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玻璃透镜

黄河之水携带着初秋的凉爽奔腾而过,林天蹲在新近砌成的盐场琉璃窑前,手指轻抚着一块混浊的乳白色晶体——这是他从波斯商人那里交换来的石英砂,纯度低得令人失望,但比起河东道上常见的河砂,它还是略胜一筹。

“师兄,这石头真的能炼成透明的琉璃吗?”柳月如抱着一筐槐木灰走过来,发梢沾着草木灰的碎屑,在阳光下闪烁着银白的光泽。

林天用铁钳夹起一片未燃尽的松脂投入窑膛,火舌“轰”地腾起三尺高:“将石英砂与草木灰混合,经过高温熔融,就能制成玻璃——如果再加入一些铅丹,或许能制造出水银镜。”他故意提高声音,余光瞥见盐垛后闪过一道孔雀蓝的衣角。

三日后,当第一炉玻璃液出炉之际,林天的心情却跌至谷底。那黏稠的液体在陶模中凝固成凹凸不平的疙瘩,浑浊得连人影都无法映照。“杂质太多了……”他碾碎一块废料,砂砾中闪烁着赤铁矿的暗红色,“必须用磁石吸走这些铁渣。”

柳月如突然轻轻拉了拉他的袖子,用指尖蘸着卤水在砖地上写道:“昨夜赵九郎的船队卸了一批磁石,据说是来自陇西的新矿。”

林天眯起眼睛。陇西的磁铁矿早已被柳承宗的余党所控制,赵九郎这番赠礼显得异常蹊跷。他抓起一块磁石投入砂堆,果然吸出了大片红褐色的铁屑,砂粒在指尖搓动时竟发出金铁交鸣的清脆响声——这显然是掺杂了碎铁的毒砂!

“有人想害琉璃窑炸膛。”林天冷笑,故意将错就错,把毒砂混入新一批石英砂中。当夜,他假意酣睡,果然听到窑炉旁传来窸窣响动。两个黑影正将硫磺粉撒入窑膛,林天猛然甩出火折,硫磺遇明火“滋啦”腾起青烟,吓得黑影跌入蓄水池。

“博陵崔氏的蓝翎卫?”林天踩住一人手腕,从他怀中摸出个琉璃瓶,瓶中液体遇空气自燃,在池面烧出幽蓝狼头——正是突厥死士的标志性磷火!

七天后,第一片凸透镜终于诞生。林天将鹅卵形的琉璃片对准太阳,焦黑的枯叶瞬间燃起火苗。“成功了!”他嘴角微扬,盐堆后的窥视者却悄然离开,留下一串沾着硝石粉的足迹。

长安城西市,王氏盐仓。

王崇义轻抚着新漆的“天下第一盐”匾额,山羊须得意地翘起。突然,一缕青烟从仓顶飘来,他抬头望去,瞳孔骤然紧缩——烈日下,盐仓的茅草顶竟无缘无故起火,火势如金蛇狂舞,转瞬间吞噬了半座仓廪!

“天火!这是天罚啊!”围观人群惊恐地跪倒。王崇义瘫坐在地,眼睁睁看着毕生积蓄化为灰烬,瓦砾间却闪着一块焦黑的琉璃片,边缘刻着柳氏商号的暗纹……

河东盐场,玄甲军的马蹄声在晨雾中回荡。

“妖人柳天,私引天火焚毁民宅,按律当诛!”总捕头挥舞铁链,但链头突然爆裂——林天利用透镜聚焦阳光,铁链在瞬间熔化成铁水滴落。

“大人请看。”林天将透镜递给惊呆的捕快,“这是格物之术,阳光通过琉璃聚焦于一点,温度可高达千度(注:古代用‘炽炭熔金’来形容高温),这并非妖法。”

捕快半信半疑之际,柳月如突然惊呼。在盐场水井旁,十口陶瓮正冒着诡异的紫烟,瓮底沉淀的硫磺与硝石混合,赫然是黑火药的雏形!

“有人企图给我扣上妖人的帽子。”林天碾碎瓮中的粉末,闻到了一丝槐花蜜的甜香——这是五姓七望惯用的密信溶剂。他蘸取井水在石板上书写,水渍与蜜相遇,显现出血色的字迹:“子时三刻,盐湖石碑。”

在月黑风高的夜晚,林天潜伏在石碑后的灌木丛中。

两个黑影正在碑前挖掘,铁锹撞击到硬物发出清脆的响声——竟然是一半箱装满的琉璃透镜!镜片上用朱砂画满了符咒,在月光下仿佛是流淌着血色的眼球。

“崔明远大人真是神机妙算!”黑影甲低声狞笑,“明日将透镜分投至各州县,再散布谣言说柳天使用妖器招来天火……”

话音未落,林天甩出透镜,利用月光聚焦,一束冷光精准地点燃了黑影的衣摆。在惨叫声中,黑影乙从袖中抖落出一卷轴,羊皮上用突厥文字写着:“腊月廿三,天火焚城。”

林天将焦黑的卷轴残片浸入卤水中,褪色的墨迹显露出更为恐怖的真相——崔氏与突厥之间有着一项秘密协议,他们计划利用“天火”焚毁长安十二坊,并在混乱中刺杀李世民!

“月如,速请敦煌郡公!”林天将透镜捆成一束,日光经过层层聚焦,在盐碑上灼烧出八个火字:“荧惑守心,天火实人为。”

次日,朱雀大街上人潮涌动。林天当众架起百枚透镜,阳光汇聚成炽白的光柱,瞬间熔断了突厥奸细暗藏的硫磺引线。

“诸位请看!”林天高举突厥密信,“荧惑星不过是赤铁矿石(注:Fe₂O₃),所谓的天火其实是硫硝燃爆——这清朗的天空下,从无鬼神,只有那些心怀不轨之人!”

在人群沸腾之际,一柄淬毒的袖箭突然破空而来。林天侧身躲过,箭矢穿透盐垛,引燃了埋藏的磷粉——盐场瞬间陷入一片幽蓝的火海!

“哈哈哈!柳天,你能辨识天火,但你能辨识这鬼火吗?”赵九郎的狂笑声从漕船上飘来,左眼的琉璃镜映照着熊熊烈焰,“五姓七望的船队已经携带千枚透镜北上,这盛世的烽烟,你无法扑灭了!”

(本章完)

**************************************************************************************

化学细节注解

玻璃制备:石英砂(SiO₂)与草木灰(K₂CO₃)在1200℃以上熔融生成钾钙硅酸盐玻璃(K₂O·CaO·6SiO₂),铅丹(Pb₃O₄)可提高折射率,但唐代受限于提纯技术,成品浑浊。

聚焦点火:凸透镜焦距f与曲率半径R、折射率n的关系为f≈R/(2(n-1)),唐代通过实验掌握经验值,聚焦点温度可达350℃以上(木柴燃点约300℃)。

磷火诡计:白磷(P₄)燃点40℃,藏于盐垛遇空气自燃,生成P₂O₅烟雾(4P + 5O₂→ 2P₂O₅)。

密信显影:槐花蜜含果糖,遇卤水(NaCl)脱水碳化显色(C₆H₁₂O₆→ 6C + 6H₂O)。