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教书的不会,监考的可以

  • 清妖
  • 傲骨铁心
  • 2057字
  • 2025-03-28 17:47:58

现任两江总督没有正印坐堂,由江苏巡抚福崧暂署。

暂署就是代理的意思。

福代总督便是去年提前得知调查团要到浙江查库,连夜组织人手“丰仓满仓”的那位。

此事江浙官场人皆晓之,但远在京师的乾隆就不晓得,否则也不会龙颜大悦让福崧这个大贪官代理两江总督了。

老头子毕竟太老了,又聋又瞎,压根不知道下面的真实情况,以致有的省份官员敢联合起来蒙骗他好几年。

代表青帮帮主信物的盘龙棍“锁”在两江总督衙门,倒不是说代理总督福崧就是青帮的帮主。

赵安认为这种做法跟他前世乡下念经给人做法事的假和尚所用器具,必须放在所里差不多。

要用时,到所里领。

不用时,就锁在所里。

如此做法不仅能让青帮的“官方”属性变得格外突出,也防止了青帮内部“野蛮力量”不受控制的滋生。

这股野蛮力量自然来自有清一代始终不绝的汉人反清思想。

要知道青帮创帮三祖可是白莲教中人,而白莲教于中国历史上扮演的就是积极造反角色。

五年后就将发生一次席卷川、楚、陕的白莲教大起义,整整打了九年,是三藩之乱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前清朝发生的最大规模农民起义。

因此无论雍正、乾隆父子怎么改造青帮,也无法忽视青帮的创帮属性以及百万帮众的复杂成份,万一被地下反清组织渗透,或者某些青帮高层觉醒白莲属性,后果肯定是不堪设想的。

如此,就必须将青帮的力量分散,使各堂口各自为政,无法形成统一的力量。

不设帮主是一个手段,用盘龙棍限制青帮高层联合起来也是出于这个防范目的。

换言之,赵安想拿到乾隆赐给青帮的“法器”号令帮众,必须要当上两江总督,否则他拿不到盘龙棍。

两江总督是从一品大员,他现在是从九品,双方差距十六级。

一年升一级,也得十六年。

不然他就算能在青帮混成爷叔、老太爷,最多也只能控制一个堂口,而青帮是沿运河分布的,光控制一个堂口是做不到奇袭紫禁城,活捉老太爷的。

从这件事也能看出年轻时的乾隆政治手段十分高超。

事事都是提前布了局的。

香堂规矩过了,该知道的本帮历史渊源也知道了,按青帮收徒规矩,以后每月赵安必须到香堂至少两次。

时间不限,若有要紧事情无法过来,须提前报于“爷叔”知道。

张宝发这边也忙,今年夏税征收的粮食各地都收的差不多了,作为承运方的青帮接下来得和漕运衙门一起负责将漕米输送到北京。

这件事的工作量很大,光扬州这边需要动员的漕船就不下两千条,动员漕工至少数万,还得跟运丁、沿途关卡、淮安、济宁、通州各级和漕运有关的衙门打交道,是一件极其累人的事。

往年每到漕米北输时,各地青帮组织就得跟打了鸡血似的连轴转,一点都不能耽搁。

但凡出点事,轻则船覆人亡,重则抄家灭门。

赵安刚做规矩又是在府学当学官,张宝发自然不会让他参与漕运的事,因而以师父姿态对徒弟做了一些训导后,便前往设在下关码头的漕行亲自坐镇漕米北运之事。

赵安则是回到府学继续他那无聊的工作生涯。

唯一的好处是身为学官的他拥有一间独立办公室,不像之前上班都要和人家挤一块工作。

小是小了些,胜在私密,没人打扰。

当然,也可以理解压根没人把他放在心上。

单位不给派工作,赵安也不好意思主动跟校长说他能教书,便只能过起读书、看报、喝茶的无聊日子。

每天下班回家逗逗便宜闺女小小,晚上再把玩便宜老婆春兰小娘子,倒也有滋有味。

真是一天都没放过小娘子,因为问了小娘子月事,根据前世科学计算法估摸小娘子这两天正好吐泡泡,自是不遗余力的输出蝌蚪了。

没办法,这个便宜小娘子不怀上他的孩子,两人之间就始终存在隔膜,无法形成利益共同体。

一个对“假丈夫”没有任何感情,双方之间也没有任何羁绊关系,大难若临了头,赵安铁定要在罗春兰身上吃大亏。

聪明人,就必须将对方肚子鼓起来。

和好色无关,实是唯一手段。

等到了第三天,赵安一大早便如约雇了辆马车去吴卫平家。

到地方时,老吴头两口子已经收拾好东西,只未见子女跟随,不知是子女都已成人,还是两口子压根没生养。

赵安也不多问,将准备的二十两碎银子和一些路上吃的干粮递给老吴头的妻子张氏,之后请二人上了雇来的马车,亲自给送到下关码头。

找了条已经装满漕米准备北上的漕船,赵安自报身份乃智字辈弟子,师傅是爷叔张宝发后,船老大立时应承下来,抱拳道:“既是小老大的亲人,那便是帮中弟子的亲人,请小老大放心便是!”

“多谢!”

赵安跟这位姓卢的船老大交待几句后便请老吴头两口子上船。

老吴头点了点头,临上船板时忽的停下问赵安:“老夫如何与你联系?”

赵安低声道:“大人到京安顿好后可给府学来封书信,学生是府学的学录赵有禄。”

“你是学官?”

老吴头怔住,原以为对方是衙门办事的人,未想竟是个从九品的学官,难怪年纪轻轻这般有心机。

赵安笑了笑:“那学生就祝大人一路春风,在京里能如鱼得水,大展宏图!”

“承你吉言了。”

老吴头深深看了眼赵安,给了妻子张氏一个眼神,两口子便提着包裹上了船。

船老大那边自是将二人安排到舱中,船中条件简陋,味道也不好闻,胜在运河行舟没有大风的话很是平稳,不然走陆路光是车马颠簸就能把人折磨的够呛。

于岸上目送漕船出发后,赵安方才离开回府学上班。

未想今日倒有事了。

管教职工人事的马学正给正在办公室看书的赵安派了个差事,到扬州府下辖的东台县学当监考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