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食管的分段

食管是一截输送食物的管道,全长25~30cm,上接咽喉,下连胃,根据走行,分颈段食管和胸段食管,其中胸段又分上、中、下3段。喉一般在距门齿(中切牙)15cm的位置,食管和胃交接的地方被称为贲门,一般在距门齿40cm的地方,所以胃镜下距门齿15~40cm之间的病变,就是食管病变,对于不同身高的人,喉和贲门的距离可能会有所差异,但差异一般都在3~5cm以内。针对颈段和胸上段食管癌,通过胃镜测量喉入口距离食管癌病变上缘的距离,评估病变以上正常食管的范围,对于能否选择手术治疗十分重要。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不妨通过示意图学习一下食管的分段。距离门齿15~20cm是颈段食管,距门齿20~25cm是胸上段食管,25~30cm是胸中段食管,30~40cm是胸下段食管(见图2)。那么对于跨段分布的食管癌,比如距门齿19~23cm可见食管病灶,该如何界定是哪段的食管癌呢?我们可能会想当然地说这是颈+胸段的食管癌,但学术界对于食管癌病变部位的界定并不是这样简单粗暴,在多年来的临床实践中,医生们不断探索,经过无数次争论和变更。比如第七版的食管癌分期以病变上缘为界定标准,最新的第八版的分期又改回了第六版时规定的以肿瘤中心为判断标准,19~23cm的中心是21cm,也就是说,距门齿19~23cm可见食管病灶,这属于胸上段食管癌。但本书作者还是更倾向以病变上缘为界定标准的分类方法,毕竟喉入口距离病变上缘若在5cm以内的话,是不推荐手术的,换言之,颈段食管癌是不推荐手术的。若病变上缘在胸上段的范围内,仅从位置角度看,是推荐进行手术治疗的。

图2 食管的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