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常见皮肤问题的预防与照护
一、压力性损伤
哪些患者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
当患者存在下列情况时,表明他/她是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高危人群,照护者应引起警惕,加强这些患者预防压力性损伤的照护。
(1)重症、昏迷或躁动的患者。
(2)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晚期、截瘫、偏瘫或肢体麻痹的患者。
(3)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消瘦/肥胖、发热、水肿的患者。
(4)长期卧床的患者。
(5)老年人、儿童。
(6)大小便失禁、大量出汗和皮肤潮湿的患者。
(7)因疼痛不敢活动的患者。
(8)因病情需要,使用相关器械的患者,如输氧的患者、使用监护仪的患者、使用各类支具的患者等。
哪些物品会造成压力性损伤
患者在住院期间会使用或接触到各类医疗设备和生活用品,当以下物品使用不当时会导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1)医疗设备:
包括氧气面罩、鼻导管、胃管、尿管、监护仪血氧探头、约束带、石膏、夹板、支具及下肢皮肤牵引带等医疗用品。长时间使用医疗设备时,其施加在身体局部的压力会导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2)生活用品:
包括床栏、便盆、毛巾、指甲剪、手机、笔、饭勺、衣扣等生活用品。生活用品长时间置于身体下面,也会对局部产生压迫而导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患者的哪些部位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
压力性损伤好发在身体的骨突部位,当患者取不同体位时,压力性损伤好发部位也各有不同。
(1)仰卧位:
当患者平躺或半卧时,好发部位是后枕部、肩部、肘部、骶尾部、脊椎体的隆突处、足跟。
(2)侧卧位:
当患者侧躺时,好发部位是耳部、肩部、肋骨、髋部、膝部内外侧、内外踝。
(3)俯卧位:
当患者俯卧(趴睡)时,好发部位是耳部、颊部、女性乳房、男性生殖器、髂嵴、膝部、脚趾。
(4)坐位:
当患者坐在轮椅或椅子上时,压力性损伤的好发部位是骶尾部、坐骨结节。
哪些减压用品可以用于压力性损伤预防
照护者可选择适用的减压用品以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常用的减压用品包括以下几种。
(1)交替充气床垫:
平铺于护理床上,充气后使用。使用时,气垫床的充气量以照护者能双手顺利插入气垫下为宜,避免因过度充气使接触面压力过高而降低减压效果,照护者每天检查充气量,保持气垫床24小时处于循环交替充气状态。
(2)翻身枕:
也叫三角垫或护理体位垫,均是海绵材质。当缺少翻身枕时,照护者可选用普通软枕。
(3)脚圈:
是高密度海绵材质,外层包裹棉布。脚圈可使长期卧床患者的足部悬空,照护者给患者带脚圈时应注意足跟离开床面1~2厘米。
(4)U型枕:
材质多为海绵或其他慢回弹材质,较柔软。U型枕不妨碍局部血液循环,放在骨隆突部位如骶尾部、髋部和足部时,可提供柔和支撑。照护者使用时应注意保持患者骨隆突部位是悬空状态。
(5)液体敷料:
照护者使用时可将液体敷料喷洒在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区域的皮肤表面,但患者皮肤有破损时不能使用、皮肤过敏时立即停用。
压力性损伤可以预防吗
压力性损伤可以预防,照护者采取检查皮肤、保护皮肤、改变体位、减轻受压等措施,可降低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
检查患者皮肤,照护者应该怎么做
(1)每天至少3次查看患者全身皮肤状况。
(2)重点查看骨突处和使用器械或留置管道处的皮肤,如颈托、夹板、血氧监测探头、吸氧管等。当发现患者皮肤有异常时如发红、硬结、水泡等,应立即报告护士。
保护患者皮肤,照护者应该怎么做
(1)使用温水清洁患者皮肤,每天1~2次。
(2)选用棉质毛巾,擦洗动作要轻柔。
(3)清洁后及时擦干皮肤,尤其是皱褶部位。
(4)不使用碱性肥皂,不按摩或用力擦洗患者发红的皮肤。
(5)患者大小便失禁时:①及时清洁患者的皮肤;②喷涂液体敷料、橄榄油或润肤油保护皮肤;③给患者用纸尿裤或护理垫快速吸收尿液或粪水;④不能让患者在便盆上停留过长时间。
