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老年医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国外老年医学的形成与发展

人类对衰老及其过程的探究从未停止,老年医学由此孕育而生,并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水平的提升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公元前1550年,埃及最早记录医学知识的《埃伯斯伯比书》就提出老年人的衰弱(frailty)是由心脏化脓引起的。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年)将老年人的衰老描述为湿与冷的感觉,这可能是对老年人心衰最早的描述之一。中亚医学家阿维森纳(980—1037年)在他的巨著《医典》中也阐述了老年人相关的医学问题。中世纪的意大利罗马教廷最早建立了“老年之家”,即早期的养老院,为衰弱与失能老年人提供医疗帮助。13世纪培根开创了老年病研究。1909年美国医学家纳歇尔(1863—1944年)提出老年医学(geriatrics)这一学科概念之后,老年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纳歇尔因此被西方老年医学界视为现代老年医学之父。英国的沃伦(1897—1960年)通过改善老年人诊疗环境、丰富老年人康复项目、加强老年人生活激励等多个途径促进老年医学的创新发展,被称为现代老年医学之母。进入20世纪40年代后,随着人们的健康水平普遍提高、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例显著增加,老年医学的发展才逐渐引起社会的重视。

1914年Ignatz L.纳歇尔撰写了《老年病及其治疗》(GeriatricsThe Diseases of Old Age and Their Treatment)一书,这是西方第一部关于老年病学和老年医学的教科书。随后美国的老年医学进入快速发展期:1942年成立全美老年医学会,1945年成立全美老年学会,1966年设置老年医学专科培训,1982年成立第一个老年医学科,1998年美国老年协会发布老年病专科培训指南,明确了老年医学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并将老年医学设置为全美医学院校的必修课程。1938年德国学者比尔格和阿布德哈登创立了国际上第一个老年研究杂志。1947年英国老年医学学会(British Geriatric Society)的前身老人照护医学会(Medical Society for the Care of the Elderly)召开第一次老年医学大会,与会人员由医生、护士、科研人员及其他与老年医学相关的医疗卫生领域的专家组成。1959年日本老年学会成立,下设基础老化学会、护理管理学会等7个分会,2006年日本应用老年学会成立,为老年医学的跨专业学科交叉奠定基础,这对于推动日本乃至世界的老年医学事业发展都发挥了积极作用。1950年国际老年学学会成立,并在比利时列日召开了第一次会议,旨在促进各会员组织在生物学、医学、行为学和社会学各领域(社会心理学领域)进行老年学研究。

二、传统医学与老年医学

我国传统医学与老年医学的碰撞来自于治疗为主转变为主动预防。这种“治未病”的思想在我国的经典中医著作《黄帝内经》中早已提出。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也着重叙述老年病的防治,强调老年人用药以补法为主,食疗为先,养性服饵,防病延年,将抗老增寿与预防老年病统一起来,这都是中医在老年医学范畴内实践“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诊疗思想的具体体现。宋代陈直撰著了我国第一部老年医学专著《养老奉亲书》,对老年人生理、病理、心理及老年病的防治进行了精辟的阐述。传统医学对老年医学的研究在明清时期到达巅峰,专著达上百种之多,对衰老、抗衰老以及老年病的诊治和预防,从理论到实践均有较系统全面的阐述,其中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载了几百种延年益寿药物。20世纪80年代起,传统医学和现代老年学的融合成为热点。通过对古代文献进行整理,为临床中医老年医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经验。根据名老中医治疗老年病的专长和特点,从独特诊疗、独到见解、专方专药等多个角度,为老年医学的临床研究提供借鉴或进行深入验证。

在中医传统衰老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补肾、补脾、补气血等常用治疗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检测手段,为探讨衰老的机制提供了客观的判断标准。开展延缓衰老中药的临床试验和基础研究,证明了人参皂苷、黄芪等多种单味中药或含其有效成分的一些中成药具有较好地改善老年人衰老症状的作用。通过进行个性化的辨证论治、遵循求衡性的防治原则、采用人性化的治疗方法、运用多样化的干预手段以及天然化的用药取向,掌握老年人多发病、慢性病的发病机制、用药处方、预后康复等方面的规律,不断创新中医在老年医学中的诊疗模式,来推动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

三、我国当代老年医学发展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老年医学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北京医院开始现代老年医学研究。解放军总医院于1964年成立老年病房,并于1978年成立全国首个老年医学研究室,由牟善初教授和王士雯院士牵头,围绕老年医学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80年代初期,国内先后成立了老年医学专题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于同期创刊。90年代中期,老年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并将中老年人2型糖尿病、原发性骨质疏松、老年期痴呆及帕金森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等项目纳入国家“九五”计划。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老年医学快速发展,大批老年医学项目被列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国家攻关课题。2013年,国家批准了首批30家老年医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医院。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式批复在北京医院设立国家老年医学中心。2016年,科技部公布6家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名单。2018年,科技部启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2019年,依托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探讨并制定健康老龄化中国方案。2020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了《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