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催/引产术

第一节 缩宫素催/引产术

【适应证】

1.具备催/引产指征,详见《妊娠晚期促子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2014)》。

2.无催/引产禁忌证。

【禁忌证】

对缩宫素过敏。

【操作方法】

1.静脉给药,其优点是可随时调整用药剂量,保持生理水平的有效宫缩,一旦发生异常可随时停药。半衰期5~12分钟。

2.小剂量静脉滴注缩宫素为安全、常用的引产方法,但在宫颈不成熟时,引产效果不好。

3.有条件者最好使用输液泵。

4.具体步骤

(1)静脉滴注中缩宫素的配制方法:应先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00ml,用7号针头行静脉滴注,按每分钟8滴调好滴速,然后再向输液瓶中加入2.5U缩宫素,将其摇匀后继续滴入。切忌先将2.5U缩宫素溶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中直接穿刺行静脉滴注,因此法初调时不易掌握滴速,可能在短时间内使过多的缩宫素进入体内,安全性差。

(2)合适的浓度与滴速:因个体敏感度差异极大,静脉滴注缩宫素应从小剂量开始循序增量,起始剂量为2.5U缩宫素溶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00ml中(即0.5%缩宫素浓度),以每毫升20滴计算。从每分钟8滴开始,根据宫缩、胎心情况调整滴速,一般每隔20分钟调整1次。应用等差法,即从每分钟8滴调整至16滴,再增至24滴;为安全起见也可从每分钟8滴开始,每次增加4滴,直至出现有效宫缩。有效宫缩的判定标准为10分钟内出现3次宫缩,每次宫缩持续30 ~ 60秒,伴有宫颈的缩短和宫口扩张。最大滴速不得超过每分钟 40 滴(即 120ml/h),如达到最大滴速仍不出现有效宫缩时,可增加缩宫素浓度,但缩宫素的应用量不变。增加浓度的方法是以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00ml中加5U缩宫素变成1%缩宫素浓度,先将滴速减半,再根据宫缩情况进行调整,增加浓度后,最大增至每分钟 40 滴(120ml/h),原则上不再增加滴数和缩宫素浓度。

【注意事项】

1.专人观察宫缩强度、频率、持续时间及胎心率变化并及时记录,调整好宫缩后行胎心监护。破膜后要观察羊水量及有无胎粪污染及其程度。

2.警惕过敏反应。

3.禁止肌内、皮下、穴位注射及鼻黏膜用药。

4.输液量不宜过大,以防止发生水中毒。

5.宫缩过强、宫缩过频时应及时停用缩宫素,必要时使用宫缩抑制剂。

6.引产失败 如连续使用2~ 3日仍无明显进展,应进行母儿评估后改用其他引产方法。

(刘 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