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经和子宫内膜是什么关系

月经的不同时期子宫内膜的功能层会发生相应变化,包括月经期、增殖期和分泌期。增殖期指月经周期的第5~14日,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内膜表面上皮、腺体、间质、血管均呈增殖性变化,子宫内膜厚度自0.5mm增生至3~5mm。分泌期是指月经周期的第15~28日,黄体分泌的孕激素、雌激素使增殖期内膜继续增厚,腺体更增长弯曲,出现分泌现象。分泌晚期是月经周期第24~28日,此期为月经来潮前期,子宫内膜呈海绵状,厚达10mm。月经期指月经周期的第1~4日,为子宫内膜海绵体功能层从基底层崩解脱落期,是雌激素和孕激素撤退的最后结果。经前24小时,内膜螺旋动脉节律性收缩及舒张,出现逐渐加强的血管痉挛性收缩,导致远端血管壁及组织缺血坏死剥脱,脱落的内膜碎片及血流一起从阴道流出,即月经来潮。

子宫内膜出了问题月经会发生异常。当机体受到内部或外部各种因素,如精神紧张、营养不良、代谢紊乱、慢性疾病、饮食紊乱、过度减肥运动或口服某些药物等影响时,可引起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控失常,卵巢不能规律分泌雌孕激素,导致月经失调,表现为闭经、月经周期延长、子宫异常出血等,甚至长期大量出血引起重度贫血。如果卵巢功能异常,不能规律排卵,长期只分泌雌激素而无孕激素,使得子宫内膜长期受到雌激素的增殖作用,而无孕激素限制内膜增生,久而久之会引起子宫内膜异常增生,直至不典型增生甚至癌变。

此外,如果因感染或人工流产等机械性损伤使得子宫内膜变薄,不能有效地增长变厚,则会导致月经量减少甚至子宫性闭经。

图4 卵巢及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和激素水平关系

(张迪 孙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