(6)发现患者敷料有破损、污染、松动、移位或潮湿时,应及时通知护士。
患者常见体位及摆放要点有哪些
患者常见体位有平卧位、侧卧位、俯卧位、半坐卧位、30°斜侧卧位。
(1)平卧位:
也称仰卧位,是最自然的体位。摆放要点如下:①维持患者的头、颈部、脊柱保持一条直线;②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肩关节稍外展,肘部伸直,手掌心向上,可让患者手握小物品,防止手指过度弯曲挛缩;③大腿自然伸直,膝关节呈轻度屈曲状态;④小腿下垫长形软枕,注意不要直接垫在腘窝和跟腱处,避免腘窝处的血管和神经受压,也避免引起跟腱受压坏死;⑤足跟悬空,不接触床面。
(2)侧卧位:
包括左侧卧位和右侧卧位。摆放要点如下:①维持患者头、颈部和脊柱保持一条直线;②患者双手放在胸前,抱软枕;③维持患者上腿弯曲、下腿伸直。
(3)俯卧位:
患者面向床,头偏向一侧。摆放要点如下:①在患者胸部、大腿及小腿下方垫软枕,防止胸部、髋部及膝部受压;②协助患者双上肢向两侧外展,手掌握毛巾卷;③协助患者保持大腿伸直,膝关节微弯曲状;④脚趾不接触床面。
患者平卧位时,应注意什么
(1)长期卧床患者,可穿着足托板、防旋鞋,也可用软枕保持患者踝关节呈90°,以预防足下垂。
(2)协助患者抬高床头时不超过30°。
(3)每天重点检查患者枕骨、肩胛骨、肘部、骶尾部和足跟部的皮肤。
患者取侧卧位时,应注意什么
每天重点检查患者耳廓、肋骨、髋部、膝关节内外侧、脚踝处的皮肤。
患者取俯卧位时,应注意什么
每天重点检查患者脸颊、耳廓、肩部、乳房(女性)、膝盖和脚趾处的皮肤。
如何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
(1)先摇高床尾,再抬高床头。
(2)在膝关节垫软枕支撑,避免患者躯体下滑。
如何协助患者取30°斜侧卧位
(1)在患者背部垫三角枕或软枕做支撑,并让身体离开床面呈30°。
(2)两腿之间放置软枕,双腿稍屈曲,避免大腿粗隆、膝关节间和脚踝间受压。
如何协助患者坐椅子或轮椅
可提前在椅子或轮椅上放置减压坐垫,然后协助患者按下列要点摆放坐姿。
(1)臀部坐正,身体向后靠近椅背。
(2)头稍向前倾约5°~10°。
(3)双手放在椅子的扶手上,便于支撑。
(4)双足平放于轮椅踏板或地板上。
(5)躯干控制能力较差的患者,在腋下放枕头支撑,预防身体倾斜。
如何预防患者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
(1)经常改变患者体位。改变体位可变换受压点,除非医护人员告知疾病存在禁忌证,否则照护者应该定期协助存在压力性损伤风险的患者改变体位。
(2)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一般间隔2~3小时翻身一次,协助患者交替取平卧位和左/右侧卧位。消瘦、水肿或发热的高危患者适当将翻身的间隔时间缩短。
(3)对于长期坐位(轮椅或椅子)的患者,一般每间隔30分钟协助患者抬高臀部一次,以缓解臀部的压力。
(4)使用防护用品进行局部减压。在患者骨隆突部位放置防护减压用品,以改变重量支撑,减轻局部的压力。照护者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的选用防压用品,如背部垫三角枕、骶尾部垫U型枕、足跟用脚圈悬空,不建议使用气圈。
(5)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经医护允许后,照护者可重新放置某些器械,如血氧探头每2小时更换一次部位。
协助患者翻身有哪些注意事项
(1)翻身前移除枕头、棉被等杂物,预留翻身的空间。
(2)翻身时需抬起患者身体,同时避免拖、拉、拽的动作,患者体重过大或存在其他导致翻身困难时,可使用辅助设备如翻身床单或普通床单协助完成翻身。
(3)翻身后检查床单与衣物是否平整,确认患者体位舒适。

请扫描二维码观看演示视频
如何采用抚摸法给压力性损伤患者进行肢体按摩
(1)照护者掌心放在患者肢体的离心端,保持掌心和患者皮肤完全贴合。
(2)由照护者手掌发出适当压力,从肢体的离心端往近心端作单一方向的缓慢移动。
用抚摸法给患者进行肢体按摩时,需要注意什么
(1)照护者手掌不要离开患者肢体表面。
(2)照护者手掌施加压力的方向应垂直于患者皮肤。
(3)照护者手掌应和患者肢体保持平行进行移动按摩。
(4)治疗过程中避免来回方向按摩、避免因手掌与皮肤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力而损伤皮肤。
(5)可使用润滑剂,如按摩油或乳液,以增加润滑度。
(6)每次按摩时间不宜过久,5~10分钟后可接续其他按摩手法。
如何用揉捏法给患者做肢体按摩
