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桑树上的中药,一样不可少

桑树上桑叶、桑枝、桑椹和桑白皮都是药用部分。桑白皮味甘、辛,性寒,主要有泻肺火、降肺气,利小便的功效。近代医学研究认为,其有利尿、降压、镇静的作用。临床上主要有蜜炙和生用两种。

蜜桑白皮泻肺平喘

炙桑白皮味甘性寒,归脾经,其功用为降肺中水气而平喘,降肺气而清肺止咳,消痰降气平喘。如清泻肺热、止咳平喘的泻白散中炙桑白皮往往与地骨皮同用。水饮停肺的喘急可配麻黄、杏仁、葶苈子宣肺逐饮。在补肺汤中与人参、五味子、熟地配伍治疗内有热而咳喘、气短,潮热盗汗。

生桑白皮利水消肿

生桑白皮利尿消肿,用于浮肿,小便不利之水肿实证。如治疗脾虚气滞水泛之皮水证的五皮饮中就有生桑皮。本品还有清热降压的作用。

桑叶疏散风热

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抑阳、清肝明目四大功效。常用于外感风热、发热、头昏、头痛、咳嗽、咽喉肿。如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的桑菊饮;治疗燥热伤肺的桑杏汤;治疗温燥伤肺、气阴两伤的清燥救肺汤;治疗肝经实热的桑麻丸都有桑叶。在治疗肝阳上亢的镇肝熄风汤中也可加入桑叶。在治疗妇女崩漏的加味当归补血汤中桑叶用至30g以凉血止血。

桑枝祛风湿、利关节

桑枝苦辛,归肝经,有祛风通络、利关节作用。常用于风热痹痛,四肢拘挛,如《本事方》常用本品治疗风热痹痛。《景岳全书》中的桑枝膏治疗筋骨酸痛,四肢麻。我在治疗骨关节病中偏于风湿的,常在骨刺方中加用桑枝。

桑椹滋阴补血,生津润燥

桑椹甘、酸,归肝、肾经,寒能补益肝肾之阴,兼能凉血退热,适用于肝肾阴虚,头晕耳鸣,头目昏花,关节不利、乌发等。如首乌延寿丹、二至丸中都有桑椹,亦可治疗消渴,肠燥便秘。我在临床上治疗脱发时常加入本品。本品有清热凉血止血的作用。

总之,桑树上的药用取材较多,但多偏于苦寒。桑叶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抑阳、清肝明目四大作用。桑叶平肝凉血,止血作用不可忽视。桑白皮甘、寒,对于肺寒者当慎用,所以在泻白散中往往加入粳米保护胃气。生桑皮利水消肿作用较强。桑枝祛风湿达四肢、温经络,寒性不大。桑椹酸、甘、寒,补肝肾之阴,兼能凉血退热,是治疗脱发不可多得的良品。

区别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