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为什么说冠心病也是自己酿下的一杯苦酒

上述讲了一些无法避免的引起冠心病的因素。但在平时生活中,一个人得了冠心病,常常说都是自己平时不注意,是自己给自己酿下的苦酒,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冠心病的成因中,也有事在人为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第一,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真是这样吗?世界上很多疾病还真与性格有关联,譬如冠心病。大家知道,医学上性格分为A型和B型。A型性格脾气比较火爆、没有耐心,遇事容易急躁;B型性格脾气比较随和,性情文静,和蔼可亲。研究发现,A型性格的人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是B型性格的2~4倍。A型性格对冠心病发生的作用超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等危险因素,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第二,不良的饮食习惯。俗话说:病从口入。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美国之所以冠心病发病率那么高,很大程度上归根于快餐油炸食品的大量摄入。而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也是由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越来越多。

第三,肥胖。肥胖作为一种病态,对冠心病的坏影响,显而易见。随着肥胖者体重指数的增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和心梗、猝死的风险也在增加。这主要是因为:过度的体重增加,会使心脏负荷和血压上升;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会使血脂水平增高;同时,肥胖还会引起胰岛素抵抗,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第四,吸烟。吸烟对冠心病的危害,越来越得到证实。烟雾缭绕的“快乐”里,暗藏杀机。目前,很多公共场所都设置了吸烟区,吸烟的危害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吸烟不仅对肺造成损害,同时也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危害。吸烟时,大量有害物质如尼古丁和一氧化碳随烟雾吸入肺内,同时也被吸收到了血液中,进而作用到心脏、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烟雾中的尼古丁可直接刺激血管运动中枢,并刺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引起心率增快、末梢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这些血管活性物质还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烟雾中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是氧气的250倍,且一旦结合就不易解离,而原本与氧气相结合的血红蛋白,一旦结合了一氧化碳,就失去了携氧的能力。血液中一氧化碳浓度过高时,不仅可使血氧浓度下降、组织供氧不足,还会损伤血管内皮,便于脂质渗入血管壁,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而且被动吸烟和主动吸烟同样危害人的健康。

第五,缺乏运动。从现代医学角度,劳心者却承担着冠心病的高风险。脑力劳动者静坐时间长、缺乏体力活动,患病率为体力劳动者的2~4倍。脑力劳动者精神紧张,可造成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使血液中的儿茶酚胺、皮质醇激素水平升高,最终导致血压上升。长期久坐还可造成脂代谢紊乱,血胆固醇水平升高,同时影响凝血机制,使血小板凝聚性增高,加重内皮损伤。除此之外,精神紧张还使人易于疲劳而懒于体育锻炼。相反,体力劳动者和坚持参与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冠心病发生的可能性就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