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中医护理适宜技术
- 周瑾 蔡姣芝主编
- 1155字
- 2025-03-14 18:37:45
四、切诊
切诊在肿瘤患者的辨证施护中具有重要意义。肿瘤属于全身性疾病,其病理变化必然会反映在脉象中。中医传统脉象有28种,其中肿瘤患者临床常见的脉象有:沉脉、细脉、弱脉、弦脉、浮脉、滑脉、数脉、涩脉、促脉、结脉、代脉等。若肿瘤患者出现弦滑数脉或弦数脉时,则表示此时病邪猖獗,是病情恶化的表现之一。肿瘤患者手术后或放化疗后,原发病灶已经切除或消失,邪毒已去,此时脉象理应表现为平和或沉细脉,但若患者的脉象为滑脉、弦数脉或细数脉时,应高度警惕,考虑是否有余邪未净;若患者同时出现低热、红细胞沉降率高等现象,则提示有肿瘤复发或转移的可能性。
(一)浮脉
浮脉,又称浅脉。浮脉搏动位于皮下浅表部位,即皮下浅层。《四言举要》描述其为“浮脉法天,轻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难经》也记载“浮者,脉在肉上行也”。浮脉手指轻按即可摸到搏动,重按稍减,但不空泛无力。
1.脉象特征
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2.临床意义
一般见于表证,亦可见于虚阳浮越证。
(二)沉脉
沉脉,搏动部位较正常脉深,故可理解为“深脉”。《脉诀汇辨》记载“沉行筋骨,如水投石”。沉脉搏动的部位在皮肉之下,靠近筋骨之处,因此用轻指力按触不能察觉,用中度指力按触搏动也不明显,只有用重指力按到筋骨间才能感觉到脉搏明显的跳动。这是因为沉脉脉气沉,脉搏显现部位深。
1.脉象特征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2.临床意义
一般见于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三)数脉
数脉脉率较正常为快,脉搏90~120次/min。《濒湖脉学》中描述其为“一息六至,脉流薄疾”,所以数脉是脉搏搏动速率过快的脉象。
1.脉象特征
脉来急促,一息五六至。
2.临床意义
一般见于热证,亦见于里虚证。
(四)细脉
细脉是指脉管在指下感觉细小,搏动小,或脉细如丝,但脉起落搏指明显,能分清次数。
1.脉象特征
脉细如线,应指明显。
2.临床意义
一般见于虚证或湿证。
(五)涩脉
涩脉的脉形较细,其搏动往来迟滞艰涩,极不流利,脉律与脉力不匀,呈三五不调之状。滑伯仁形容涩脉为“如轻刀刮竹”,可理解为不流利脉。
1.脉象特征
形细而行迟,往来艰涩不畅,脉势不匀。
2.临床意义
一般见于气滞、血瘀、痰湿内停和精伤、血少。
(六)弦脉
弦脉,脉形端直而形长,脉势较强,脉道较硬。切脉时,有挺然指下,直起直落的感觉,故称为“从中直过”“挺然于指下”。弦脉的弦硬程度与病情轻重有关,病情轻则脉如按琴弦,重则如按弓弦,甚至如循刀刃。
1.脉象特征
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2.临床意义
一般见于肝胆病、疼痛、痰饮、胃气衰败等。
(七)结脉
结脉脉来迟缓,脉律不齐,有不规则的歇止。《脉经》将结脉描述为“往来缓,时一止复来”,《诊家正眼》称结脉为“迟滞中时见一止”。
1.脉象特征
脉来缓慢,时有中止,止无定数。
2.临床意义
多见于阴盛气结、寒痰血瘀,亦可见于气血虚衰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