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常以再现或模拟实际场景的方式,在引导学习者一步步回答相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强化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技能,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健康风险评估是用于描述和评估某个个体发生某种特定健康结局可能性的方法或工具。1983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布了题为《联邦政府的风险评估管理》的报告,提出人群健康风险评估的经典“四步法”模型,即危害识别、剂量-反应评估、暴露评价和风险特征。此后,该模型被全世界广泛接受并应用于不同领域。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是通过识别和分析工作场所风险因素和防护措施,量化测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从而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的过程。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是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在环境领域的应用拓展,可以为处理各类环境污染健康危害事件、制定环境保护相关政策与标准、筛选并采取可行的健康干预措施、与媒体及公众进行风险状况交流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我国学者在借鉴国际常用模型探索建立我国职业、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方法方面做了大量努力,先后发布了《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GBZ/T 298—2017)和《化学物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WS 777—2021)。

识别、分析并评价健康危害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是职业卫生和环境卫生领域重要的工作内容。如今,人们越来越关注工作和生活环境中各种有毒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进而对职业、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基层公共卫生人员掌握相应的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以黑色金属铸造企业、土砂石开采企业和电镀企业的主要职业健康危害风险评估为例,详细介绍了基于《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GBZ/T 298—2017)的定性、半定量和定量风险评估方法;第二部分(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基于《化学物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WS 777—2021),系统介绍了关于大气PM2.5、室内甲醛、饮水砷和土壤镉的健康风险评估,以及吸入、摄入和经皮肤吸收暴露参数的应用场景。

本书再现了部分职业和环境健康领域的真实场景,详细介绍了风险评估的全过程,注重对评估结果的解释和不确定度的评定,希望能够帮助广大读者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限于编者知识水平和能力,书中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202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