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初步成效

一是实现医共体建设县区全覆盖。全省所有设区市69个涉农县区均已制定实施医共体建设政策,共组建148个医共体。

二是促进县域与基层服务利用双提升。初步统计,2019 —2021年县域医共体建设地区县域就诊率分别为85.70%、87.82%和87.22%;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占比分别为63.54%、66.08%和68.30%。其中,2021年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占比较2020年上升2.22%;居民2周患病首选基层就诊比例达68.75%;由二、三级医院下转患者较2020年同期增长15.24%,由基层和接续性医疗卫生机构上转患者较2020年同期降低14.09%。

三是推进医共体总额付费有新进展。初步统计,69个医共体建设地区,有31个县区已探索开展了医保对医共体总额付费。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医共体建设地区医保基金全口径县域内支出率分别为64.46%、63.44%和62.32%;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基金全口径支出占比分别为21.18%、19.94%和19.95%。

四是城乡医务人员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初步统计,2019 —2021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牵头医院卫生人员人均收入的差距逐步缩小,比值近三年分别为0.68、0.71和0.75。

五是助力基层服务能力水平整体提升。2022年,在国家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三年基层卫生健康发展主要指标水平评价中,江苏基层卫生发展指数排名全国第四,进步程度排名全国第一;全国县域医共体建设程度紧密性排名第二十,同质化水平排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