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一节 骨盆
一、骨盆组成
1.骨骼
骶骨(5、6块骶椎)、尾骨(4、5块尾椎)、髋骨(髂骨、坐骨、耻骨)。
2.关节
耻骨联合、骶髂关节、骶尾关节。
3.韧带
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
二、假骨盆
又称大骨盆,位于骨盆分界线之上,为腹腔的一部分,其前为腹壁下部,两侧为髂骨翼,其后为第5腰椎。
三、真骨盆
又称小骨盆,位于骨盆分界线之下(称骨产道),为骨盆入口与骨盆出口之间的区域。
1.骨盆腔
后壁是骶骨与尾骨,两侧为坐骨、坐骨棘、骶棘韧带,前壁为耻骨联合。
2.坐骨棘
真骨盆中部,可经肛诊或阴道诊触到,在分娩过程中是衡量胎先露部下降程度的重要标志。
3.骶岬
骨盆内侧量对角径的重要据点。
4.耻骨弓
耻骨两降支的前部相连构成。
四、骨盆的类型
1.女型
入口呈横椭圆形,髂骨翼宽而浅,入口横径较前后径稍长,耻骨弓较宽,两侧坐骨棘间径 ≥ 10cm,占 52%~58.9%(最常见)。
2.扁平型
入口呈扁椭圆形。耻骨弓宽,骶骨失去正常弯度,变直向后翘或呈弧形,故骶骨短而骨盆浅,占23.2%~29%。
3.类人猿型
骨盆入口呈长椭圆形,占8%~23.8%。
4.男型
骨盆入口略呈三角形,两侧壁内聚,坐骨棘突出,耻骨弓较窄。骶坐切迹窄呈高弓形,骶骨较直而前倾,致出口后矢状径较短。亦称漏斗骨盆,可造成难产。较少见,占1%~3.7%(表2-1)。
表2-1 骨盆的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