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咱的好大儿,长大了(求追读)
- 大明:我朱棣,不靖难,改养猪了
- 萧蓝衣
- 2588字
- 2025-03-11 00:03:58
李祺尴尬驻足。
可一众勋贵实在受不了了。
本来坛子敞开口,就熏死了。
当侍卫从坛子里捞黑乎乎的东西时候。
那味道,绝对是无差别攻击,谁闻谁吐。
呕!
郑珙哭嚎用力,吸进去过多臭味,暴吐起来。
一个人吐,很多人跟着吐。
一时间,郑家门前酸臭味熏天。
但大家都没闻出来酸臭味。
主要是那坛子的味道太呛人了!
已经有勋贵连滚带爬的跑了。
那身影仿佛在说:
老子宁愿回家自杀,都不想被臭死,太他吗的憋屈了!
可是。
当一块块黑色物体,进入油锅。
炸熟后捞出来,再撒上大明版烧烤料。
一股喷香味儿,冲淡了臭味,钻进每个人鼻孔里,竟意外激起食欲。
咕噜!
李祺滚动下喉咙,有点想吃。
主要是吐光了,肚子饿了。
谭渊很有眼力见。
第一份美食做好,立刻双手捧着。
送到李祺面前:“请小公爷享用!”
“这个能吃?”
看谭渊浓眉大眼的老实模样。
李祺竟真接过来,鬼使神差的尝一口。
似乎……还不错!
“这是何物?”
李祺迅速吃几口,发现越嚼越香,味道甚美。
“回禀小公爷。”
看见李祺的表情,谭渊松了口气。
立刻解释道:
“那坛子里装的叫臭豆腐。”
“是俺们燕王发明的。”
“那东西闻着臭吃着香,炸过之后,味道更是绝顶。”
“名字很市井,叫炸臭豆腐。”
谭渊娓娓道来。
他正说着呢,一份份新出锅的炸臭豆腐,送到一众没跑的官员手中。
有李祺带头,大家都尝尝味道。
意外发现,还挺独特!
越爵越香,味道不错。
“炸臭豆腐?”
“名字确实很市井,但味道很不一般。”
李祺给出高度评价。
而见一众淮西人吃得倍儿香。
郑珙发现两手空空。
顿时悲从中来,嚎啕大哭:“爹啊,你死的好惨啊!”
郑珙的眼泪。
已经打动不了李祺了。
谁让你家藏秘密,不让咱们知道了!
如果你早坦白,我也就帮你讨回公道了。
奈何你不说呀,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其实,他已经猜到几分了。
朱棣这般演戏,显然不是蒙骗老朱的,那么能是谁?
是他!
那个最不可能的人,反而是他!
但还不能确定。
李祺还在盘算。
至于这臭豆腐攻击,都是小场面。
啧啧,真香,再来一碗!
“思恭兄节哀。”
“郑公丧礼明日再操办。”
“今日天色不早了。”
“这番折腾,又吃了些食物,不好克化。”
“不如今日就到这里,明日我等再来。”
李祺以退为进。
这回淮西人不乐意了,臭豆腐没吃够呢,再来一碗!打包带走!
郑珙眼神犹疑。
他爹临死前,千叮咛万嘱咐,万万不得向任何人泄露他的死因,李善长也不行。
还告诉他,不要想着报仇。
可那是他爹呀,若不报仇,那不是畜生一般吗?
所以,他才请李祺来操持丧礼。
却不想,弄巧成拙。
他爹的仇报不了,反而得罪了李祺。
他是君子,不会拐弯,答应他爹的,他就会办到。
只能目送李祺离开。
看着李祺等一众淮西勋贵离开。
谭渊也松了口气。
朱棣临走前,特意交代他,别招惹李祺。
他来郑家找事。
是做戏的最后一环。
做戏要做全套。
当然了,他确实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出城去了。
好吧,编不下去了!
就是臭豆腐太臭,他受不了跑了。
谭渊指挥侍卫,继续炸臭豆腐,给上朝官员们吃口热乎的。
他做戏也得做全套。
臭豆腐的名声,能不能打出去,就靠这一炮呢!
