~30倍,配有红、绿两色滤光片,使用绿色滤光片时光线柔和,而红色滤光片更适合于观察血管的形态及收缩功能。新型光电一体阴道镜采用了冷光源,光源位置远离镜头,通过光导纤维把光线输送到放大镜,避免被观察部位光热作用。

图1-3-2 电子阴道镜(高清图像)

图1-3-3 光电一体阴道镜

图1-3-4 连接单目镜的教学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