照护者将指腹放在患者的皮肤上,指腹画圆圈并沿着肢体平行方向移动。重复操作2~3次。
用揉捏法给患者进行肢体按摩时,需要注意什么
(1)操作前照护者应修剪指甲,避免损伤患者皮肤。
(2)照护者用手指发力进行揉捏时避免用力过度和在患者皮肤上留下按压的痕迹。
二、失禁相关性皮炎
在临床工作中,常会遇到一些患者由于大小便失禁或者反复腹泻,会阴部的皮肤很快发红、水肿甚至出现皮肤破损,这时患者皮肤出现了什么问题?应该如何正确照护?下面内容会详细解答。
什么是失禁相关性皮炎
失禁相关性皮炎是指由于暴露于尿液或粪便所造成的皮肤损伤,是一种发生在大小便失禁患者身上的接触性刺激性皮炎,任何年龄阶段均可发生,其影响的皮肤范围不限于会阴部位。
哪些患者易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
当患者存在下列情况时,表明他/她是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高危人群,照护者应引起警惕,加强这些患者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的照护。
(1)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如严重疾病(如癌症)、糖尿病的患者,使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营养不良的患者,衰老的患者,发热、疼痛、缺氧状态的患者。
(2)个人卫生无法自理或不能正常如厕的患者。
(3)使用某些药物后出现肠道不良反应的患者,如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后腹泻。
哪些部位容易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
当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后,接触了尿液或粪便的皮肤都有可能会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皮肤损伤的范围并不限于会阴部位,还包括骶尾部、臀部、腹股沟、阴囊/阴唇、腹股沟褶皱、大腿内侧及下侧。
发生失禁后,如何检查患者的皮肤
失禁患者的局部皮肤脆弱,很容易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照护者需加强检查,及早发现存在的问题。应做到以下几点。
(1)照护者需每天至少检查患者皮肤1次,当有严重/频繁失禁时,应增加检查次数。
(2)检查患者易潮湿部位的皮肤,包括会阴部、生殖器周围、臀部、臀部皱褶处、大腿、下背、下腹和腹股沟皮肤皱褶处。
(3)当发现患者皮肤有红斑、水疱、丘疹、脓疱、溃烂等情况或者患者自诉有烧灼、瘙痒或刺痛感时,应及时向护士汇报。
发生失禁后,如何清洁患者的皮肤
及时清除患者皮肤上的尿液或粪便,以减少排泄物对皮肤的刺激。同时,温和的皮肤清洗方法可减少对失禁患者皮肤的损伤,照护者需要掌握正确的皮肤清洁方法。
(1)每天至少1次或在患者每次大便失禁后,清洗患者的皮肤。
(2)选用温和的皮肤清洁剂或一次性失禁护理湿巾来清洁患者皮肤,在条件允许时,可使用质地柔软的一次性无纺布。
(3)使用恰当力度清洁失禁患者的皮肤,擦拭动作要轻柔,勿用力擦/搓皮肤,如患者皮肤潮红,可用轻轻拍打方法来清洁,以免加重皮肤损伤。
(4)清洗后要仔细检查患者皮肤皱褶处,避免尿液或粪液残留。
发生失禁后,怎样保护患者的皮肤
(1)在失禁患者的皮肤上涂抹/喷洒皮肤保护剂,给皮肤提供一层密闭或半透性保护屏障,避免或减少失禁患者的皮肤暴露在尿液、粪便和摩擦中。皮肤保护剂有乳液、乳霜、软膏、液体敷料或薄膜等。
(2)照护者可根据患者不同的失禁类型选择不同的皮肤保护剂,常见有:①片剂类皮肤保护剂,使用时均匀涂抹在皮肤上,可快速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②喷剂类皮肤保护剂,使用时直接喷洒在皮肤上,等待约30秒后,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喷涂皮肤保护剂时要注意什么
照护者在为患者使用皮肤保护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当患者皮肤存在破损或过敏时,不能使用液体敷料。
(2)在患者皮肤皱褶部位喷涂皮肤保护膜时,照护者应先用手“撑开”皮肤皱褶,再均匀进行喷涂。
(3)避免使用爽身粉,以防止被尿液或粪便浸湿后增加对皮肤的刺激。
(江哲珍 娄湘红 黄桂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