……
就在朱棣出宫之时。
东宫发生的事,老朱已然了如指掌。
其实,从朱棣离开燕王府的时候,朱元璋就已经收到消息了。
他一直冷眼旁观。
看完整场戏后,他脸上露出笑容:
“咱这好大儿,果然是当皇帝的料。”
他非但没有一丝责备,反而很欣慰。
“来人,去把王贵杖杀!”
若非王贵手法太糙,导致郑九成自杀,这个算计燕王的局还是不错的。
把朱棣逼到淮西勋贵的对立面上去。
就算他有野心,也永远施展不开了。
御人,要用术。
不能靠感情维系,亲兄弟又如何?
朱文正还是咱亲侄子呢,不照样背叛了咱?
周德兴、李文忠跟咱关系近不近,不照样有过叛变的心思吗?
能站在朝堂上的人,个个都是野心家!
能因为他们有野心,就不用他们的才华吗?
不!
要给他们套上一个枷锁,限制他们的野心。
再套上牛套,让他们老老实实给咱拉磨干活!
“咱的好大儿长大了!”
“不枉咱精心培养!”
“老四有野心,那就限制他的野心,系上马绳,蒙上他的眼睛,让他给咱拉磨!”
“缰绳攥在手里,管手下是杨坚还是曹操,谁都得老老实实,谁也翻不出咱的五指山去!”
“标儿表现可圈可点。”
“今天他能对亲兄弟下手。”
“就说明,他正在变成一个好皇帝了!”
“最值得表扬的是。”
“当老四动情吐露真言时。”
“他并没有意气用事,全抛一片真心。”
“而是选择性说,同时把吕氏推出来当门板。”
“这才是上位者,该有的手段。”
“可是!”
朱元璋陡然充满杀意:“吕氏,你敢挑拨咱儿子的关系?”
朱标对亲兄弟动手,他很欣慰。
但外人,敢动他儿子,他就让他死!
太子妃也是外人!
“王和!”
殿外一个太监如幽灵般入殿,匍匐在地。
“吕本死后,可还有亲人?”
“回万岁,有的,吕本兄弟四人,除他这一脉外,都有子嗣传承。”
王和掌情报,天下事都在他脑子里。
“兄弟四个?”
“挑一支,杀光!”
朱元璋淡淡道:“不留痕迹!”
最近宫里发生的大事太多了。
不宜再死一个太子妃。
再说了,他儿子还需要吕氏做门板呢。
不能杀。
那就杀她一支族人好了。
反正她家近支三脉,远支不计其数,抗杀!
“今年移民,主要从江南移,人选交给户部裁定,朕亲自过目!”
朱元璋还要从江南移大族。
让你们联合起来支持吕氏,都该死!
“奴婢遵旨!”王和退出奉天殿。
殿门再次关闭。
“标儿,咱知道,女人左右不了你的决定。”
“你像咱。”
“咱爷俩这样的人,注定执掌乾坤。”
“但既然你说了,咱这个当爹的就帮你,把谎言变成现实。”
“省着外人揣测咱家,兄不友弟不恭。”
朱元璋虽然很欣慰。
脸上却还带着几分不快。
他心里希望儿子们和睦相处,团结友爱。
朱标是成熟的君主了,却不是个好儿子了!
他心里终究有几分怅然若失。
而想到朱棣。
他脸上又洋溢起笑容:
“不过,老四的表现,着实让咱惊艳啊。”
“智谋、韬略、心智都是极佳的。”
“真是咱的好儿子!”
“可惜是老四!”
就那么一瞬间。
他觉得朱棣比朱标优秀。
但转瞬,又打消掉这个念头。
又气得牙痒痒:
朱棣四处造他皇谣。
李文忠还他吗的往奉天殿后面看,好像在寻找小画屋。
他真后悔,让李景隆当卧底了。
真怕被反喂屎。
生气一会,居然又开心地笑了。
“老四今天这番话,应该是出自真心。”
“标儿应该信了。”
“兄弟俩把事情说开了,以后就能和睦相处了。”
“毕竟你没怀疑的,咱这当爹的都帮你怀疑到了。”
“你没试探过的,咱也都帮你试探过了。”
“都怀疑过、试探过,也都证实过了。”
“标儿,你也该信任老四了。”
“以后,你们兄弟携手共进,咱们朱家江山代代相传,大明王朝,永远伟大!”
朱元璋脸上露出希冀向往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